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视者对母婴同室病房污染的前瞻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视者对母婴同室病房污染的前瞻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通过对探视前后母婴同室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及洗手前后探视者与医务人员手的采样检测,发现探视后前两项细菌数超标率较探视前显著增高(P<0.01),经消毒后细菌超标率大副降低(P<0.01);探视者与医务人员洗手后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消毒与管理)后,产妇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由2006年~2008年的平均13.41%下降至2009年的4.39%(P<0.01)。

关键词 新生儿 探视人员 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卫生 医院感染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2月对母婴同室病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探视者与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采样时间:探视前10分钟、探视者离开后、消毒后10分钟。采样方法:采用平板沉降法对空气采样;用沾有采样液的棉拭子对床头桌面、婴儿被面、门把手等涂抹采样;随机选50名探视者与60名医务人员,分别与洗手前后用沾有采样液的棉拭子涂抹采样。每月对4个母婴同室病室的空气与物体表面采样。

消毒与管理措施:⑴成立消毒隔离小组: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采样检测;每月召开探视陪伴者教育讨论会,将探视陪伴者洗手前后的检测结果及探视后空气细菌总数结果进行公布。⑵加强对母婴同室病房管理:①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污染物品随时更换;②控制流动人员,固定陪伴人员,严格执行探视陪伴制度。③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④加强对病房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消毒,地面保持清洁干燥。⑤改造病房基础设施,减少患者密度。⑶认真执行洗手制度: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前必须用肥皂水、流水洗手3遍,在接触每个婴儿前后均进行清洁洗手或手消毒。

结 果

室内空气检测结果:探视后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明显高于探视前(X2>/sup>131.58,P<0.01),经消毒后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明显下降(X2>/sup>170.67,P<0.01)。在随机选取的样本菌落中,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偶尔可见结核杆菌。

物体表面检测结果:探视后物体表面细菌总数超标率较探视前大幅上升(X2>/sup>32.06,P<0.01);经消毒后,超标率明显下降(X2>/sup>57.07,P<0.01)。在随机选取的样本菌落中,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偶尔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洗手前后手检测结果:洗手前探视者与医务人员分别采样50份与60份,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高达100.00%与68.33%;洗手后亦分别采样50份与60份,超标率均明显下降,分别为8.00%与0(分别X2>/sup>85.19,P<0.01;X2>/sup>62.28,P<0.01)。在随机选取的样本菌落中,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较多,可见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等,偶尔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采取措施前后产妇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比较:2009年产妇住院人数1571人,发生医院感染69人,医院感染率4.39%,与2006~2008年的平均医院感染率13.41%相比,显著下降(X2>/sup>92.43,P<0.01)。

讨 论

通过对探视前后母婴同室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及洗手前后探视者与医务人员的采样检测[1],发现探视后前两项细菌数超标率较探视前显著增高(P<0.01),经消毒后大幅降低。探视者与医务人员洗手前手细菌超标率显著高于洗手后(P<0.01),说明探视多、不洗手、环境不消毒具有感染危险性。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调查中洗手前后细菌总数超标率达68.33%~100.00%,说明存在医院交叉感染潜在危险。医务人员及探视者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手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据有关文献报道,婴儿室护士抱婴儿前未洗手,婴儿感染率2.65%,洗手后降为1.24%。

2006~2008年新生儿医院感染率13.41%,自2005年采取上述消毒与管理措施后,2009年下降为4.39%,明显低于山东省卫生厅规定的三级妇女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率≤8%的标准。因此,只要加强对母婴同室病房及探视者的管理,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就能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敏,刘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