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浙江省温岭地理环境文化在地名中的再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省温岭地理环境文化在地名中的再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对居住地点、耕作地点和活动范围的地形、地物创造出一定的语言符号,开始相互转告,就有了音和义,因此,称地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任何一个民族的地名系统中,都有一些最基本的客观再现该民族所处自然环境的地名。本文以温岭地名为切入点,分析温岭地名与其地理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岭地名所再现的内隐或外显的地理环境。

关键词:地名文化 地理环境 温岭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档案馆、纪念册,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之一。许多看似稀奇古怪的地名都是有据可考的,只是人们往往“日用而不知”,惘然于其渊源了。而在众多的历史经济文化条件的背景下,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名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台州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温岭市地层,以新生界第四系最为发育,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及海湾平原;次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火山沉积地层,分布在山区和沿海岛屿。因此温岭虽以平原为主,但也水系发达,同时也有低山丘陵。在如此多样的地形结构的大背景下,涌现出大量与之相关的地名,主要可以分为四个类别:地缘形貌类的山岳体系地名、江河湖海类的水域体系地名、方位里程类的定位体系地名、反映动植物区类的特征体系地名。

一、地缘形貌类的山岳体系地名

地缘形貌类的山岳体系地名,是自然要素地名中最为丰富的地名,它显示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貌要素的关注和依赖。在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感觉与感知中,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在自然地理实体中的地缘形貌所呈现出来的外表特征的基础上,赋以恰当的联想与想象而给予一定的地名。温岭素有“四山一水五分田”之称,因此,这个对山岳有着独特眷恋的城市,定会以她自己的方式来诠释对山岳的热爱与崇敬。

(一)以山、岭为名

“下珠山”,地以山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载:“下珠山泾,为金岙、翁岙、白塔水所汇处。山多圆岩碎石,故得珠山名。”又如“坞根”,地以山名,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大小乌山,在山门乡南海中,水通花坞,旧名坞根,其海名乌洋云。”又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山》载:“大济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山顶有大济堂,下即大乌根、小乌根。”

还有渔业重镇“松门”,别名“澄川”,晋代王羲之在《四郡记》中提到:“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屿,岛上皆生松,故名。”因系海防要地,宋代曾在山间设松门寨,明代改为“松门卫”,明《嘉靖太平县志》载:“松门卫,在县东五十里。在宋为松门寨,……城高二丈四尺,周围九里。”旋迁今址筑卫城,城墙遗迹一直保留至近代。西有苍山,附近有伏龙、象鼻、招宝、喜鹊诸小山环抱。

温岭其他以山为通名的还有紫皋山、楼旗山、礁山、箬山等等,以岭为通名的有:秀玲、帽岭、叠岭、风门岭等。

例如“秀玲”,地以山名,因古时满山翠绿如绣,原名“绣岭”。今改为“秀岭”。明代郑善夫有诗“绣岭行不极,盘山霄汉长。谁将钓渭意,同寄雁湖旁。野宿雀芋饭,岩居木槿墙。晨征莫相失,云气正茫茫。”

山岳积淀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也无妨以其名为地名,传诵于人们口中,铭记于人们心中。

(二)以屿为名

屿,在温岭方言中不读作(yǔ),而读作(shì)。屿,《康熙字典》里读(xù),今为(yǔ)。《说文》:“岛也。”《广韵》:“海中洲。”《六书故》:“平地小山在水位岛,在陆为屿。”温岭以屿为名的大多作平地小山在陆解释,即:称小山为“屿”。因而,以屿为名的地名,皆以山名为地名。

“长屿”(shì),位于温岭东北处,以石板出名。据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长屿,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山自紫皋、铁场来,率粗厉雄猛。……”别名长市街。

“牧屿”(shì),古称“骛屿”。据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骛屿,在县北三十里,山形如骛,故名。”“骛、牧”通读,遂名“牧屿”。

(三)以岙为名

岙,在《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中并无此字。《汉语大字典》解释为:①山中曲折隐秘处。亦指山中平地;②水湾可泊船处;③指水中小岛;④地名用字。由此可见,岙为山间平地,多用于地名。

例如:“岙环”,古名“隘顽”。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营制》载:隘顽“本名峡山,其地隘而俗顽,信国公更之。”民国初改为岙环。岙环地处温岭东南部,是一个一边靠海,三面环山的小山村,自古以来,到太平县城要翻两座山――藤岭、姆岭,古时便有“藤岭腾半天,姆岭走半年”之说。

在温岭地名中以岙为名的数不胜数,例如:观岙、苍岙、大岙、北岙、菀岙等等。

(四)以墩、埭为名

墩,《说文》释为:墩,平地有堆。在江南水乡这个字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无锡、江阴地名中就常有这个“墩”字的出现。因此在温岭以“墩”字为名的地名也是不少的,如:西墩、上墩、下墩等。

埭,土坝。《玉篇•土部》云:“埭,以土水”;《正字通•土部》云:“凡埭,征税之所。”埭是吴地古时水利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土作坝而储水。埭又是古代官府或地方恶势力设卡对往来船舶强行收税(买路钱)之处。埭字入地名多集中在太湖流域,如:无锡的“胡埭、埭上”等,苏州的“黄埭”等。而在浙南的温岭也有以“埭”字入地名,如“石埭、干埭、沙埭”等。如“阮家埭”,地以埭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长屿溪,源出黄监山,……北流经阮家埭,南至渡头,……埭盖阮华筑。”

(五)以坦、坑为名

在温岭这个地形地貌多样化的江南水乡,位处空旷之地而地势平整的,称为“坦”。如“土坦”,除北部略有山地外,均系水网平地。还有坦里、百亩坦、坦头、上毛坦等。而“坑”,指下凹的带形地形,原指某一溪涧,后泛指整个地方。如:流水坑、杨梅坑、摘梅坑、界(音尬à)坑、山坑、南坑、乌坑等。

二、江河湖海类的水域体系地名

在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向来是选择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的水网地区居住,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居住模式。与这种近水而居的习惯相适应,几乎所有的民族在自己的地名文化系统中都包含着大量的与居住地周围的江、河、湖、海等水体相关的地名。在水网密布的温岭,人们也往往择水而居,繁衍至今,“水”早已渗透到大大小小的乡镇地名中。

(一)以河为名

在河网密布的温岭市,“河”字也渗透于不少地名中。如“新河”,以水得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新河,亦名迂江。据南鉴里许,初为陶家村。明初建城,始浚河。”又如“横河”,因廿四弓河横贯乡境,故名。还有“河头”,因旧为木城河东之尽头,故名。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松门河头,在五都。县境之水东行出金清自晋湖来者,由东旋南,汇白沙水出此。”“廿四弓河”,以河宽达24弓(古时计量单位)得名。“河”字入地名的还有:五湾河、下河、河岙、运粮河等。

(二)以溪为名

溪,山间小河。《说文》作“”。《汉书》卷五七上《司马相如传》中《上林赋》:“振溪通谷,骞产渎。”后泛指小河 。辛弃疾《稼轩词》中的《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温岭这座山水城市,“溪”入地名,并不乏见。

譬如,“大溪”,地以溪名,古名“双溪”。据明《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大溪小溪,在十六都,大溪自乐清大安山发源,小溪自湖雾山发源,……总名双溪。有双溪堂、侍郎街。宋王侍郎居安之遗址在焉。”古又称“侍郎街”,今仅以“大溪”名之。

(三)以泽为名

泽,《康熙字典》载:“《周语》:‘泽,水之钟也。’”《风俗通・山泽篇》:“水草交厝,名之为泽。泽者,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又光润也。”(取部分)如“泽国”,以水得名,又名“泽库”。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泽库,在县北四十里。黄岩官河自白枫来,至新桥入境,并受三坑及天黄、竖石诸水,以水所钟,支流四注,号泽国。亦曰泽库。”著名的丹崖山就在泽国境内,有诗《丹崖题壁》:何必仙径到,此山从古名。灵胜分雁宕,光气似霞城。虎伏山风静,鸦归井水清。异时闻谷口,曾此谢尘缨。

(四)以泾、渭为名

泾渭,指的是泾水和渭水。《诗・北风・谷风》:“泾以渭浊,其。”《毛诗故训传》:“泾渭相入而清浊异。”泾清为浊,其两水交汇之处,泾因渭入而浊。

在温岭地名中以“泾”“渭”二字入地名是较为频繁的现象。据查阅资料并相互比较,可见以“泾”字入的地名其地区的水流大多清澈,并呈一条状,而以“渭”字入的地名大抵水网罗布,混沌不清。

以“泾”字入地名的有:长泾、五里泾、新渎泾等。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五里泾,在水洋、江洋两界间,自镇东桥(俗名五里泾桥)抵念佛桥(现名现范桥),其长五里。”

以“渭”字入地名的有“菀渭、杨家渭、渭川、大浪渭”等。如“渭川”,因地处平原,村周河泾围绕,水网罗布而得名。

(五)以浦为名

浦,《说文》释:“濒也。”如“讨水浦”,因近处旧海涂中有一条较窄的水道(俗称水浦),常有船只经过此处取水饮用,故名。另如:东浦、西浦、水浦、团浦、桥浦等。从这些名带“浦”字地名的命名方式来看,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濒临水边,多数为河边,有的还是河流的出海口。

(六)以湾为名

湾,《广韵》释:“水曲也。”现在也基本解释为:水流弯曲的地方,还有海岸凹入陆地、便于停船的地方。而对于海滨城市,有着密集的河流与长长的海岸线。因此,湾在地名中也是常见的。例如:江湾、湾下、西湾、新湾、东湾等。

(七)以渡为名

渡,《辞源》有两种释义:①过江河。史记秦始皇纪:“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引申为“通过、越过”。《史记三年》:“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②摆渡处,渡口。唐王维王右丞集四归嵩山作诗:“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而在温岭地名中以“渡”字入地名,皆取其“渡口”之义。

例如:渡首东、渡首西、渡首南、渡南头等。又如“渡头南”,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载:“渡头南,在金清港南。”因无桥,当地行人靠渡船往返,故名。

(八)以海、洋为名

海,《辞源》释义:“百川汇聚之处。”《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淮南子・汜渝》:“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较大的湖泊也叫海,如:洱海。

洋,《辞源》释义:①众,多。尔雅释诂下:“洋,……多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六:“今山东俗谓众为洋。”②水名,即洋川。③大海。

正如《辞源》所释义,海与洋并非一物,海是海洋靠近大陆的部分,内侧是大陆,外侧是大洋,而洋一般远离大陆,由半岛、岛屿、群岛同海划开,水域面积非常广阔。

温岭是个海滨城市,紧靠东海,因此以“海”“洋”两字入地名,并不奇怪。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地,海与洋在同指“大海”这一意象时是没有区别的,可“洋”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广阔、多、大片。例如:茅洋,其地古时遍长茅草,草坪宽广如大洋,故名。诸如此类的地名还有:照洋、田洋等。而其他以海字或洋字入地名的有:镇海、靖海、联海、宁海、江洋等。

(九)以潮为名

潮,《说文》解释:“潮,水朝宗于海。”《王充・论衡》:“水者,地之血脉,随气进退而为潮。”《初学记》:“水朝夕而至曰潮。”《皇极经世》:“海潮者,地之喘息也。随月消长,早曰潮,晚曰汐。”温岭地名中带“潮”的地名有“潮灌”,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为“潮观”。后以潮水灌田,因名“潮灌”。还有“潮未至”,据传其地邻近曾遭大海潮冲击,独此处幸免,故名。

(十)以沙为名

以沙为地名是福建、广东那边的特色,然而在温岭也有这样的地名,例如:新沙、北沙镬、南沙镬、沙头、沙港、后沙等。

(十一)以渚为名

渚,水中小块陆地。《说文》引《尔雅》:“小洲曰渚。”以渚为名的有:水渚、渚里、渭渚(与渭连用)。

三、方位里程类的定位体系地名

方位里程类的定位体系地名,主要是指以自然环境要素中的地形、山川、河流、地理方位作为参考坐标而命名的地名。例如山的左右前后、河的东西南北、距离之间的远近,常常成为参照点。这种地名产生得很早,它是人类对周围环境认识逐渐加深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始传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春秋谷梁传》明确提出了“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论点,并且为后世普遍接受,成为古代地名命名的一个基本原则。

这种命名方法在我国地名中屡见不鲜。譬如,“洛阳”“汾阳”的得名,分别因其位于洛水、汾水之阳(北面); “沂源”,指的是其在沂河源头一带等,就是这一命名原则下的产物。同样,我国省名中的山东、山西、湖南、湖北等,亦是如此。因此,在温岭地名中,采用这种定位体系命名的地名不占少数。

(一)以山川地形为参照点

“前照湾”,地处晋岙口东(前),又以山湾得名。因此,命名“前照湾”。而与其相对的则还有“后照湾”,地处前照湾西北(后),故名。

“黄肤岩咀”,因地处大岙岙口南侧的山咀上,又因岩石多黄色,从而得名。

“里箬”,以地处箬山内侧,并对其南之外箬而称为“里箬”,又名“内箬”。

“岭下堂”,地处翁岙岭东山下,原有和尚堂,故名。

“南坑”,因地处小岗头以南一个山坑内。

(二)以江河湖海为参照点

“南鉴”,古时盐场、河伯、冶铸、仓储等官署所在地均称为“鉴”,南鉴相对于北鉴而言,与中心村隔河相望。

“后湾上”,以地处河湾(后湾)北得名。

“河头”,因旧为木城河东之尽头而得名。又名下片。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松门河头,在五都。县境之水东行出金清自晋湖来者,由东旋南,汇白沙水出此。”

(三)以距离为参照点

“山头颈”,因村建白峰山腰,故名。

“坎里”,因地处半山坡的山岙里(山坡俗称山坎),故名。

“夹坑”,由于村东南两面有车关、捕屿,中间隔着一条溪流,故称为夹坑。

四、反映动植物区类的特征体系地名

在温岭,从古代在对动植物资源的识别与利用过程中,人们往往体现出特有的价值体系。人们热衷于以本区域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有特征性的动植物作为本地区的地名,同时也会以其群体的外显特征为依据而命名地名。而从这些以物产命名的地名中,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该区域的动植物的生长特征或者其旧时的地区面貌。

(一)根据地区特有的动植物命名

以地区特有的动植物命名是众多地区常用的命名原则,在温岭地名中,此类命名原则所产生的地名并不少见。

譬如,“桂岙”,单从字面上来看,便可闻得桂香飘千里。据清《光绪太平续志》载:“桂岙,以地多桂花,故名。”其别名“桂花岙”。

“茶园”,江南色彩很浓的一个地名,这个地名则是由于此地旧时为种茶园地,故而称之为“茶园”。

“下轩”,其地古产海蚶。“蚶”与“轩”在方言里音近,谐为今名。

诸如此类的命名方式还有很多,如“摘梅坑”,因地处山坑,同时旧时盛长“摘摘梅”树,故而得名。摘摘梅,是一种山果。

(二)根据植物群体的外貌特征命名

植物群体的外貌往往取决于在群体中那种数量最多或数量虽不太多但所占面积却最大的种类。该种类的生长方式则决定了这一片群体的外貌特征。譬如,一片针叶树群体,当其主体为云杉时,则群体的外形呈现尖峭突立的林冠线,若主体为偃柏,则形成一片贴伏地面的、低矮的、宛如波涛起伏的外貌。因此,根据此种植物特性,温岭地名中又出现以植物群体外貌特征命名的地名。

“茅洋”,据传其地古时遍长茅草,草坪宽广如大洋,同时又以“洋”字入名。并且又分为“上茅洋”(西)与“下茅洋”(东),中间以拖拉机路为界。

“竿蓬村”,旧时因河岸芦荻丛生而得名,当地惯称芦荻为竿箬,而“蓬”则是“丛”的意思。

五、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里,地名承载着特有的信息,见证了城市的生产发展,沉淀着城市的历史变迁。而地名对该民族所处自然环境的最基本的客观再现,在任何一个民族的地名系统中都被视为重要的命名方式。温岭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地名中毫无保留地彰显出来,让人们对这片热土有着更深刻的解读。

参考文献:

[1]温岭县地名志[M].杭州:浙江省温岭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1988.

[2]温岭县志编撰委员会.温岭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浙江省温岭市地方志办公室.太平县古志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蔡磊.鄞州地名文化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8).

[6]刘美娟.运用借代修辞的浙江地名举例[J].社会科学战线,2009,(5).

[7]宋秀秀.余杭地名文化初探[J].汉字文化,2009,(3).

[8]吴玲雅.绍兴村名文化初探[J].汉字文化,2008,(4).

[9]刘美娟.浙南地名俗字考释[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0]洪秋月.慈溪地名与文化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9).

[11]刘美娟.浙江乡村地名的取义倾向分析[J].丽水学院学报,2007,(6).

[12]王晶晶.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7).

[13]管彦波.地名与民族的地理分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

(3).

[14]王彬.地名的文化生态分析――以岭南部分地名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6,(8).

[15]侯友兰.绍兴地名文化初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6).

[16]李力.地名文化现象透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1).

(莫笑笑 杭州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