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金师傅的三把锤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金师傅的三把锤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龙泉的制剑作坊里一般都有三把锤子,它们是冶剑中必不可缺的工具,制剑师傅们用来锻造举世无双的刀剑,而伴随工匠一生的锤子也凝练了他们的制剑人生。龙泉制剑的从业人员有三四千人,有不少佼佼者。陈阿金是其中的一位,他是龙泉制剑业中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初见阿金师傅,是在他的剑铺里。剑铺装饰得古色古香,铺子后面的会客间零星地摆设着一些字画和工艺品,颇有古玩店的韵味。我就在这样的氛围里和陈阿金逐渐熟悉起来。传统的陈设似乎让时空倒错,我也随着阿金师傅的讲述走进了他的经历里。

铁匠人生第一锤

我想了解阿金师傅的铸剑史,就和他聊了起来。

早年由于家庭的关系,13岁的陈阿金如同孤儿一样流落到龙泉,为了养活自己去打铁铺当学徒。阿金师傅说,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是担着大桶去挑水。或许就是从小小的年纪开始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体力。不到三年,他就满师了,从此自立门户,在约三平方米的小空间里开始了创业,像他的师傅一样,打铁做农具。阿金师傅靠着自己的手艺过日子。1975年,龙泉宝剑厂招工,阿金师傅凭借他的打铁功夫,进入了宝剑厂。当时的龙泉宝剑厂,冶剑名匠聚集,沈广隆、千字号、何同兴等老字号的传人以及一些民间制剑名匠,都在龙泉宝剑厂发挥着他们的才智,恢复发展传统的宝剑制作技艺。他的老师是沈广隆的弟子季晓宝。在技艺高超的师傅面前,他越发努力学习技艺,勤奋投入工作。据当时担任龙泉宝剑厂副厂长的周家强回忆,阿金学习技艺非常虚心,厂里的师傅都很愿意教授他手艺,阿金刻苦钻研的秉性,为后来的技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金师傅拼命地工作,也收获到了技术和经验。他的手艺与能力,渐渐在厂里出了名,以致在厂里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阿金师傅做的剑都可免检。手艺总是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并得到升华,而这样的经验是来自悟性,也来自是娴熟。大凡优秀的工匠,对于自己的技艺总是精益求精的,以手艺体现自己的价值。

百炼成器巧使锤

阿金师傅的制剑作坊是传统的前店后坊的结构。每天早晨他带着徒弟,在作坊里冶剑。按着他的作息时间,我赶了一个早,去看阿金师傅冶剑。远远便听到叮当声,阿金师傅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冶剑的炉膛里烧着炭火,工具都放置得很有条理。木风箱、淬火桶、铁砧、大锤、铁钳。阿金师傅与他的徒弟很专注地冶剑,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说话,默契地靠着动作配合治剑。徒弟使大锤,阿金师傅用二锤和手锤,用他的动作语言,暗示着徒弟,手里的锤子打出的声音指挥着下一步的操作,徒弟在这样无言的状态下依照师傅的指令,完成每个过程。师徒配合的默契,表明技艺的娴熟。所有的一切来自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徒弟对于手艺的掌握,依赖在师傅身边长久的训练。聪明的徒弟琢磨着师傅动作的每个细节,发现其中技术的奥妙。同样师傅因为有一个悟性高的徒弟而顺心省力。

阿金师傅觉得手工打制出来的剑最好。在炼铁的过程中他也采用汽锤拉长铁块,使用较现代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益。也许这就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火候与淬火的时机,则依靠个人的经验。锻造产生的火花在师徒身边绽开,一轮接一轮,于是毛铁在这样反复的冶炼中,经历从铁到钢的过程。传统的说法:三斤毛铁半斤钢。即《天工开物》中“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在阿金师傅的铁砧边上,散落了厚厚的铁落,这是在冶炼中所淘汰的部分,即所谓的百炼成钢。阿金师傅说这样剑才会坚韧锋利,并且剑身上会形成奇特的锻造花纹,展现着材质的精美。

龙泉当地流行的说法称手工剑为“精品剑”。当然,像阿金师傅的剑,由于他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名头,自然会赢得宝剑收藏者的青睐。阿金师傅的作坊里,几乎不生产批量的低档剑。手工剑成为阿金师傅的主打产品,因此他不得不常常在作坊里冶剑,挥动着他手中的锤。

作为一位国家级的工艺大师,我想知道他的“神技”。阿金师傅的徒弟告诉我,有一次他们接下某个体育部门赠送欧洲友人的宝剑的订单,阿金师傅说,他看过电影《佐罗》,佐罗手中那把剑又坚韧又锋利,一定要做出坚韧的好剑。宝剑铸成后,阿金师傅说好剑是磨出来的,于是就在磨剑石上磨起来,磨一阵,用眼睛瞄一阵,再磨,一把剑要磨上好多天。他磨好的剑,可以像皮带一样围在腰上而不会折断,多坚韧呀。

还有一次,有亚洲国家的友人前来参观,看阿金师傅铸剑。事后阿金师傅说,耳听叽叽啦啦的外国话,他就想起电影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外国兵举起的军刀。他想,我阿金铸的剑要比你们的军刀锋利,刚硬。这天,他使锤的节奏特别快,力度特别大,角度特别准,淬火特别麻利,使外国友人眼花缭乱。最后宝剑铸成,他让外国友人试试剑锋,真是寒光闪闪,锋利无比,让友人大为惊讶,也大加称赞。

神工还待更新锤

阿金师傅身边的徒弟是一个年轻人,跟着师傅很卖力地冶剑。我问阿金师傅,是否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教授给年轻的徒弟。阿金师傅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传授是一个方面,主要是靠徒弟自己体会。徒弟是自己找上门来学艺的,在这个年轻徒弟身上,我仿佛看到当年阿金师傅的影子。

每当与阿金师傅说起传承他的技艺,阿金师傅似乎也有很多想法。想着要把他的技术录制下来,可以做成影像来保存。作为一位技艺的活态传承人,他要把手中的技艺完整地传下去,或家传,或师传,不管后来者的手艺是否精湛,但还是应该相信,冶剑神工依然还会存在。

56岁的阿金师傅,身体矫健,目前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建设新的制剑作坊,大到建筑的形制,小到花窗格子,都是根据他的设计,绘制图纸来建设。他用这样的方式延续技艺的辉煌。

回溯龙泉宝剑的发展历史,从清末到当今,已经完整地延续了四代。一些老字号的剑铺在这百年多的时间里沉浮,传人消失,在市场竞争里自然地生存,必然会让一些宝贵的技艺流失。我想,当今怎能再让宝贵的技艺自生自灭?有目的地延续传统手工技艺,这也是当今文化部门和手工艺家的社会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