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刁嘴珍稀 第1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刁嘴珍稀 第1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千世界,有一类人不太受人待见。因其问题出在嘴巴上,姑且称之刁嘴。

所谓刁嘴者,毛病大致有三。一是舌头太灵,一物入口,优劣顿时了然,旁人哄骗不得。二是肠子太直,吃了喝了,非要把自己的评判和盘托出,不知遮掩,更不懂隐恶扬善之道。三是嗓门太大,凡有心得体会,必欲广而告之,闹腾得全世界都知道,实在是添乱。

三种毛病中,身兼其二者,该人尚可忍受,甚至毛病还可能升华为优点,负负而得正。精于品味又会拣好听的说,嗓门越大越有人高兴;虽然指出毛病,但只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也不致太让人尴尬;技不精而瞎咧咧,吹对了能帮人一把,说错了也不会有人当回事,此种人也可控制使用。三者俱全,便着实成了万人嫌。

刁嘴在中国古代颇有几个。西晋时的尚书令荀勖便为其一。据《晋书》记载,此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宠臣,“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群臣一起陪晋武帝就餐,谁不想拣好听的说以讨皇上欢心?可荀勖偏要指出饭是用吃力负重的木头烧出来的,纯粹是没事找事。虽说“举世伏其明识”,但这只是碍着司马炎的面子,敷衍而已。如果荀勖失宠,绝对会被踏上一万只脚,因为太让人烦。

比荀勖还刁的是东晋时的符朗。此人是前秦国主符坚的侄子,曾任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后来降晋,当了个员外散骑侍郎。仍据《晋书》记载,他降晋之后,“会稽王司马道子为朗设盛馔,极江左精肴。食讫,问曰:‘关中之食孰若此?’答曰:‘皆好,惟盐味小生耳。’既问宰夫,皆如其言。或人杀鸡以食之,既进,朗曰:‘此鸡栖恒半露。’检之,皆验。又食鹅肉,知黑白之处。人不信,记而试之,无毫厘之差。时人咸以为知味。”这张嘴,竟然连盐味略生、鸡是露天生长而非笼养、鹅之黑羽毛和白羽毛下面肉的差异,都能辨别出来,实在是太过厉害。符朗因是降将,仕途上是没有什么大指望了,因此亮亮真功夫也是可能的。若非如此,说话时恐怕就得掂量掂量了。太另类总会影响进步。

荀勖、符朗嘴巴之刁,乍看未免太过离奇,但其中确有科学道理。据国外学者研究,人们口腔中的味觉接受器平均为200个左右,少者只有100个,多则高达856个,因此对于滋味的感觉大不相同。所谓“劳薪”,多是指破车轮、旧门板之类的废木料,因曾在轴上涂以膏脂,以此烧火,陈油之味儿多多少少会混入饭中,一些味感极强的人能够分辨出来也不是不可能。据分析,一般人中大约有两成是现实的或潜在的“超级美食者”,另两成味觉感迟钝,“吃吗吗香”或“吃吗吗不香”,其余则是普通人。不过,这两成“超级美食者”中,能够成为刁嘴的,其几率大约比一般人当部长还要低。这倒不是名额有限,皆因外部压力太大。

本人对此就有体会。数年前,一同事将其母所做八宝饭带至单位与同仁共享。食毕,众皆交口称赞,惟我不知深浅,据实提出两点不足:“猪油略少,豆沙微酸。”做八宝饭,荤油一定要用足,这样才能凸显其香糯,否则不如去吃切糕。家制豆沙因放糖不够,往往容易发酸,对口味影响甚大。此评价反馈过去,招致同事母亲的一声高叫:“别人都说好,怎么就他的嘴那么刁!”这当头棒喝使我顿悟,原来自己竟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一小撮。此后禁绝臧否,遂渐有敦厚之声。

饮食圈外的刁嘴,更是不受人待见。过去朝廷为匡正时弊,专门设有御史之类的官职,其职责就是如实反映情况,“逞刁”。最高首长虽明白此乃江山稳固之根本,但事到临头依然很少给这些人好脸色看。明朝皇帝私下称这些言官为“乌鸦”,逢到打屁股,下天牢,砍脑袋这等“好事”,乌鸦们往往首当其冲。即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对诤臣魏徵的聒噪其实也很烦。据《大唐新语》载,“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文德皇后问:‘谁触忤陛下?’太宗曰:‘魏徵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皇后退,朝服立于庭。太宗惊曰:‘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尽直言。妾备后宫,安敢不贺?’于是太宗意释。”亏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是个明白人,不然他可能真的把魏徵这面“镜子”给砸了。

尽管生存环境恶劣,刁嘴却始终不曾灭绝。因为大千世界,总有一些非要大嗓门说话的杠头,死不悔改。此次闹“非典”,便可以见到他们的踪影,其作用无须多说。世界多些刁嘴,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虽则有的人也许不那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