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免疫制剂联合抗痨药治疗结核病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免疫制剂联合抗痨药治疗结核病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免疫制剂联合抗痨药治疗结核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化疗半个月后给予甘露聚糖肽1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15天。另外历史对照组100例患者未接受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化疗结束后,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94%,对照组7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对照组24%,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化疗治疗结核病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结核病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最具威胁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出现和蔓延严重阻碍了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程,虽然化学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最有力武器,但高耐药率及多耐药结核菌的不断扩散,使单纯抗结核药物化疗远期效果不理想,我们从2010年6月开始,在使用化疗的同时,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抗痨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为我科住院及门诊系统管理的结核病患者,本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50例,其中浸润性肺结核40例,胸膜炎3例,肺外结核7例,男32例,女18例,对照组50例,浸润性肺结核37例,胸膜炎5例,肺外结核8例,男30例,女20例。

1.2治疗方案

1.2.1化学治疗入院后均给予标准的化疗方案2HRZE/4HRE,其中H为异烟肼,0.3晨顿服。R为利福平0.45晨顿服,Z为吡嗪酰胺,0.75每日2次,E为乙胺丁醇,0.75晨顿服。

1.2.2观察组辅助用药第一组为观察组,化疗半个月后给予甘露聚糖肽10m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5天。第二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按标准化疗方案抗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月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胸片、痰检及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1.3观测指标

1.3.1细菌学检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月做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1.3.2影像学检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1-2个月行胸片或胸部CT。胸膜炎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超声波检查。

1.3.3免疫学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

1.4疗效判定

1.4.1疗效标准:痊愈:肺内结核组织阴影吸收或呈钙化,肺结核痰菌检查连续3次阴性;血沉无异常;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连续3次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体质恢复健康。显效:临床症状改善,食欲增加,无盗汗、潮热,体质恢复。无效:治疗结束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病灶无吸收。

2结果

2.1病灶吸收情况6个月末,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核病灶吸收情况(胸片或CT),见表1。

2.2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见表3、4。

3讨论

结核病是本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当结核菌侵入机体后,最初由巨噬细胞对其进行吞噬并完成加工、递呈作用,T细胞对其作为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其所激发的T细胞反应是结核病最重要的免疫反应,其中以CD4+T细胞的作用最为关键,其次是CD8+T细胞免疫[1]。CD4+T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放大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胞内结核菌的生长。近年来人们逐渐重视CD8+T细胞亚群在控制结核菌感染时的功能。CD8+T细胞与CD4+T细胞共同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对结核病人或已知结核感染者单独给予免疫治疗可能造成病情恶化或未发病者发病,单独免疫治疗是不可取的。实际上,有效的化疗杀灭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后,造成机体免疫损伤的变态反应状态明显减弱,此时再给予免疫治疗不容易因泛化反应加重免疫损伤,而主要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能增强化疗疗效,加快痰菌阴转,加速病灶吸收;可缩短化疗疗程,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能消灭耐药菌与休眠菌,防止结核病复发。甘露聚糖肽是我国首创的生物活性修饰物,是从正常人咽部分离的甲型溶血性链球菌33#株的深层培养液中经乙醇提取得到的一种α-甘露聚糖[2],能提升外周白细胞、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活化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3]。从本文甘露聚糖肽治疗后CD3,CD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非常显著,进一步证实了甘露聚糖肽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一种理想辅助结核病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程小星.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结核病健康教育,2009,18(1):19-201.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颁布件【2000国药标字XG_056号】.中国药品标准,2003,4(4):20-22.

[3]季小平,廉维,陈莉,等.甘露聚糖肽对ROU患者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6,16(2):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