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量化的梳理:-中国人际传播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人际传播学作为美国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初创、基本形成和不断丰富的历程,①这个新兴学术领域的版图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集腋成裘,很快形成显学。迄今为止,美国学术界创立的人际传播理论有50余个,其中大多数的理论植根于人类人际传播的实践传统和现实土壤,对人类传播行为有高度的概括性、解释力和预测力。②相对于美国人际传播研究的丰富和日益成熟,人际传播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研究多为简单的现象描述,研究方法不足,缺乏学理上的探讨。这种情况虽然尽可以解释为学科成熟和细化需要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恐怕与儒家文化的特殊性大有渊源。③虽然人际传播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但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学者们为之所做的努力。在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进行引介(芮必峰,1995,1997;王怡红,1996,1998)。如果说芮必峰、王怡红这两位学者在引介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方面是先行者,近几年来又有学者(殷晓蓉,2008,2009;胡春阳,2007,2009;刘蒙之,2008,2009)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对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历史、现状进行回顾和追踪,对人际传播思想进行追根溯源,同时,也对西方人际传播理论进行系统地介绍。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的介绍和引进,对于我国人际传播研究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为我国人际传播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另一方面,对于开展我国本土化的人际传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际传播研究的其他方面,如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性研究、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新媒介下的人际传播研究、人际传播本土化研究以及中国古代人际传播研究近年来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本文在对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虽然近年来人际传播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迅速,但是,很少有学者对中国人际传播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人际传播”为关键词对1980年―2009年的文章进行检索,仅发现一篇中国人际传播研究回顾(孙琳,2009)。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对已有人际传播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分析和总结,以期对30年来中国人际传播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清晰呈现。
研究方法
本文以“人际传播”为关键词,以1980年―2009年为时间段,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研究1602篇。笔者对这1602篇文章进行梳理,从文献总体分析、研究主题、研究人员等方面进行分析,将相关研究成果以图表的方式表示,以期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30年来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的历史及现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总体分析,包括对文章数量的描述,以及对相关原因的探寻;其次,对文献按照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和总结;最后,对研究人员和研究期刊进行分析。
总体分析。1980年―2009年,以“人际传播”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章1602篇,其中,1980年―1989年16篇,1990年―1999年282篇,2000年―2009年1304篇。
1980年―1989年,人际传播研究数量较少,多是对西方传播学的引介,严格意义上的人际传播研究尚未开始。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传播学刚刚传入中国,学者们开始对西方传播学著作进行翻译引介。考察译著所涉及的内容,按照通常所谓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的学科分类,有关大众传播的译著占绝对优势,④而人际传播的译著却屈指可数,这一情况同样体现在人际传播研究的论文数量上。第一篇涉及人际传播的文章是居延安翻译的美国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的一个研究课题,其中,提到在进行人际传播网的调查时,可采用人类学的考察方法。⑤肖月在另一篇对西方传播学翻译的文章里,提到了人际传播的复杂性和准确性,对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介绍。⑥
1990年―1999年,人际传播研究的相关文章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研究主题日趋拓宽。这一时期,有学者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进行介绍,芮必峰(1995)介绍了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米德和库利关于“自我”的理论以及库利的“初级群体”理论。⑦王怡红(1996)对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进行辨析,找寻界说人际传播的定义对人的意义,观察不同的定义是如何构筑人际传播的理论基石的。王怡红认为在不同的人际传播定义的背后,存在一个共同的,关于传播的本质思想,那就是,人际传播对人的关注。⑧这两篇文章是在数据库里检索到的国内最早介绍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的文章,在其后的几年里,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得到进一步介绍。这一时期,多数文章关注的是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作用,如人际传播在高校教育、医疗卫生、农村健康、博物馆、图书馆、产品营销以及企业公关方面的作用。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的作用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2000年―2009年,人际传播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视角较为多元化。近几年来,一批学者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进行更加系统的介绍,如从戈夫曼“拟剧理论”的独特视角审视和探讨人际传播的内涵和特点,⑨对齐美尔人际传播思想的介绍,⑩对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问题及其由来的探讨,此外,也有对当代美国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与趋势的研究,对美国人际传播代表性理论的梳理等,出现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新媒介的迅速发展,网络、手机、数据广播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新媒介环境下的人际传播研究成为一个关注热点,网络人际传播和手机中的人际传播尤其受到关注。有学者对网络人际传播的定义、性质、特点进行研究,更多的学者则关注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问题、网络传播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网络人际传播的符号交流问题。而手机中的人际传播受到集中关注的则是手机短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其他研究主题如人际传播的本土化研究、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研究、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等问题等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研究主题。1980年―2009年,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的论文数量共1602篇,研究数量较大,看似繁杂,研究内容却相对集中,较为集中的研究主题有: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人际传播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人际传播研究、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研究、人际传播的本土化研究、古代人际传播研究。
研究人员分析。在这一部分,主要对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包括对研究人员的身份构成和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进行分析,其中,研究人员的身份构成分为高校及研究机构人员、媒介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人员。
通过梳理发现,中国人际传播研究中高校及研究机构人员的研究数量是759篇,近文章总量的一半,而媒介从业人员则是另一支主要力量。在对研究人员身份构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而对高校及研究机构人员的学科背景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尽管人际传播受到许多学科如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关注,在我国,中国人际传播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是以新闻传播学为主,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发表的759篇文章中,新闻传播学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的文章是637篇,其他学科,如文学、社会学也出现了少量的文章,其他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则相对分散。
结语
本文通过对1980年―2009年中国全文数据库检索到的1602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人际传播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一)从研究数量上来看,人际传播论文数量增长势头渐趋强劲。30年来,中国人际传播研究虽然仍处于传播学研究中的边缘地带,但是,已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论文数量从1980年―1989年第一个十年的数量稀少,到1990年―1999年第二个十年的有所增长,一直到近十年里论文数量的快速增加,从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际传播研究的渐变轨迹。
(二)从研究内容来看,人际传播研究内容较为丰富,研究视角较为多元。在传播思想和理论方面,既有对西方人际传播思想和理论的引介,也有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传播思想的探寻;在传播实务方面,既有对传统媒介中人际传播作用的研究,也有对新媒介环境下人际传播的研究,还有对人际传播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性研究。此外,也有对西方人际传播学研究的介绍,研究视野日渐开阔。
(三)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新闻传播学人士是主要力量。笔者在对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梳理时发现,新闻传播学人士占了绝大多数,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的学者也有涉足这一领域的,但研究数量较少。
(四)从研究人员的身份构成来看,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占据研究人员的半数。通过对研究人员身份构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占研究总量的47.4%,媒介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15.5%,其他研究人员所占比例为37.1%。这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其他研究人员所占的比例之高,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际传播与现实生活各领域的密切相关性,这使得各行各业的人员开始研究人际传播在本行业的作用,相关研究散落于人际传播在图书馆、高等教育、博物馆、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企业形象、产品营销等的作用之中。这类研究数量较多,研究人员为社会各领域的从业人员,研究内容多为对现象的简单描述,研究缺乏深度。
(五)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论述性研究。在既有研究中,大部分以体会和感悟来把握人际传播过程及其规律,跳过了概念的操作化过程,缺乏理论的界定,论述多求证少,甚至只论述不求证,“应该如何”的应然性研究与“是什么”的实然性研究比例失调,后者严重不足,使整个人际传播研究的科学性大打折扣。[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当代人际传播的演进与特征”的研究成果之一(05JJD860173)]
注 释:
①殷晓蓉、忻剑飞:《当代美国人际传播学的发展及趋势》,《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②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国际新闻界》,2009(3)。
③胡春阳:《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国际新闻界》,2009(7)。
④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版图”的绘制和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现代传播》,2005(2)。
⑤居延安:《传播学的若干研究课题》,《新闻大学》,1982(2)。
⑥肖月:《大众传播定义》,《现代传播》,1983(1)。
⑦芮必峰:《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试论米和库利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2)。
⑧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4)。
⑨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夫曼的传播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⑩芮必峰、陈燕:《你我交往使社会成为可能――齐美尔传播思想札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
胡春阳:《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问题及其由来》,《新闻大学》,2007(2)。
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国际新闻界》,2009(3)。
孙琳:《关于我国大陆地区人际传播研究的若干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9(1)。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