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绿色游击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绿色游击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涌入城市,被塞进一个又一个“小盒子”里。作为一个没有半寸土地的都市人,我们怎样才能拥有“瓜田李下”的绿色生活呢?最近,一股源自纽约的“游击种植”风席卷中国,厌倦了水泥丛林的环保潮人们,在城市的隐蔽角落悄悄栽种下一簇簇花草和果蔬,乃至找块“野地”为自己打造一个秘密花园。他们大多是所在城市的异客,却正在努力让自己生活的城市变得柔软和浪漫。

源自纽约的“绿色革命”

游击种植活动最早发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纽约。1973年初夏,女油画家丽兹从美国德州的一个小镇搬到纽约的休斯敦街区。在嘈杂而脏乱的休斯敦,丽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一种让人适然的绿意。于是,丽兹托朋友购买了番茄种子,在公寓门口不到一平方米的地方种下了几十粒。

把番茄种下后,丽兹用心地去浇灌它们。没多久,公寓门口的那片土地就萌生了绿意。随后她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到那片番茄地旁嬉戏玩耍,不少摄影师也开始以这一小块番茄地为背景拍照。丽兹想,既然一点点改变就让那么多人欢喜,如果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都栽种下绿意和芳香,这个城市一定会让人更加喜欢吧?

于是,丽兹组织身边的一群朋友发起了“游击种植”活动。她的队友有艺术家,也有家庭主妇和白领,大家一起在社区周围寻找废置的空地,清理掉堆积在上面的垃圾、污物,种植上绿色植物和花儿,并做上一道栅栏围起来。没几个月,休斯敦街区开始生长出一蓬蓬绿意和一簇簇花朵。

几年后,39岁的丽兹因病去世。但是她留下的花园,直到现在都一直绿意盈盈,其中几个花园还成为了纽约东区的一个旅游景点,现在公园门口还铭刻着对丽兹的纪念。

丽兹“游击种植”的故事不断蔓延,伦敦的迈克先生也做起了同样的事情。和丽兹的遭遇相同,他也生活在一个很差的街区——伦敦的大象堡,他觉得公寓门口那些乱草实在太丑了,他决定要种点什么来替代它们。迈克彻底清理掉了门口的那些杂草,种植上了红白相间的花朵,3个月后,他的门前已经有花朵随风摇曳。这让他觉得成就感十足。

尽管中产阶级仍然可以在城市外拥有大房子和花园,但他们毕竟是少数人群。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身边的社区似乎不属于他们任何一个人,大家每天都匆匆掠过,“宅”进自己的小屋。

为了让人们的生活中多一抹绿意,迈克开始发起活动,并通过发传单、做讲座来宣传这个理念。他认为,尽管在城市里土地昂贵并且稀少,但仍然有小块的“孤儿土地”,他呼吁那些没有花同的园丁去照顾那些没有同丁的花园,让“一块此前没有任何意义的土地变成社区保护的开端”,使得每个人对城市有归属感和所有感。

慢慢地,迈克发起的这场活动开始扩散到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2010年他还出了《关于游击种植》一书,特意讲述世界各地的种植者们如何改变社区的故事,其中包括西班牙的流浪汉、法国的学生和艺术家、德国的向日葵专家、伦敦的设计系学生等等。并在书里教大家怎样选择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因为这些植物将在缺水、被行人践踏的环境下成长;怎么去配花卉,以及怎样和干涉游击种植的警察斗智斗勇——比如,带上一名美女。

在他多年来的“游击种植”下,伦敦近百块原本荒芜的空地不再是垃圾和烂木头的聚集地,变成了一个个芳香四溢的美丽花同。

上海潮男的“私密菜园”

前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后,28岁的张涵在上海一家跨国公司担任产品设计师。由于每天坐在电脑前紧盯屏幕,再加上夜里经常加班,时间一长,他就感到双眼时常酸涩肿痛,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等症状,后来他的视力也开始下降。张涵为此苦恼不已。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患了在白领中相当流行的“电脑综合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一些绿色植物。

张涵觉得医生说得很有道理。他深陷于“钢筋水泥城堡”,整天被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噪声和污浊的空气所包围,缺乏绿色环境的陶冶,身心怎么能健康呢?

2011年年初,当看到迈克那本《关于游击种植》的书后,张涵不由为这个全新的理念拍案叫绝。他也决定在城市中寻找一块不属于自己的空置土地,创建一个“私密花园”。很快,张涵就在上班途中一个废弃工厂的墙外发现了一块巴掌大的闲置土地。确定“认养”后,他开始动手将废砖头移到空地一角,然后利用每天上下班经过这块“小野地”的机会,进行翻土、播种、浇水。

张涵的“野地花园”中不仅有花草,还栽种了各种速生蔬菜,如小油菜、青蒜、芥菜、青江菜等。长得最慢的白菜两3个月收获,香菜20多天就能吃。在他的精心侍弄下,一棵棵蔬菜长势喜人。

随后,他又带领同事们在这座城市里四处“开荒”,直至每个人都拥有了一片自己的菜地和花园。通过在花丛中劳动,这帮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不仅拥有了好身体,还能缓解眼睛经常盯住屏幕带来的视觉疲劳,而他们收获的无公害蔬菜,则能让泡面多几种新鲜吃法。可谓一举多得!

阳光充足的周末,张涵经常拉上几桶水去浇灌自己的3块“小野地”,有时还会带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洋同事们到其菜园中“遛菜”。面对“偷菜爱好者”,他在“菜园”栅栏上固定一块写有“可持续发展”字样的牌子,“效果很不错,现在社会上的‘偷菜爱好者’来弄菜时知道手下留情了,过去总拔得像葛优的头!”张涵幽默地说。

发展到2012年5月,张涵已经成为上海“游击种植”圈的领军人物。抱着“与其欣赏远处的风景,不如让身边的环境更加绿色”的想法,他经常在这座城市发起游击种植活动。

前不久,张涵还编写了《游击种植修炼手册》,出版后免费赠送给志同道合的人。驯养城市绿意的80后妈妈

王露欣是一位安徽籍80后妈妈,现在在北京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老公在中关村经商。出生在合肥市郊农村的她,儿时就喜欢随爷爷一起去菜园摘黄瓜、西红柿。大学毕业进入市区生活后,她一直耿耿于怀城市的发展导致了人和土地的隔膜。当她从网上了解到“游击种植”这个时尚族群后,立即就被圈内“教母”丽兹的那句名言打动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至少要愿意美化它,就像你会美化自己的房间。”

“在西方,游击种植活动带有一定的政治意味——以此抗议政府在城市绿化方面的不作为。而我则更喜欢其中蕴含的另一部分:改造自己身边的世界,和世界建立联系。”王露欣决定,要在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制造一丛绿意。

她首先找出一张最新的北京地图,带着4岁的儿子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溜达。游击种植者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小片荒地,一小片不属于他们的荒地。这是很有挑战性并且极其有趣的第一步。每当发现一小块能够激发种植欲望的土地,王露欣就大手一挥对儿子说:“就这里了,我们开垦它!”

每当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都市人带着倦容步履匆匆回家时,王露欣母子却兴奋地提着小铲子出发,去往城市的某一

个角落,种下一簇花草。这些不甘心生活在冷冰冰的水泥森林里的“游击客”,不光在小块空地上耕种植物,甚至会向空无一人的荒芜院子里投放“种子炸弹”——在里放上种子、水和肥料制成的“秘密武器”,扔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花结果,成活率极高。整个过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也许只有天上的星星和他们身边的路灯看到。但在不久之后,从这里路过的人却都能享受一簇花开的惊喜和芬芳。

对于初入行者,王露欣指点说:“去发现被忽视的公共空间,一些杂乱的空地,长着杂草的花坛,的泥地,在你家附近找一个,这样你将更容易照顾它;可以种花、种蔬菜,甚至种树木。如果担心被破坏,可以考虑在荒废的花坛开始,或者先学着照顾小区里的植物。让它们长得更好。不期待获得什么,仅仅是享受这个过程。带着孩子去参加,让他们尝试一下接触泥和植物的乐趣,我觉得更有意义。”

作为年纪最小的“绿色游击队员”,王露欣的儿子对植物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主动将一棵棵倒下的、奄奄一息的小树扶正、浇水,然后看它慢慢复苏,重生新叶;也曾在妈妈指点下,“挽救”过马路边、公园里一个个即将沦为垃圾筒的花坛,让它们重新开满鲜花。有趣的是,自从成了游击种植者,小家伙上街时关注最多的不再是玩具和零食,而是城市中的闲置土地、市中心乏人照料的人行道树穴、幼儿园内破损的草皮、巷弄里或店家门口荒芜的花台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地方,因为每当他发现一处被人忽略的“小野地”。都会受到妈妈的表扬。

事实上,每个角落都具有唤醒城市土地的潜力。王露欣的每一次游击,都不乏市民的好奇驻足甚至热情协助,她不但感受到都市的温暖,也发现原来大众亲近土地的需求与种植的欲望是如此炽烈。王露欣意识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何不尝试着在北京推广游击种植活动呢?

自今年起,她和种植圈的朋友不光游击土地,也开始“游击人心”。他们曾经用纸将菜苗和花种卷成甜筒状,粘贴在路边或校园、社区的海报栏,这些“蔬菜可丽饼”通常都被领养一空。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游击种植”活动在我国渐渐开始流行,许多厌倦了钢筋水泥丛林、向往“绿色生活”的都市人纷纷加入这个时尚群体。他们中有上班族、退休老人、自由职业者,也有大学生和家庭主妇,这些可爱的“绿色游击队员”,正让我们生活的有棱有角的坚硬城市变得柔软起来,随之而来的一场新的低碳环保又浪漫的行动也在城市里悄然诞生。

人的一生,往往走得太过匆忙,当我们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面对那种排外、那份孤独、那些冷漠常不知所措。何不放慢脚步,给这座城市种点什么留点什么,让她真正成为“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