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区域整合从速而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区域整合从速而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与现实的冲突、经济与政治的摩擦、利益与权力的错位,使得区域整合再次成为产生英雄和败寇的肥田沃土,而成败得失的关键就是如何把握国策变化的脉搏,顺势而行。一些现象和做法已初露端倪,表现出整合的大趋势。

2001年10月,由吴良镛院士主持100多位学者完成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被建设部审定。专家认为,京津两地加强合作将大大增强地区的向心力和辐射力。于是京津两大直辖市要合并成为某些媒体谈论的焦点话题。这或许是未来学家的构想,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京津合作的渴望和需要。

2002年10月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在济南召开,29个成员城市达成经济合作项目30个,合作金额33.6亿元。自1992年以来,联席会议共达成1400多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近300亿。经济的互动发展,使这个区域长期的“诸侯经济”格局初步打破。通过区域内资源互补、优势整合,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

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

同样,前不久在长三角也出现了奇怪的“说法”,称江浙两省将被分裂,某些城市将被并入上海。行政区域变化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协调,尤其事关经济发达地区归属,非同儿戏。但谣传本身并非空穴来风,恐怕也是对江浙两省内部区域发展模式分道扬镳结局的主观臆测。

香港赖以孤芳自赏的大前提不复存在,顺利转型只有加深与珠三角合作,利用内地市场、资源、商机来实现产业升级,才能创造昔日的辉煌。同时,在珠三角与香港的互动中,香港输出的不仅有资本,还有理念、管理制度和手段,这是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制度保证。

当然,整合之路漫漫,需要上下求索。仅依靠外部动力还远远不够,必须把眼光转向内部,寻找体制上的新动力。长三角包括江浙两省和上海市,行政区划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等现实因素,仍阻碍着该地区实现外向型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

另外,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分工导致城市功能不明也非常严重。长三角内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9个,省市级开发区不下上百个。由于重复建设倾向严重,“棉花大战”、“羊毛大战”、“蚕丝大战”等恶性竞争在长三角内屡禁不止。

珠三角的整合也并非轻而易举,面临着更大的困难。这里有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和地方行政体系改革后成立的多个地县级市,区内经济联系的交易成本被大大抬高。

推动区域整合,关键在于协调机制创新,探索有关空间发展的市场及行政干预最优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区域经济联系的交易成本。各地的发展既不能因毫无总体规划而失去合作基础,也不能因管制及统得太死而失去各地的特色和活力。协调的最大难题是克服地方主义,必须恰当地平衡各方利益来解决。在上海洋山港项目的建设中,就是因采用了新的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上海与浙江双方的利益,工程进展顺利,因此,我们可以说,只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区域整合的潜力就会真正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