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夏凡:甲骨文契刻世界第一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夏凡:甲骨文契刻世界第一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辽宁省沈阳市有一位叫夏凡的奇人。现年56岁的他不仅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很有造诣,还曾对郭沫若的甲骨文学说进行了大胆质疑。而且,他在甲骨文契刻方面也是世界上无人可比。所以,许多专家学者都称他为甲骨文研究、契刻世界第一人

从小就喜欢甲骨文和篆刻

也许,天生就注定夏凡和甲骨文有缘。因为小时候的一次偶然举动,竟然决定了他一生的轨迹。

夏凡自小家境贫穷,父母年迈多病。他生下来便失去一目,另一目后来也有了病。因为无钱就医,现在只有0.1的视力。虽然家穷,他却很喜欢书法,但是没钱买纸。那时,他家附近回族人多,到处都是牛骨头。一天,他随便捡回来几根,拿把刻刀在那上面刻字。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篆刻。没想到,他的这一爱好,为他日后搞甲骨文契刻打下了基础。

夏凡最喜欢看书。他在一次“破四旧”时,从那些旧书中随便拿了一本,那是一本介绍甲骨文的书,年轻人谁也不爱看的书。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那本书一下子就把他给吸引住了。

后来,他和同学一起下乡,也带去了那本介绍甲骨文的书。在乡下,他有时间就看这本书,不知看了多少遍。那时,他与甲骨文和篆刻成了知心朋友。

40多年没间断研究甲骨文

自从少年立志研究甲骨文一直到现在,40多年,甲骨文不仅没有给他带来财富,反而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但不管生活怎么艰难,他都没有放弃对甲骨文的情缘。

夏凡在当知青时,和他心爱的农村姑娘结婚了。后来,他和全家人从农村回到沈阳。当时,妻子和孩子都没户口。而他因为身体有残疾,去了一家街道办的小厂当了工人。那时,许多人业余时间都去从事第二职业。而夏凡却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研究甲骨文和搞甲骨文契刻上。夏凡知道,要想研究甲骨文,没有古文知识是不行的。于是,他就悄悄研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他知道自己的文化底子薄,就到补习班学学文化。当他知道市文化宫举办古文学习班时,便放下手里的一切事情去报了名。他像海绵吸水,从古文中贪婪地汲取事业所需要的知识营养。他知道要想搞甲骨文契刻必须会汉隶。于是,他又苦学汉隶。虽然,他手里也有关于甲骨文方面的书,但毕竟有限。那时,几乎所有的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去省图书馆阅读有关甲骨文方面的书。

后来,夏凡所在工厂倒闭了。他又托人到一个出版社打更。打更的收入少,有人劝他找别的工作,他不干,他有他的打算。白天,他可以到图书馆看一天的书。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编》,他竟用笔抄了两遍。夏凡的这种精神把省图书馆的人都感动了。他们破例给夏凡办了一个科技图书阅览证,给他的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晚上,夏凡还利用打更的时间,写有关研究甲骨文的论文。

现在,走进夏凡的家,那里没有多余的摆设,只有一张床和一台电视。剩下的全是装书的大柜子,里面装满了研究甲骨文和殷、商历史的书籍,还有40年来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和他多年收藏的明清时的古书。这都是他心中的宝贝。

对郭沫若的学说大胆质疑

知识把夏凡带进了甲骨文的天地。于今发现的甲骨文已达上万个,但由于难以辨认,到目前为止其中仅有1000多个可被破译。而这1000多个甲骨文字,夏凡不仅全部掌握,而且书写自如。这也给了他质疑当时中国研究甲骨文的权威的勇气。

在夏凡24岁时,他就能把中国出土的16万余片、160余万言甲骨片全都识记。当时对甲骨文研究的权威是郭沫若。但是,夏凡在研究甲骨文中,发现郭沫若的“卜用三骨”学说存在很大问题。夏凡认为:“《甲骨全集》中10405和10406两块卜骨使用的是一头牛身上的左右胛骨,且内容一样。这有违‘卜用三骨’必须以3块胛骨为一卜的判定。”夏凡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对卜”学说。为了知道自己的学说是否正确,夏凡通过朋友的介绍,进京见到了郭沫若,当面说出了自己的大胆想法。夏凡的“对卜”学说得到了郭沫若的部分认同。但是,郭沫若认为夏凡的学说,证据还嫌不足。郭沫若为了帮助夏凡好好研究下去,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胡厚宣介绍给他。郭沫若的支持给了他很大鼓励。

1994年4月28日,“中国安阳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纪念活动组织委员会”向夏凡发出了邀请。参加大会的都是全世界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就在那次会议上,夏凡宣读了自己的论文《甲骨契刻求是草》,再一次论证了自己的“对卜”学说,不仅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并入选大会编辑的论文集。

成为甲骨文研究、契刻世界第一人

夏凡也是幸运的。少年时,他的一个篆刻爱好,使他成了甲骨文契刻世界第一人。夏凡是集甲骨文研究、甲骨文契刻于一身的大家。这在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中找不出第二人。

夏凡为了更好地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像古人那样拿起了刻刀,亲自刻甲骨文。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过去人们都把刻甲骨文叫篆刻,那是不对的。因为篆体字的出现比甲骨文晚了1000多年。夏凡认为刻甲骨文应叫契刻。因为契的本义就是古代龟卜时,用以钻凿刻龟甲的工具,后来引申为刻,特指占卜时用刀凿刻龟甲。因此,刻甲骨文应叫契刻。

有一年,夏凡拿着自己契刻的甲骨文进京向那些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请教。那些人看到他拿来的甲骨文契刻作品时,还以为是他新发现的呢。当知道是他契刻的时候都惊呆了,足能以假乱真。而且,中国发现的甲骨文是有限的。这些甲骨文在地下几千年,出土后要特殊保护,人们很难看到真品。虽然有甲骨文的拓片,但却不能给人以实际的感觉。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重现了几千年前的甲骨文。

著名专家吴振学教授这样评价夏凡的契刻“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贡献。他的甲骨作品是国家的瑰宝。”《甲骨文合集》总编辑胡厚宣曾评价夏凡的甲骨文契刻:“夏凡契刻的甲骨文可以放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而毫不逊色。经过千年,古代留下的甲骨断片因风蚀老化都近乎消亡,惟夏凡契刻的断片可以作为延续,而且将历千年不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振宇在1998年给夏凡的一封来信中写道:“甲骨发现快一百年,吾兄(指夏凡)契刻逼真,此种工艺,现非吾兄‘掌门’莫属。”

所以,现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研究甲骨文的专家学者都为能得到夏凡的一件甲骨文契刻作品而自豪。有一年,夏凡去参加在河南南阳举行的世界甲骨文会议。开会期间,那些专家和学者看了他的甲骨文契刻作品都赞不绝口。当场,这些专家和学者向他索要,他都一一答应了。回来后,他还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索要“甲骨文契刻作品”的信件。

延伸了甲骨文契刻作品的文化价值

夏凡不仅通过自己的甲骨文契刻作品,让古老的甲骨文获得了“新生,”而且他还用名种艺术手段丰富了甲骨文契刻作品的文化价值,让甲骨文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一天,有人找到夏凡,想收藏一件他的甲骨文契刻作品。

夏凡以为那人是研究甲骨文的。那人却说,他不是搞研究的,是搞收藏的。因为在他眼里,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不仅仅是文物,而且也是艺术品。他一是要收藏,二是用来装饰自己的客厅,增加家里的文化气息。

这件事给夏凡以启示。夏凡要延伸甲骨文契刻作品的文化价值。从此,他在自己的甲骨文契刻中注意挖掘并弘扬民族文化,意在寻找到古今相通的艺术之源。夏凡还用现代艺术家的眼光,综合了书法、篆刻、绘画等多种艺术特点,利用现代篆刻,在牛骨上刻甲骨文或钟鼎文。他以自己的实践打破了不能在牛肩胛骨上直接契刻的说法。这种艺术形式与以往的仿甲骨刻字不同。它不但讲究刀法、刀功,而且通过强烈的艺术构思来展示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美好追求,使其成为不同于仿甲骨刻字,而是具有时代新意的艺术品。专家们一致认为,夏凡的这些契刻甲骨文作品,刀法纯熟,刀功精湛,文字清秀,苍劲有力,而且结构形式自由而洒脱。所以,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也被众多的收藏家所珍藏。

为了迎接香港回归,夏凡精心选择了100余块骨片拼成了一个龟甲形,并采用了97个形态各异的甲骨文“龙”字,组成一个凌空腾飞、威武的甲骨文“龙”字。

当他从报上看到航天英雄杨利伟要来沈阳的消息后,用3天时间在一块牛肩胛骨上用甲骨文刻下了“追星神州五,逐月中华龙”的对联,以示对英雄的欢迎。

沈阳举办“世博会”期间,夏凡以“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用甲骨文创作了一个构思巧妙的作品。

1989年,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在全国诗书画展中获得了优秀作品奖。1991年,他的甲骨文契刻作品获沈阳电视台举办的“沈阳一绝”节目二等奖。1992年,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特地为他拍了专题片。最近,辽宁电视台给夏凡搞甲骨文研究和甲骨文契刻拍了一个专题片《夏凡的世界》。而且,这个专题片一连播了半个多月,全国观众都知道了沈阳有一个搞甲骨文研究和甲骨文契刻的全世界第一人。

现在,全国各地想向他学习甲骨文契刻的人不少,而且都表示可以向他支付一笔价格不低的学费。夏凡知道这些人看到的是甲骨文契刻中的巨大商业价值。可当他让那些人先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学习古文时,他们不理解了。夏凡说,你们只有有了古文底子,才能学习甲骨文,然后才能学习甲骨文契刻。甲骨文契刻不是技术,更不会带来财富。“我都搞了40多年甲骨文契刻,现在不是还过着清贫生活吗?”

夏凡表示,他一生都离不开甲骨文研究和甲骨文契刻因为这是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