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教育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学科人文性以及散文直击心灵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有责任利用散文这种体裁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散文寄寓了文人对生命的感悟、理解,呈现出作家一定的生命观。在品读散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个体生命与文本中的生命主体进行对话,让两者的生命意识通过碰撞、吸收、融合,达到内化生命意识的目的。

一、问题与现状

2010年5月4日,三名90后少年生活无望相约自杀,其中幸存者想二次自杀;2012年6月香港188名青少年相约集体自杀;同时新华社一篇名为《和谐社会需要尊重和鼓励失败者》报道中指出:中国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同时还有8人自杀未遂。中国18-34岁人群死亡案例中,自杀是其中最大的死因,超过了车祸、疾病等。这些数据再次向我们敲响了生命教育的警钟。

现代的教育过度追求知识,在“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召下,知识传授代替了情感培养,造成了精神的荒漠;同时又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学生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心灵受到创伤。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对学生思想进行熏陶。语文教材蕴含着大量丰富的生命教育的素材。“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教育的回应和补充,或者说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教育”,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二、散文教学之于生命教育

散文创作是叙述主体用语言文字情感性地对人、事物进行艺术的加工,它作为独抒性灵的一种文学形式,包含的真情实感是作家的对客观世界的独特理解。因而散文文本,即展现了作家个体生命情感,同时又有对客观生命世界的感知和倾诉,能够有效呈现生命情感、生命体验。

文本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将客观生命世界、作家、学生这三者紧密联系。言辞恳切优美、思想旷远深邃的语言展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抗争生命的精神力量为生命教育注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感知他人的生命观、情感观并于之碰撞、吸收并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生命观。

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散文文本与学生个体生命的多角度对话,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灵的滋养,指导学生的未来生活,实现生命教育的终生化。

那么如何利用散文教学进行生命渗透教育,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探寻文本中的生命意象,强化生命意识

1.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意象,重组教材,呈现生命主题

在语文教材中,处处闪耀着生命之光,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象。所教师可以尝试着重组语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章,让学生的个体生命与文本中的生命主体进行对话,让两者的生命意识形成一个交集。

例如:学习史铁生《我与地坛》,结合他的作品《合欢树》感受史铁生的生命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结合《石缝间的生命》学习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感受世间万物对生命的执着,感受生命因顽强带来的震撼心灵的力量;结合老舍《我的母亲》学习莫言的《卖白菜》,感受母亲这个生命个体在那段艰苦岁月里的生命姿态;结合《世间最美的坟墓》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体会“宁静而致远”的生命理想……

教师重组教材,形成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课,通过这样重组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学生在与作品中的生命主体、生命意象对话的同时,感受到生命意识的流动,思考本身便是内化生命意识的过程。

2.课外延伸,推荐生命主题经典文章

文化大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生命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虽没有进入我们的教材,但同样彰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教师可以推荐文章,将有限的课堂衍生到无限的课外阅读中。

如: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后,拓展学习林希《石缝间的生命》、马卡丹的《蜉蝣》、孙盛起的《向生命鞠躬》等,通过石缝间的植物、渺小的蜉蝣、顽强的蚂蚱等阅读形成一系列以动植物为描述对象的展现生命姿态的散文教学。

又如:学习《再塑生命的人》后,拓展学习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我与地坛》后,拓展学习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学习《卖白菜》后,拓展学习莫言的散文《童年读书》,形成以名人自我成长为主的生命教学。

课内教材与课外的经典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挖掘其中各种生命意象、体验各种生命心态,从而生成、强化生命意识。

(二)拨动文本中的生命“情”弦,提升生命情感

生命意识的建立,首先要从生命体验开始,生命体验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体验。作家在叙述作品的过程中会流露面对生命的各种情感,或珍惜、或怜悯、或敬畏。这些情感或许就是学生无法从现实中体验到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生命情感,从而促成学生个体的阅读情感,提升自我的生命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既有自己走出困境、渗透生命、理解生命的历程,又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和愧疚。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作者面对生命的情感,体会史铁生“悲伤也成为享受”的独特感悟。通过换位思考、情景创设等手段让学生感受“生命消失后,亲人的哀伤之情”。

又如:林清玄《好雪片片》,引导学生感受这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大部分人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投以同情”的流浪老人内心的善良和真诚;感受作者对拥有“人的好本质”的弱势群体中一员的尊敬之情,从而获得 “尊重任何生命、无论富贵货贫贱”的阅读情感,而获得“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只要坚持自己的本心,便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的人生感悟。

叩响情感之门、拨动生命“情”弦,只有打动学生内心,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关心亲人、关心家庭,同时唤醒爱的责任,让学生珍惜生命。“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的命运而努力的过程中才能体验生命的丰满和心灵的充实。”

对话文本,让文本中的人物情感与学生的个体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阅读情感,进而提升生命情感。

(三)共鸣文本中的命运抗争,坚强生命意志

青少年常因一次失败的考试、一次父母的责骂、一回教师的批评看轻生命、放弃生命,很大原因是他们在面对人生挫折和困境时,生命意志不够坚强。因而坚强生命意志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散文中命运抗争的片断,进行挫折教育,坚强生命意志。

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时,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这段话,去体会海伦·凯勒面对不公命运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又如:在学习《合欢树》、《我与地坛》时,笔者尽量引导学生置身于史铁生的生存状态,让学生去感受史铁生那段从放弃到坚强的生命历程,从而去体会他身上的那种与命运作斗争的生命意志。在课堂中笔者设计了“十八岁的你们,如果残废了双腿,你会怎样面对你的生命?”,要求学生仔细思考后,在班级里进行演说。模拟命运之后,学生感受到了命运的考验,了解到了不同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之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讲述你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时最成功的一件事。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让文本中命运抗争意识与学生的生命意识碰撞、相容、共鸣,同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存环境,坚强学生的生命意志。

(四)对话生活中的生命世界,促成生命的表达

生活实践能真正教会学生,生命教育最终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内化,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生活实践的平台,帮助学生升华生命体验。

1.以“生命主题”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随笔教育

生活中处处有生命的表达,处处有对生命的敬畏。教师可以利用周记、个人博客、QQ空间、班级论坛进行随笔教育,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促成生命的表达。

如:小悦悦事件,笔者组织学生以“面对将逝的生命”为主题写一篇随笔。学生在随笔中痛斥十八个路人的冷漠,赞扬不起眼的拾荒者对生命的珍惜,学生在判断是非善恶的时候,便有了对生命的理解。

又如:浙江卫视6频道的彩虹计划,这个节目是通过展现贫困学子的生存状态,呼吁人们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于是笔者组织同学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并每人发一条短消息,写上对他们祝福的话,并将这些祝福的话发在自己的QQ空间中。

通过这些点滴语言文字的撰写,促成学生对生命的表达。

2.以“生命主题”组织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以“生命主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动手、亲身活动让生命体验更直接、更丰富、更深刻,从而挖掘生命表达的源头活水。

每学期开始,让学生寻找与生命相关的书籍,在班内进行好书推荐活动,由学生自己搜寻,自己推荐并阐明相关的理由。

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组织学生走访身边的残疾人,进行“我身边的残疾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摄影、访谈、记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因而关注生命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教师应以客观世界为媒介,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连接,通过生生交流、师生活动等方式促成对生命体验的表达。

三、散文教学过程中生命教育的反思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何让有限的生命展现出个体生命的独特魅力,让学生的人生走得更远,更精彩甚至走向辉煌、走向神圣,这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语文学科毕竟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渗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让我们的语文失去它的本色。语文是基于言语的教育,所以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他人的言语中获得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促成学生对生命的表达,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言精准的表达对生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M].北京:教育学科出版社,2004.

[2]徐鸿跃.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08).

[3]李斌辉.生命教育:语文课程的现实责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

[4]胡波.合作: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4,(07).

(李凌君 浙江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3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