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雨荷》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雨荷》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月以来,由常德市国家一级编剧汪荡平和孙海云编剧,特邀国家一级导演何艺光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彭玲领衔主演的常德汉剧现代戏――《雨荷》,从沅澧两岸到省城长沙相继上演。9月19日,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场上演的《雨荷》,以一股来自洞庭湖沁人心脾的荷香,再次感动了无数观众。

首先这出戏很“好看”。《雨荷》的故事设定在某江南水乡,小莲家遭巨变,父亲病逝母亲出走,与哑巴弟弟相依为命。为找寻母亲,险些被人贩邹崇善欺骗,幸亏被赶来家访的老师夏雨荷救下,免遭一劫。小莲姐弟的遭遇震撼了雨荷一颗母亲的心,她决定暂时收留这对孩子。雨荷家境清贫,丈夫吴清水重病在身,为解决经济困难,雨荷、小莲利用假期打工,却巧遇小莲的生母王秋菱。王为了抓牢“到手的幸福”而不认亲生儿女,与此同时,雨荷的儿子吴威也因母亲对自己的疏忽而心存芥蒂,由此而引出了一幕幕悲喜交错的情节。

乍看之下,整个故事并不算复杂,题材上也并不觉新颖,但没想到的是,汪老师太会写戏了,能将这样一个大家早已熟悉的题材,写得这么生动活泼,丰富感人。编剧并没有一写教师就一个劲儿地拔高人物大唱赞歌,而是另辟蹊径,以雨荷教师的身份为依托,进而将笔墨集中在母亲这个大众身份上,使得她的人物形象更加平实,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主人公雨荷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她善良、坚韧,对待工作和生活都是尽心尽力;可因自己一时冲动的收养行为,原本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对于生活的无力感,对丈夫和儿子的愧疚,使得她内心也在不断地自我怀疑和煎熬,“自家清贫一如洗,又何苦打肿脸去做好人”。为了解决家里的经济困难,不得不去做钟点工。她将所有的委屈和辛酸都默默承受,“待等到参天大树成才日,我再把满头白发慢慢梳”。这样的内心独白,很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只因她是全天下所有甘愿为儿女付出一切的母亲真实写照。接下来剧情急转,小莲考第一,吴威却落榜,孩子出走,丈夫责备,所有的一切压在雨荷的肩头。她的努力,她的坚持却换不来一个圆满的结果,使得她无奈发出“绞断了百结柔肠,费尽了千般心思,尝遍了万种苦楚,我怎就成不了一个良母贤妻”的困惑。在戏里,她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只是一个在现实生活面前苦苦抗争的普通女人。她有着一个女人的困惑、委屈和眼泪。直至最后,她为了救儿子受伤,还不忘“给我的儿子道个歉”,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了所有人。作者对于主要人物的塑造,没有刻意说教,只是将她的个人选择放在现实面前,接受生活的拷问。最终,观众被打动,觉得她可敬,更觉得她可亲可信:因为她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她的故事就仿佛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简凡却真实动人。

王秋菱这个人物,也并不是一个简单概念的形象。她觉得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当二奶总比受穷强”,跑遍大半个中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她的思想和选择,从道德上能很直观地给予评价,但从内心体验来说,这是当今商业社会的价值观缩影,是我们整个浮躁的时代病。她和雨荷,同样扮演着母亲的角色,不同的认知,对于母亲角色的不同阐释,在舞台上对比鲜明,更能引发观众的对于“母爱”这一恒久命题的思考。在经济向上发展的时期,在人人奔小康、家家要致富的社会背景下,小莲姐弟的遭遇可以解读为不仅仅是被其个体的母亲所抛弃,更是被这个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念所抛弃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再次呼唤“母爱”的回归。怎么做一个“母亲”?如何教育孩子?对于社会而言是“责任”,对于个体,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人”而言,除了责任,除了物质,更多的需要应该是关爱,是感性的投入而非理性的分析。至于母爱的话题,剧本提供了由传统母爱走向新型的、个体转变的新思考。

除此之外,吴清水的善良、小莲的聪慧、傅旺财的耿直、小弟的憨厚、邹崇善的狡猾……使得亲情、爱情、伦理各种情感体验在剧中穿插,异彩纷呈。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推动了全剧的紧凑发展,处处体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在人物塑造之外,此剧另一个突出的创作特色便是其水墨画般的写意效果。全剧分四段,开头结尾都是由一首荷花诗作为串联过渡。舞台两侧的歌队伴唱,总是在人物命运的波澜转折处恰好响起。有时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向观众讲述故事,抒感:有时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同台上演员相互交流;有时又用第一人称直接入戏表演。每当舞台上灯光变幻,场景变更时,我们闭上眼睛,耳边传来“一袭春雨翻新荷,点点嫩碧任婆娑”的优美吟唱,将荷花的意象贯穿全剧始终。我很喜欢作者这样的处理,就像中国水墨画的“留白”,在戏剧中这样的留白或者说停顿,给予观众一定回味和想象空间,更具抒情性。尽管这是一出现代戏,却将中国戏曲从形式到内容强大的抒情特性加入进来,这才可能让戏曲观众得到更多的满足。

其次这出戏很“好听”。汉剧的一腔一调、一板一眼都严谨有度,俨然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回来做了些功课才知道,在戏曲声腔上,常德汉剧兼有高腔、弹腔、昆曲三种声腔,现以演唱弹腔为主。此剧在声腔设计上,由常德汉剧院的李少先老师首次大胆采用高弹结合的创作方式,高弹间唱,大大丰富了音乐表现力。梅花奖获得者彭玲老师扮演的雨荷,质朴动人,她的演唱清丽婉转,韵味十足,多次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由李小平老师创作的序曲和过场音乐,揉入了现代管弦乐和常德丝弦等现代气息和地域特色,丰富了舞台色彩,更加悦耳赏心。

三是这出戏很“好玩”。整场戏看下来,会发现好多熟悉的词汇,譬如“炒股”炒出脊椎病、可以做“超女”了、王秋菱得知前夫去世消息时那伴随着锣鼓点子“我的个姊妹哟”的中国式哭丧,还有怀揣着“白领梦”而上当受骗的男男女女。每每这些贴近生活的细节的出现,都得到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也适应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傅旺财在第二场说了句“穷得只剩下钱了”,引发观众的会心一笑。是的,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可是,部分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却沦丧了。作者便是通过这样浅显直白的生活语言,讲述一个质朴简单的故事,继而,在商业社会的背景下呼唤人们道德的回归。汪老师的戏剧作品,以其主题的现实性和超越性、人物的世俗性和诗意性、艺术表达的传统性和现代性,启发我们对于现代戏剧创作审美定位的思考。艺术既可以追求永恒的审美价值,同样也可以致力于追求观众的认同,而当代题材的作品,无疑最有可能获得当代观众欢迎。

“芙蓉开处花似锦,万紫千红沐东风”,《雨荷》的上演,为这个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清新凉爽的风。理学鼻祖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感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雨荷》谢幕之时,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当令作者欣慰:“莲之爱,同予者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