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物理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评价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物理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评价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教学观调教学的服务功能,教学应该服从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实际需要。一个班级,全体学生不可能同时达到教师预定的标准。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应该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让学生在各自层次上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培养和发展。而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如何在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体学生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差异性所形成的阻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差异性现状分析

相当数量的初级中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长期学习困难所造成的学习兴趣锐减甚至厌学情绪的膨胀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相当数量的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即所说的“学困生”。当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复杂多异,其表现出的特征也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均属中等水平,其成绩差主要因家庭的变故和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交流活动。这类学生总体数量居多。

2.能力不足型: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相对较差,但意志力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从学习过程来看,往往表现出“挺用功”的,但由于能力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

3.整体性困难型:这类学生能力很差,个性特征水平低,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造成的,俗称“特殊生”。

上述类型学生的客观存在,造成学生学习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如果不正视学生学习的差异,不研究缩小和解决差异的策略和方法,就无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法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有利于全体学生能力的共同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学生分层

学生编组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组是按大纲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B组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C组是按较高要求(能发挥学生特长)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生分层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状况和个性特征,把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二是学生选择分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在学生分层时,整个分层过程是隐性的,这有利于消除“标签效应”,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给学生分定等级之后,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智力结构特点,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握住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学生应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是B、C组学生掌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目标,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又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

(三)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关键,也是最难实施的环节。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在采用传统教法的课堂上,教师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知识严谨、衔接自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也兴高采烈、唾沫横飞,可一检查效果,学生却一片盲然。为什么?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先前个人的经验,主动探究,重新组合的过程。任何完备的知识,不经过他们自身的内化是难以被掌握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四)分层作业,满足所需

对作业分层布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承受能力,注重作业的科学合理性和实际有效性,体现“以人为本”思想,这应该是我们老师必须把握的最基本的原则。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分层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前的评价是“唯分数论”,究竟得6分的同学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句语文考8分的同学“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考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催化剂。

分层次教学、分类评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改革,这项改革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对学生分不同类型,施以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加大教师的工作力度,必定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大限度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处理好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强化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