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颜仕凌(Arnold Zeitlin)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颜仕凌(Arnold Zeitlin)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颜仕凌(arnoldzeitlin)曾戏称自己是与恐龙同辈的老新闻人,从5岁开始当报童,到最近十年作为中外新闻交流的使者,近80年的生命都在与新闻打交道中度过。他说:“我赚的每分钱都与新闻有关。”

颜仕凌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美联社工作了近30年,退休后又被聘为UPI(合众社)亚太区副总裁、新闻自由论坛亚洲中心负责人,从2002年开始任教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与了该校新闻学(国际新闻)专业的创建。最初颜仕凌来中国本只打算作短期讲学,没曾想一讲就是七、八年,一连带出了好几届学生。

倾心投入中国新闻教育

2002年春天,颜仕凌初上讲台。我当时作为新闻系的负责人不免有些顾虑:他是否会把新闻报道课变成自己新闻生涯的故事会?是否会过多地强调中西新闻的差异?他能否与入学半年的大一新生顺畅交流?但他的行动很快就打消了我们的顾虑。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考虑到西方的新闻采写教材“太复杂太贵”,他自编讲义;为了让学生有亲切感,他把新闻素材中外国人名地名改成中文名;每讲一个专题,如怎样报道新闻会,他都会结合实例,每年两会上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成了他训练学生的保留节目;他给学生总结规律,但同时提醒学生不要墨守陈规,“等有一天你掌握了所有的规则,你就可以打破一切常规。”当时他教学任务繁重,为160名学生开设三门课:英语新闻报道、国际新闻报道、专业报道,但他每次都精心批改每个学生的新闻习作,从中挑选好作品和典型错误编成讲义,并附上自己亲自写的版本,供学生参考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颜仕凌动用了多年来在新闻圈积累的人脉资源,邀请中外记者朋友到课堂上召开模拟新闻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或许是因为内容丰富且讲述生动、语速适中,又或许是因为他中气十足而富有磁性的标准美式英语,学生们听他的全英课程没有感到困难和压力,反而认为是一种享受。

颜仕凌不遗余力推荐学生出国深造或到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工作。很多走上新闻岗位的学生每逢接到涉外的采访任务,常常会联络颜仕凌,神通广大的他总能帮助学生在异国他乡联系到几个熟人提供帮助。最近,让他颇感骄傲的是赴海地地震灾区采访的中国记者中有两位是自己的学生。他又帮助学生牵线搭桥,先采访了法国驻联合国大使发言人(颜仕凌的女婿Stephane Crouzat),并通过他采访负责海地救援的联合国官员。对于学生们在新闻工作中取得的点滴成绩,他都喜欢广而告之,和大家分享桃李满天下的快乐,也让外界了解中国记者的职业追求。颜仕凌一再说,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是他感到最有价值、最快乐的事。

独特的“中国报道”

尽管不再供职于任何新闻单位,但颜仕凌一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报道中国:即用电子邮件向亲朋好友们群发他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记录。凡是颜仕凌的朋友都很熟悉他的生活动态,因为他写邮件之勤快和详实,不亚于―个专职驻华记者。颜仕凌的“中国报道”,除了感受到他那职业新闻人对生活一如既往的好奇和激情,更可以深切地感受他的中国情结。他的“中国报道”丰富多样,包罗万象,可粗略分为两类:一是原创性报道,如到中国各地的游记,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在各高校或新闻机构的讲座内容并附上与听众的互动,对学生和中外记者的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二是非原创的内容,如转载国际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并配发自己的评论,综合国际人士对中国问题的看法,转发各种新闻类基金会的信息和培训机会等。即使回美国探亲,他还在继续“中国报道”,向中国朋友讲述与中国有关的新鲜事。在最近的一封邮件,他就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参加中国驻美大使馆新馆音乐会的经历。“我不曾离开美国半步,但确确实实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颜仕凌的“中国报道”让外国读者提升了对中国的兴趣,让中国读者丰富了观察自己国家的视角。

颜仕凌对中国的热爱感染了很多朋友和家人,受他的影响,他们开始关注中国、访问中国。他妹妹只要在报上读到关于中国的新闻,就会剪下给他寄过来。大女儿一家五口终于在2009年夏天实现了中国之旅。最有意思的是他的两个孙子,一出生就有中国保姆教他们学中文。他的老同行,目前在汕头大学任教的著名战地记者Peter Arnett也说自己来华教书的决定受颜仕凌的邮件影响。更多的朋友抵不住颜仕凌的热情邀请,纷纷“顺道”来中国看望他。不懂中文的颜仕凌却练就了一番接待本领,总能让他的朋友们品尝到地道的中国美食,感受浓厚的中国文化并认识他的中国朋友。他的老同学John Culhane到广州目睹了颜仕凌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忍不住向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提名他为2009年杰出校友,一生都在为新闻事业而奋斗的颜仕凌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此项殊荣。

为促进中外新闻交流乐此不疲

颜仕凌视中国记者为同行,在中国新闻界广结人缘。在任新闻自由论坛亚洲中心负责人期间,他就特别注意不应以任何理由将西方新闻价值观强加于人,而是善解人意地组织了一批批国外优秀的传媒人士来华提供技术性帮助。他们中心为中国媒体和新闻院校举办的很多培训项目都是从对方的需求出发,旨在提高业务技能,如报纸版面设计、计算机辅助报道。颜仕凌还积极地提供平台、开拓渠道让中国媒体人士把中国新闻界的变化向外界传播。1999年外界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特别是中国官方对互联网的态度知之甚少,他就邀请当时人民网的创建者与负责人蒋亚平先生到香港做讲座,介绍人民网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前来听讲座的人数创了纪录。多年来在他的热情推荐下,很多中国记者获得诸多基金会的研修机会,和国外同行一同切磋业务。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记者这个群体渐渐地赢得国外同行的尊重,这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媒体形象。

即使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教新闻,颜仕凌也同样热心推动新闻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2003年他成功地说服ICFJ(国际记者中心)派一名资深财经记者到广外工作三个月,为学生和当地记者开设财经新闻报道课,这是该中心首次派人到中国大陆支援新闻教育。同年,颜仕凌又一手促成了广外和香港浸会大学新闻专业学生的交流项目,至今已有数十位学生受益。每次回美国探亲,他除了接待赴美国访问的中国新闻界和学界朋友,还马不停蹄地走访美国新闻院校和各类机构,如今他又在为中美新闻学生的交流项目而奔波。另外,颜仕凌在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分别设立了以他已故夫人的名字命名的新闻奖学金(Vicky ShekZeitlin Memorial Scholarship),特意注明申请人分别为中国大陆和亚洲的新闻记者与学生。

颜仕凌在中国教新闻的经历常常引起国外友人的兴趣,无论在小型聚会上或到美国各高校做讲座,他都会被问到同样的一个问题:“你在课堂上有自由吗?”他总是这样回答:“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我们在课堂上的讨论都是无拘无束的。”对中国新闻界有偏见的不止是普通人。当他告诉一位美国记者自己在中国教新闻时,那位曾参与报道尼克松总统访华的资深记者马上说:“中国没有新闻。”对此颜仕凌持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对中国的新闻同行充满敬意,他很诚恳地对一位中国记者说:“你和很多中国朋友让我看到了极大的希望。你们让我感到在中国工作的无穷魅力。”颜仕凌一直很用心地去感受中国新闻界的进步,“我在纽约看CCTV-9,感到中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有了真正的突破”(2003)、“中国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更加及时开放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