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重文化带动下的扎扎果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重文化带动下的扎扎果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歌舞的存活需要有生存的土壤,民间歌舞更是离不开持久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本文根据民间歌曲扎扎果谐的舞蹈形态,分析了原本广泛流行于农区的果谐在扎扎草原上的生存状况,及其是否存在消亡危机的探究。结合扎扎服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的深厚,当地人关于情感表达的方式,哲古牧人节的文化效应,阐述了多重文化根基牢固,文化繁荣对扎扎果谐的积极带动作用。生存土壤的稳固性和开放性,是民间歌舞繁衍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区的习以为常到牧区的生生不息,果谐在保留原有形态的同时,更多地融合了当地的文化血脉。

关键词:扎扎果谐;服饰;牧人节;民间歌舞;生存土壤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64-02

果谐是藏语音译,“果”意为圆圈,“谐”意为舞。它是流传在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载歌载舞、顿地为节、连臂踏歌的自娱性集体民间歌舞。农区长大的人,从小在果谐的歌声和舞步的熏陶下,人人都会跳果谐。茶余饭后、田间地头,这一古老的民间歌舞,在农区时常都可以看见。措美县属半农半牧地区,而扎扎村所在的哲古镇则是纯牧业大镇,牧区能有果谐的流传较为罕见。流行在这一地区的果谐结构简练,十几个女子(没有男子参与)围成一圈,就可以舞蹈。一般由慢歌段和快歌段两部分组成,快歌段是慢歌段旋律的简化和紧缩,以脚顿地为舞蹈的节奏,同时用脚顿地和藏语作为歌段的前奏、间奏及结束部分。慢歌段时,人们一边唱着歌曲,一边手拉着手,同时两脚左右交叉移步绕圈行走,有动势却没有舞蹈动作。快歌段时,人们两步两跺,脚上动作幅度较小,多以小碎步为主。手拉手时,是左右摆动;不拉手时,则是前后摆动。

一、扎扎服饰文化对扎扎果谐的影响

人们在跳扎扎果谐的时候,必须要头戴彩色的氆氇头巾,身穿花氆氇做成的衣服,脚穿彩靴,这些无疑例外,都是扎扎村村民自己手工制作的。第一眼望去,花氆氇做成的衣服,很像是穿反了。在衣服的后面,还嵌有一串铃铛和一串铜钱,较为精致。跳舞时,铃铛发出的响声,也为扎扎果谐舞蹈时的节奏,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由于铃铛和铜钱的存在,再加上珍珠、珊瑚、玛瑙、绿松石、九眼石等等的装饰,不仅在外观上,使扎扎服饰更加美观,客观上还增加了舞者的负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表演者舞蹈动作的幅度。扎扎服饰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它的彩色靴子,这种彩靴名叫“贾钦”,过去在非常有名气,那时哲古宗给地方政府缴税的实物除了牛羊肉、酥油、奶渣等特产外,还有彩靴“贾钦”。这种彩靴底厚、皮面结实,穿着舒服美观。其制作工序复杂、工艺考究、精巧、搭配的色彩艳丽、绣出的花纹或图案精致,具有防寒保暖、结实耐用等特点,左右可互换着穿,地域特色鲜明。因此,旧地方政府的官员、差人以及贵族家族中的佣人都穿这种彩靴。当时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出入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时,穿着“贾钦”的人可以自由出入,不会受到看门人和守卫的阻拦和盘问。

2006年,山南地区民族文化遗产办公室对措美县扎扎服饰进行普查、申报。2008年2月,扎扎服饰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扎扎服饰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制作扎扎服饰的村民阿旺旦达被确立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的重视,经济投入的加大,促进了当地人对扎扎服饰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和热情。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当地人穿的是普通的服饰,简单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与之相比,扎扎服饰算是一种盛装,盛装只有在重大节庆时才会穿,平时是不会穿的。时尚服装展示、传播的最佳方式是时装秀,模特在T台上的表演。展示、传播扎扎服饰的模特,莫过于土生土长跳扎扎果谐的牧民们。扎扎果谐跳得好看,扎扎服饰原生态的美丽就会展现得更为真切。人们在自然真实展现扎扎服饰的同时,扎扎果谐随之受益。

二、扎扎果谐的传承与发展

旧时,贵族在庆祝活动的时候,会让农奴跳果谐,通过歌唱舞蹈的形式来传颂他们的政绩,祝愿他们步步高升,身体健康,吉祥如意,世代保持他们崇高的地位。扎扎果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为贵族所服务。和平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地位的变化,没有了农奴和贵族的地位之分,也就没有了农奴给贵族跳果谐的存在。人们自发组织跳果谐来表示庆祝,祝愿人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来年风调雨顺,牛马肥壮。扎扎果谐的歌词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歌颂家乡、歌颂山川、歌颂湖泊、歌颂爱情等等。在歌颂湖泊的时候,就将哲古湖的迷人之处,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了。人们在表达内心情感的时候,必将通过某种外在的形式来呈现,有的人选择了文字、有的人选择了图画、有的人选择了表情、也有的人选择歌唱和舞蹈。就如古人所说一样:蹉叹、咏歌之不足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人们习惯于用舞蹈抒情表意之后,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扎扎牧民在获得新生之后的情感表达,已经习惯于跳扎扎果谐,这就为扎扎果谐的繁衍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土壤。

三、哲古牧人节对扎扎果谐的带动作用

措美县境内,面积最大的湖泊就是哲古湖。哲古湖及其附近的湖滨草场,不仅孕育了很多野生动物比如:黑颈鹤、斑头雁、藏野驴、白屁股羚羊、狐狸等等,同时它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每年8、9月份是哲古湖最美的季节,一年一度的哲古牧人节届时会在这里举行。独具当地特色的文艺节目表演,赛牦牛、赛马、拔河、抱石头等竞技比赛,当地土特产和原生藏獒展销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里的牧人节。牧人节期间,组委会会在最为明显的区域,为扎扎果谐的表演提供偌大的空间。而这种“强制收视”的安排,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扎扎服饰,同时扎扎果谐也便一同被传播出去。这样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观赏舞者的表演,其实就是表演者被欣赏,被欣赏和肯定之后,表演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广。从哲古牧人节最初参与人数的几千人,到如今的几万人,再到未来的几十万人,牧人节的关注度越高,相关的文化推广也便越深,扎扎果谐同样与之受益。

四、扎扎果谐“舞体”的分析

“舞蹈通常分为自然舞蹈和创作舞蹈两类,自然舞蹈多以自娱为主, 舞者与观者融为一体;创作舞蹈则以娱人为主, 舞者与观者相分离――观者成为舞蹈的环境与背景。”扎扎果谐属于自然舞蹈,而它的“舞体”就是表演者本身。“舞体”是舞蹈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舞体”在整个舞蹈表现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基础地位,没有人参与表演,这种舞蹈便很容易面临消亡。文化领域的消亡,相对突出。现代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丢失传统的弊端,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不可断代。这一点,扎扎果谐较为可观。在表演的13人中,年龄最大的有64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大多数表演者集中30―40岁的年龄段。年龄上比较均匀。扎扎村的人口总数有1800多人,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会跳扎扎果谐。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舞蹈的参与者提供了数量上的保证。使果谐这种民间舞蹈在扎扎村有了生存不息的土壤,也保留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舞蹈形态。

不论是民间故事的收集,扎扎服饰与扎扎果谐的互动作用,哲古牧人节的文化作用,还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需要,抑或是扎扎果谐参与者的数量保障,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扎扎果谐的生存土壤只会越来越深厚,只要以上关系和作用存在,它就不存在消亡的问题。本文仅是笔者在措美县两次采访调查中,一些有关扎扎果谐现状的描述和分析,关于它产生的源头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资华筠.学科阐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阿旺克村.舞蹈通史[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4]资华筠,王宁,资民筠.舞蹈生态学论丛[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