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6~梧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6~梧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梧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及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对2006~2013年全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为做好今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定性描述发生在本市的12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地区等分布情况;选取报告完整的案例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问题。结果 2006~2013年全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7起,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4.23%),其中以流感为主;学校相关的事件数最多,有116起,网络监测发现报告疫情时间最短。结论 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状况,积极推广有价疫苗,提高医务人员与疾控人员素质有利于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

2004年1月我国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了解到,2006~2013年梧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7起。为进一步了解这些事件的分布,特对2006~2013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以发现主要问题,为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06年~2013年全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1.2方法 定性描述发生在本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地区等分布情况;对所有案例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问题。

2结果

2.1事件种类及地区、时间和学校类型分布

2.1.1事件种类 2006~2013年全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7起,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4.23%),其中以流感为主;其次是消化道和其他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水痘等,占22.05%;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和其他中毒占7.9%,见表1。

2.1.2地区分布 全市各县(市)、城区均有报告,万秀区报告事件20起,蝶山区报告事件28起,长洲区报告事件33起,蒙山县报告21起,藤县报告8起,岑溪市报告5起,苍梧县报告12起。以梧州市市辖区报告为主(三个城区共报告81起),其次为蒙山县。

2.1.3时间分布 全年突发事件呈双峰分布,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3月和9月之后,即每个学期开学后发生的事件数达到高峰。

将突发事件分成不同类型,包括: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中毒等,观察时间分布情况。发现呼吸道传染病分布与总分布一致,呈现2个时间高峰(3~6月,9~11月)与呼吸道疾病高发时间相一致,且每个峰发病时间持续约4个月。水痘、手足口病等其他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出现在夏季(6月)和秋季(9月),但11月份又有高峰出现。而食物中毒与职业中毒集中在8~10月出现。

2.1.类型 主要为学校相关的事件数最多,有116起(占总事件数91.34%),其中小学报告的事件数最多(61起),占总事件数的48.03%,其次是工读学校(19起)和初中(10起),占总事件数的14.96%和7.87%;职业中学(9起,占7.09%)、幼儿园和高中(各8起,占6.3%)事件数相对较少。将各类学校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农村和城市后,可以看到城市学校报告的事件数明显多于于农村学校,见表2。

2.2事件分析

2.2.1事件报告 127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39.37%)由学校报告至当地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其次是卫生院或医院发现疫情后向CDC报告(分别占30.71%、12.6%),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监测系统发现的突发事件仅占4.72%。

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监测系统发现的事件报告时间最短,平均1.8d,医院和哨点监测发现疫情报告时间最长,分别为3.85和5.52d,其次为卫生院和学校报告,分别为2.68和2.48d。53起事件是在发生后1d内报告的,占41.73%;19起事件在48h内报告,占14.96%;其余均在2d后报告,占43.31%。其中6.3%是在事件发生1w后报告,最长是发生21d后报告。而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毒事件的首例病例发生到报告的平均时长为1.7h,最短为30min内,最长不超过2h,而传染病事件的首例病例发生到报告的平均时长为6d,最短为7h,最长为32d,见表3。

2.2.2 事件的罹患率和爆发持续时间 127起事件罹患率中位数为6.5%(范围0.14%~78.8%),66.14%的事件罹患率小于10%,1.57%的事件罹患率超过50%。暴发平均持续17.98d,最短的持续1d,最长持续81d。33.86%的事件持续1~2w,14.96%持续3~4w,31.5%持续4w以上。

2.2.3现场调查处理 90起事件在接到报告后2h内即进行现场调查,占70.87%,33起是在接到报告后2~24h内调查,占25.98%,仅有3起是接到报告后超过1d才进行调查的。

3讨论

3.1事件类型及原因 总体来看,梧州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其中又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4.23%,流感、水痘、腮腺炎、风疹等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占84.25%。由于2014年以前国家未将流感、水痘、腮腺炎、风疹等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因此大部分地区免疫水平低下,而实施计划免疫的传染病如麻疹等没有出现暴发疫情,因而实施计划免疫对于减少突公共卫生事件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全年突发事件呈双峰分布,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3月和9月之后,与王学燕等的研究较一致[1],提示了每个学期开学后发生的事件数达到高峰,学期开学前后应该是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时期。

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城市报告的突发事件比农村要多,市区报告事件比县级要多,因此,城乡间的突发事件报告存在失衡,推测其原因:①突发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卫生意识相对较差的农村地区对此不重视;②基层医疗机构对疫情报告工作不重视,临床医生缺乏公共卫生群体意识,接诊患者易忽略流行病学方面的查问。

3.2事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报告不及时,监测系统作用有限 中毒性事件潜伏期较短而且社会影响大,因此发生后24h内能及时报告;但传染病类事件平均报告时间则超过2d以上。将报告来源分类后可以看到,监测系统发现的事件报告时间最短,为1.8d左右,但是通过监测系统发现的突发事件仅有4.72%,且有赖于临床医生的精确报告,因而对于突发事件的防控作用有限。

3.2.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位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校事件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1.34%,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与此前国内的研究相符[2]。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为主,达92.13%,与福建(92.4%)[3]、安徽(87.1%)[4]等地报告结果相似。中、小学发生最多的是流行腮腺炎、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事件,托幼机构则主要是手足口病等接触性传染病事件,这与其他省市类似[5,6]。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一个特殊场所,具有明显的聚集性、流动性和社会性,有利于传染病的传播,一旦卫生设施不足、防病意识不够,很容易导致传染病疫情的传播。33.86%的事件罹患率超过10%以上,平均持续19.17d,即每起爆发影响学校正常教学近3w,而且学校的中毒类事件与传染病事件的首例病例报告时长相差很大,说明学校对于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警觉性不足,往往发现疫情时已经错过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使得疫情往往拖延2~3w才得到完全控制。

3.2.3报告系统数据问题 报告系统数据有6.3%(8/127)报告提供的数据出现逻辑性错误,如调查日期错误、接到报告时间早于事件发生时间等。另外,相当一部分的调查报告对于事件过程及关键点叙述不清,事件分析过于简单,缺乏统一的书写格式,说明疫情调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应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素质培训。

4建议

4.1强化重点场所防控能力 在学校积极推广有价疫苗的免疫接种,如流感、水痘等。开展麻风腮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定期开展学校、托幼机构的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学校对于传染病的早期识别能力,及时发现疫情及早报告;在学校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4.2强化医务人员能力 强化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疫情、监测能力;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协助处理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内容中去,将绩效考核与疫情管理挂钩,提高临床医生报告传染病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医的作用,及早发现辖区内存在的疫情,及早上报。

4.3强化疾控人员的能力 强化疾控人员的培训,提高疾控人员的素质,增强疾控人员突发事件的处理调查能力,充分发掘疫情网络直报监测系统的潜力,及时通过系统发现潜在的疫情,及早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王学燕,龚健,雷芝樱,等.2010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及处置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5-10.

[2]韩俊峰,王子军.我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04):463-465.

[3]陈彩粼,洪荣涛,陈武.福建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08):781-783.

[4]邢秀雅,陈叶纪,刘永孝.安徽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10):1231-1233.

[5]吴金菊,胡明霞,张俊青.合肥市2005~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12):1471-1472.

[6]武晶,祖荣强,汪华.江苏省2007~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05):58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