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德育教学目标再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育教学目标再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德育课作为中职等院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于我们德育教师来说,我们的职责在哪里,并且我们能在德育课中给予学生什么,本文再次思考德育教育的目标,给德育教师和德育课重新定位。

关键词:德育教师;德育课;教学目标

最近频繁发生的校园青年学生制造的案件,例如“虐猫案”、“药家鑫案”,“李刚之子”等,这些学生在事后都很冷静,没有愧疚,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连基本的对自己对他人生命的尊重都没有,这暴露出当下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

德育课作为中职等院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德育教师有必要重新思考下,德育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怎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很重要同时也很迫切。

思考(一):德育教师的定位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那是不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我想不应该是这样的,教育不能忽略了人格的培养。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只关注学生将来能否找份好工作,能否赚更多的钱,能否过更富足的物质生活,却淡化了对学生和孩子心灵的关注,这样将导致学生掌握了知识可能缺乏了教养,虽然受到了教育但却没培养出素质。

中国传统思想讲究“知行合一”,大学之道在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说明古人将个人的完善及天下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古时的教师可以分为经师和人师两种,前者教授专业技能,后者则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经师固然重要,但一个人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做事,所以人师更加任重而道远,我们德育教师相当于古时的人师,教学生做人,引导学生重视精神世界的力量应该是我们授课的最基本目标。

孔子有很多学生,仕途成功的,经商成功的,深谙外交之术的,但孔子最喜欢的还是颜回,颜回无官职无钱财但他却有高洁的人格。再如钱三强等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们,他们不为国外的物质生活所动,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国情下毅然回国,最终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成果。这样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大家,他们具有的是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有的气度,他们也才是真正的科学家,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被世界被历史铭记。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作为德育教师更应该将此作为自己教育的宗旨所在,教育学生能不为外在的物质利诱所动,行事时只考虑事情本身的意义。重视理想和爱,最终超出狭隘物质生存的考虑,进入到高尚的精神世界。

思考(二):德育课的定位

德育不仅仅是道德灌输,它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利用德育课这个平台去启发、感召、提升学生的修养和品德;德育也不仅仅是说教,它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人之为人应该懂得的道理,并存向善之心。

我们来看下其他国家对德育的定义:美国倡导“美国精神”的培养,要求公民做一个诚实、忠诚、正直的人,要懂得礼貌和尊重,还要能够自我控制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追求公平公正,最后还要关心国家、爱护环境。日本的德育教育的目标则是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国民,这样的国民需要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重视勤劳与责任,充满自主精神。澳大利亚政府强调的是忍耐与理解、尊重、责任、社会正义、关心、包容与信任、诚实、自由、遵循伦理道德等公共价值观的灌输。中国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学生,试想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身心健康的人是很容易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因为他们不是靠外界的规范去约束自己,而是具有控制自己和约束自己的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遵守。

通过这些国家我们不难看出,德育课对于学生来说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人格的培养,目的是武装思想,要求我们的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德育的性质是修身,重在行为引导,观念引导和形象教育。国家强调素质,呼唤德才兼备的人,我们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管理必须与之配套,从整个大背景考虑,按需要而教,尊重学生,解除束缚,打破过去填鸭教学的条条框框,改革创新,与实际联系,德育课才能名副其实成为学生的人生必须课。同时我们可以将书本中重复和空洞的说教做适当的充实或删减,增加与素质提高,人格提升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与时俱进,新的方法是可以尝试的。

思考(三):德育教学目标定位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世界各国的德育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里,不同教育层次的德育内容也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它们的目标体系却有相同的地方,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

一、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强调与他人共处合作,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忘我献身精神。

三、注意法制观念的培养和时事法治教育。

四、强调审美教育。各国都开始重视从单纯的仪表美延伸到气质美和心灵美。

五、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它渗透在学校各科的教学之中,特别是历史、地理、文学等有关学科。

我觉得除了以上一些方面我们可以把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独特的创造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作为我们德育教学目标评价标准。现在的中国缺少“感恩教育”、“挫败教育”和“苦难教育”的概念,我们不能像家长一样把对孩子的关爱只体现在物质的满足上。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被加拿大学校和家庭认为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如果缺少这样的能力,学习成绩再优秀,也难以很好的适应社会。我们要创造这样的场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师生之间其乐融融。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决定一个人最终成败的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人生的境界和视野,信仰与责任,在这个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氛围中,努力去让自己“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中国德育》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道德不是一套咒语,而是一首歌;不是一堵墙,而是一道台阶。如果是一块布,不是用来遮丑,而是用以显美;如果是一条绳索,不是用来束缚,而是用于攀登。如果它是目的,就让我们轻装上阵去奔向它;如果它是工具,就让我们轻松自如地去使用它。这样才是道德的。”谨以此结束此文。(作者单位:鹤煤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