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刍议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巧妙设问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刍议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巧妙设问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中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与其他三方能够产生良好的双边对话,实际上关键在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巧妙设问。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巧妙设问才能引言启智,巧妙设问才能授之以渔,巧妙设问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门。

关键词:矛盾点;枢纽点;连接点;无字处;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之下,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与文本对话。虽然,近年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问答式”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以至于很多语文教师不知道该如何上好阅读教学。笔者工作年限不长,但是据平时课堂观察来看,“问”是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以及学生的质疑,“答”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反馈。作为教师就文本如何问出一个好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能够产生良好的“双边对话”是个关键。一个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点燃学生的阅读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尝试从立足文本“矛盾”“枢纽点”文本与生活经验的连接点、“无字处”等四个方面简单刍议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巧妙设问策略

一、立足“矛盾”点设问

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在阅读时常不满足于固定刻板的结论,五六年级的学生愿意结合自我认知和生活经验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又时常觉得难以下手,正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以至于阅读教学课堂里常常看到学生缄言不语。这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生长点”,设计一个或多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1.文本内容“矛盾点”

文章内容,指文章中源于生活的材料内容和思想内容,包括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材料和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当文本内容涉及人物的思想性格、情感品质、功过得失以及人物命运的评价时,因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环境的错综性,学生很难给予人物统一的评价,这就给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很好地起到推进对话的作用。

2.文本形式“矛盾点”

“语文形式,指文章的表现形式,包括具体表现文章内容的体裁、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文字等形式性因素,是可被读者直接感知的外在感性形态。”我们常可针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修辞等文章形式设置问题。

二、立足文本“枢纽点”设问

文本的“枢纽点”常常是课文所独有的教学重、难点,设置问题应对文本内容的轻与重、主与次的分辨,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要抓住文本中的“枢纽点”,结合自己对文本深入的解读,提出具有能引导学生长驱直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这样的设问不仅有宽度、深度,同时还有准度。

三、在文本与生活经验的“连接点”设问

爱默生就曾说过:“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语文学习中的生活断裂现象相当严重。从进入学校开始,很多学生发现从生下来就开始熟悉的语文变得如此陌生,语文学习的目标似乎就是做题目、考试、分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在学生心中已经荡然无存。语文学习与生活似乎存在着一堵厚厚的墙,但实际上语文学习与生活,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互相补充。

四、于文本的“无字处”设问

国画艺术中有一种“计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样,重视空白是众多文本的共同特征,文本所设的空白通常被称为“无字之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文本“无字处”预设问题,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在高年级的文本中,包含许多的“不确定”与“空白”。课文中耐人寻味的“无字处”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而对这些“无字处”的填补正是学生阅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的过程始终离不开“设问”,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针对文本巧妙设问,可以看作为基本功,也可以认为是一门艺术。巧妙设问,让学生拨开漫天乌云看见阳光。相反,则让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点燃学生的阅读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一名高年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