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课堂流淌韵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课堂流淌韵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

构建现代课堂是今天的教育者们共同的探索和追求,但是什么才是现代的课堂?怎样创设有效的现代课堂?是我们一直在前行中摸索的关键领域。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本文将就教学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感悟和做法探讨了自己对现代课堂的理解。充满韵味和魅力的课堂彰显着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理念。会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现代课堂韵味 魅力

现代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的展现,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适应于、服务于、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此,我做了以下探索。

你的课堂现代了吗?如何构建现代课堂?怎样才能有效的构建现代课堂?一个小小的故事对我启发颇深,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聪明的小和尚来到了一家著名的寺庙,拜最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为师,他希望通过师傅的点拨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早日得道,成为优秀的僧人。所以在学习期间,他非常的刻苦认真。可是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师傅好像有所保留,每天只交给他一点点知识,第二天还有相当多的重复的成分。小和尚非常的气愤,他认为自己一片学习的热忱都被师傅的这种做法给浇灭了。终于有一天,小和尚再也忍不住了,找到师傅理论。师傅听完小和尚气愤的话后,将他带到了寺里的厨房里,舀了一勺白白的东西对他说:“来,尝一尝,感觉怎么样?”小和尚一口吞了下去,立刻就吐了出来――原来那是一勺又苦又涩的海盐。小和尚更加气愤了!这时,老和尚又舀了一勺盐,转身将它放进身后的锅中,搅了搅。然后舀出一勺汤对小和尚说:“来,尝一尝,感觉怎么样?”小和尚尝了之后,高兴的说:“这真是鲜美的汤啊!”

初读故事,没有感觉;再读却觉得很有哲理:盐严重要吗?对每个人来说太重要了,没有了盐生活都没有了滋味;而这勺盐不正像蕴含在我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点吗?没有了知识点教学将没有灵魂!但是只沉迷于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学习就会像小和尚吃盐一样苦涩、乏味并且最终抛弃它,这绝不是我们现代课堂想要看到的场面。教学讲究循序渐进,讲究创设情境。没有了汤的盐再怎么也不会鲜美,而没有盐的汤也乏善可陈。为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像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汤一样,充满韵味和魅力、流淌着诗意。

前不久,我在语文教材外选取了一篇文章――《梅花魂》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这篇拓展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通过讲述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侧面烘托了他对祖国、对民族精神的深深眷恋。可以说:文章让一位老人的赤子丹心跃然纸上。这篇文章文质兼美、情感蕴藉,但是唯一的不足是:它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写作背景也让学生感到陌生。怎样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确实让我颇伤脑筋。

后来,我根据课文内容及新大纲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

1、通过外祖父热爱梅花的种种举动,引发学生对梅花的思考。

2、吟诵古诗句,拓展学生对梅花崇高品格的认识,进而了解梅花魂。

3、由学生分享具有梅花一样品格(梅花魂)的民族人物的事迹,感悟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民族魂)。

4、升华体会久居异国的老人眷念祖国的情感。

其中,由浅入深感悟外祖父爱梅、爱像梅花一样的人、爱国是教授的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梅花魂,感悟民族魂,则是教授的难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爱国、思乡的教育也有由来已久,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更平滑顺畅的感悟和体会呢?学生对文本的领悟不能靠教师强制传授,更不能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境况。引导学生领悟不需显山露水,而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韵味情境的创设、诗意语言的流淌、多元引导方式的呈现……等等教学行为会让学生体会文章时思维开阔、敏捷,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快速、高效、大容量、高质量的阅读。

因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首先,古语说的好,“学贵有疑,疑则进”。课堂上,我即从学生质疑入手。学生向同学提问、向老师质疑。通过合作学习、相互探究,成就自己的成长!因为课堂中创设的问题需要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设计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良好,指向明确,没有歧义。

2、简单明了、便于速记、充分体现了学科特征,并在学生交流后及时激励。

3、层次性强,由浅入深,包含梯次。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深层面的学习。

4、问题具有开放性,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作用。

5、问题探究性强,使学生能很好的转换角色,生成情感资源。

其次,我认为要想学生深入课文还应溯本求源:课文中塑造的外祖父,是一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很多行为不张扬而含蓄。因为受儒道思想的浸润,他秉承“大爱无痕,大音稀声”的处事原则。所以他爱梅至深的举动往往会给现在的学生造成难以解答的疑问:一支画梅随处可见,有什么好稀罕的?鉴于此类原因,我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以课文为依托,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并充分展开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对话中成长。

再次,外祖父思乡是一种“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感,所以开课之初,我首先以名曲《梅花三弄》搭配梅花图片,拉近了学生与梅的距离。并在升华学生情感的同时给课堂配了歌曲《思乡曲》,意在通过听觉效果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欲语泪先流”的忧伤意境,借以烘托外祖父有国不能回,只能遥遥相望、声声呼唤的悲惨境遇。音乐一起,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外祖父送别莺子的现场,难舍难离、无限凄苦的气氛笼罩课堂。他们更是由景入情,在梅花上纷纷写下自己对本堂课的感悟:

有的孩子写道:梅花的气节不正是民族魂吗?中国人顶天立地、卓尔不群的铮铮铁骨代代相传;让那清高的梅花魂,渗入到我们的一颗爱国心中。

有的孩子写道:几千年来,有许多的中国人为国捐躯,他们虽已离开,但他们的精神却世代相传,流芳百世,中国人,就像正在开放的梅一样,有着坚贞不屈、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因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既应体现工具性又应展示人文性,学生通过此类课堂的长期熏陶,人文素养必定会大幅度提升。)

一节课结束,学生们还沉浸在韵味而诗意的课堂中,回味无穷。这节课只是我对现代课堂的一些小小探索,也许还有很多不足仍需要继续发掘和研究。但是我一直坚信:课堂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多的应该是浸润知识、给学生创造良好发展空间的地方。作为教师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教导必不可少!因此,我还将继续探索去寻找我心目中的现代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