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制陶技艺调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制陶技艺调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海南省白沙县九架岭什悟村黎族至今仍保留着最为原始的泥片贴筑制陶术,这一古老的人类制陶术目前正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将这一技艺整理成文字,试图通过图文将黎族灿烂的文化展示给世人,并以此方式使其永远保留下来。

关键词:海南;黎族;泥条贴筑法;制陶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海南岛是黎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黎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的良好的条件,黎族的先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孕育出独特的黎族文化,其中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制陶工艺尤其引人注目。2006年6月,昌江黎族手工艺制陶技艺(泥条盘筑法)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相比之下,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九架岭地区,则保留着更为原始的泥片贴筑制陶技艺,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见证了黎族历史的进程,同时,能够留存至今堪称人类制陶史上的奇迹。

2012年4月某日,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黎族制陶课题研究小组驾车赴九架岭下的什悟村,进行贴片制陶技艺的调研。此前踩点人员已多次走访九架岭附近的几个黎族村落,最终确定符阿妹②作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并已事先安排符阿婆准备好制陶各项事宜,使得我们有幸目睹了泥片贴筑制陶技艺的全部过程——从挖陶土、制陶到烧制。基本情况如下:

一、什悟村及制陶概况

什悟村是九架老村管辖下的一个自然村,交通相对便利,从村口到省道不过半公里,距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约3公里。全村有40多户人家,人口近300人,讲传统黎话,但老少均通海南话和普通话,无传统黎族文身习俗。

据符阿婆口述,以前,九架岭下的几个村庄都有制陶的传统,但制陶用的陶土均出自什悟村附近,她们村曾经还因为其它村庄抢挖她们独有的陶土发生过矛盾冲突。该地区制作的陶器均为生活用具,包括碗、盆、罐、锅、缸、壶、蒸酒器等。事实上,黎人制作陶器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上的需要,还用于交换粮食和其它生活用品。符阿婆说:“一个陶器能换该陶器所能装下的稻谷,其它的生活用品一般按工时对比进行交换。”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工业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陶器,制陶人也越来越少。现在,什悟村里掌握烧制陶器的老人不过6人,都是女性,且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70岁左右。她们分别是:符玉莲(75岁)、符阿妹(73岁)、符春兰(62岁)、符玉金(68岁)、符爱兰(55岁)、符阿莲(70岁左右,具体年龄不详)。按符阿婆的回忆,村里上一次自制陶器大概是1995、1996年,距今已有近二十年,村民也普遍提到该地区黎族至少三四十年不使用自制陶器了。

符阿婆介绍说,制陶是出于生活自给和为了生存进行物品交换的需要,原本并没有“传女不传男”之说,只是男人从本性上不接受或不愿意学习这种手工艺罢了。跟其它地方黎人烧制陶器的传统不同,什悟村烧制陶器时除要求天气晴好外,并没有固定的祈祷仪式。符阿婆说,陶器的制作难度并不大,只要用心和多做就能做好,她们一般都是十多岁就学会制陶,并没有专门的师傅,都是靠看上辈人制作,然后自己通过实践慢慢学会的。③九架岭周边也没制陶专业户,妇女们都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制陶,制作陶器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外就是交换稻谷以补贴家用。由于陶器比较耐用,烧制又费时,存放麻烦,也没有固定的交易地点,妇女们要用箩筐挑着到几十里外的村庄去换取稻谷或其他生活用品,在村里人看来,制作陶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因此当地制陶并没有形成特定的繁荣期。

二、陶器制作过程

(一)工具和材料的准备

因事前已经有小组成员来符阿婆家踩点,所以此次调研小组来时,原材料和工具都已经准备齐全。这些工具和原材料有:

1.工具

(1)陶坯拍

木制,形状与兵乓球拍相仿,显长方状,长38厘米,宽16厘米,厚度为1厘米,木拍用于拍打坯体,以改变坯体的形状,并使坯体结合结实。

(2)牛脚螺壳

呈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厘米,宽7厘米,主要是用作刮平或抹平坯面。有时也用做切割泥片、泥条的工具。

(3)竹刀

用竹片制成,长20厘米,宽0.8厘米,一头削尖,呈尖刀状。竹刀主要用来钻孔或切割,有时可用做刮削工具。

(4)抹布

用于护坯和修光坯体。

(5)木板

一块长120厘米,宽30厘米,厚3厘米,在其上制作泥板、搓泥条;另一块40厘米,宽30厘米,厚3厘米,用作垫子,陶器就在这个木垫上开始制作。

2.陶土

陶土由两种不同的原土混合而成。符阿婆领着我们在村旁采集了这两种原土。一种在旱田和坡地之间采得,掘地约深30厘米。这种原土显微灰黄色,黏性较弱;另一种是在相隔不到200米处的水田边采得,掘地深约60厘米,这种原土呈灰白色,密度较高,黏度强,成块状。

(二)制陶过程

1.练泥

把采集来的两种原土分别捣碎,晒干,用木臼捣碎成粉状,再用筛子筛掉较粗的的砂颗粒。然后,按一定比例把两种泥粉放置在麻袋上,用适量的水搅拌,两种泥粉和水,无固定量具量取,全凭经验目测取用。然后用手不断揉、和泥土,手法与和面相似。练好的泥一般过夜即可使用,如注意保湿则能长期使用(阿婆便是用芋头叶层层包住练好的泥以保湿,可以随时取用)。练好的泥,湿度适宜,黏性好,手感柔韧。

2.制陶坯

(1)制作坯底

取一块练好的泥,揉成圆球状放置于木板上,用手将其拍打成圆饼状,再用牛足螺把它抹平,然后按所制陶器的大小把多余的泥巴削掉,修其整体使它尽可能圆而平整。削割出来的边用竹刀修整,使其略微立起,方便下一步坯底、身的粘合。制好的坯底直径约为18厘米,厚1.5厘米。

(2)制作坯壁

取足量的泥放置在木板上用如同擀面的手法将其擀成粗棍状,再将泥棍平行于木板放在木板中间,同样用擀面的手法把泥棍擀成略显长方形的泥片,然后用竹刀和牛脚螺把它抹平,最后用竹刀把多余的泥削减掉。被削割的边缘不做修整。削好的泥片长61厘米,宽22厘米,厚1.3厘米。

(3)底、壁合体

小心捧起坯壁片并卷成筒状,将其移至坯底上方,手腕靠至器底时迅速立起泥片。立起的泥片的周径与器底并不完全相符,此时,左手护内,右手调整,使坯壁周径的大小与坯底完全一致,并恰好立在坯底边缘上,再用竹刀把多余的坯壁泥片削割掉,紧接着用螺壳沿着坯底和坯壁交接处进行补漏、抹平,使坯底和坯壁紧密粘合,这时的器口朝上,再用左手护内,右手拿着坯拍拍打坯壁——凭经验掌握力度的大小,用力过大会造成坯壁变形,均匀用力使坯壁更加牢固(尤其是泥坯卷筒接合处),厚度更加均匀,陶泥间粘合更加致密,还可利用拍打坯壁来适当地调整坯体的形状。合成后的坯体直径为18厘米,高23厘米,厚为1.1厘米左右。

(4)制做器口

取一块足量的泥巴揉匀,把揉好的泥巴搓成长60厘米、直径约为1.8厘米的圆泥条。泥条的一头用竹刀斜切出斜面,然后沿着坯口利用泥巴的黏性缠绕在外壁上,泥条绕器壁一周与所预留的斜尖头对合,捏实接口,用竹片刀削割掉多余的泥条,再沿着交接处用抹、塞的方法进行补漏、抹平,此时坯体基本成形。

(5)整体调整

用牛足螺壳用抹、刮的方法把坯体内外修整平滑,此过程中还需适时用沾水的抹布护坯,用坯拍拍打坯体。最后再用沾水的抹布轻擦坯体的内外,制坯完成。

制作完成的坯体有少许细小裂隙,坯体稍挺实一点时再次修整,直至器壁光滑。整个过程总用时约60分钟。

(三)阴干和烧制

1.阴干

制作完成的坯体连同木板移至通风、干燥的阴凉处自然阴干,不可暴晒,防止开裂,并远离人畜,以免受损。略微干燥时用螺壳将坯体内外的小裂隙磨平,使坯体圆滑结实。坯体阴干至一定硬度方可跟木板分离。阴干的时间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天气晴好的春夏天一般6至8天,多云天气则需在10天以上——阴干也受到坯体的厚度和形状影响,用时长短不同。

2.烧制

符阿婆用事先制作好的几个陶器向我们演示了烧制的过程。

先用干透了的木柴搭成高度在20厘米左右的方形网状木架,木架中间杂夹着干稻草,再把陶坯整齐的摆放在网状木架上,然后在陶坯上边再加一层木柴,最后在整个柴堆上面盖满干稻草——被稻草包裹着的柴堆体积约一立方。

在此过程中,符阿婆再三强调陶坯必须完全干透才能烧制,所用木柴和稻草也必须是干透了的,否则陶坯会受热不均而破裂或烧制的陶器成色不好。

柴堆引燃后根据火势添加木柴和稻草,始终保持较旺的火势,柴堆引燃数分钟后,里面的陶罐发出了“砰”爆裂声,村民赶快帮助我们将稻草拨开,挑出了里面摆放的陶壶,陶罐。可能近日的降雨导致制作完成的陶罐受潮,以致烧制并没有成功。爆裂的陶罐部分脱皮,已经不能使用,其余几个抢救出来继续阴干,择日再烧。村民们拿出了他们保有的几个曾用作蒸锅的陶器(现在用作装生鸡蛋),供我们观看。成品陶器白中带橙、红、黄三色——符阿婆介绍说这样的陶器是烧制较成功,成色较好的。从理化方面分析的话是因为其混合的泥土中所含微量金属元素不同而产生的斑驳的颜色,再者是些许的受热不均所致。

三、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犹如穿越时空般领略到泥片贴筑和露天烧制这两种具有原始色彩的黎族制陶技艺的魅力,证实这种留存在人类记忆中的制陶技艺在九架岭下仍有传承,泥片贴筑制陶是暨捏制法后的最原始的制陶方法,至今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为我们研究制陶史、人类学、民俗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①李露露《泥片贴筑制陶术的“活化石”:黎族制陶工艺调查》,《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3年第1期。

②李仰松《从佤族制陶探讨古代陶器制作上的几个问题》,《考古》,1959年第5期。

③庄家会、陈胜显《海南昌江县保突村黎族制陶调研》,《艺海》,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