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盆景:残酷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盆景:残酷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任何的东西到了所有人都熟悉时,便产生出一种相对过去时的另类的东西,开始可能难以让人接受,但之后可能会成为将来的美学。就是打破我们现在认为的美学观念的一种新的审美观念。

盆景和诗、画、园林艺术一样,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诗、画常取材于园林、盆景,而园林、盆景的创作又强调富有诗情画意。因此,盆景的立意和布局造型无不受到诗、画的影响和启迪,许多优秀的盆景作品就是吸取了绘画的表现技法创作而成的。人们看到的美丽的盆景,欣赏着植物的美态,但是在制作盆景的背后有着怎样残酷的行为,我们又有谁曾关注过。在盆景制作场景使我震惊:把树干弄成麻花形状需要用刀在树干中间“穿肠破肚”,然后拧弯固定。在柔嫩的树皮上作出“沧桑”感觉可以使用两种办法:一是用利刃把树皮“千刀万剐”,等到疤痕形成,一棵小树也就成功了对百年大树的模拟。或是把树干涂满蜂蜜,吸引成千上万的蚂蚁上去啃咬,同时也就把树皮弄得遍体鳞伤。去除“多余”枝干之后需要打磨和烧灼,后者既可把新茬做旧又能消毒灭菌、防止腐烂。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医学中外科手术的翻版,所用器械的形形也不亚于医疗用具之丰富。但二者之间也有着一个重要的的区别:动手术是为了治病救人,做盆景则是把一个活生生的健康植物扭曲成病态。但是就像裹小脚一样,人们把这种病态称为“美”。

盆器中的风景

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山水画。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盆景的制作有,露根盆景,浅栽挑根。用浅盆培养,选用主根发达易造型的半成品树桩。将根基部侧根条理别致的露出盆土;提根露根。用深盆培养。通过换盆等措施,将根逐年提起高出盆土,达到观赏目的:压条插枝。对不宜直接露根的树桩,如树桩基部长出枝条,待半木质化后,将枝条环剥,压入盆土,待生根后及时剪去枝条,以达到露根目的。丛树盆景,选用浅盆,能显示出丛林野趣,旷野风情,使树显大,给人视觉更为深远,还可在浅盆内堆起土堆、配石、布景,使盆景更加生动活泼:丛林盆景在制作上,树桩宜有进有退,空间有疏有密,构图上产生起伏变化,要有“林”的感觉,不要让人有窒息的感觉。要随时修剪,保持空间结构和疏密关系,提高观赏价值。微型盆景,取材造型。微型盆景取材,一般选择枝细叶小,上盆易活,根干奇特,花果艳丽,容易造型的材料:上盆养护。在整形的同时要将树木从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

盆景的制作简单讲有些残忍,把一个活生生的植物扭曲变形,它也是一个有感知的生命,这种经过残酷的变形之后再栽植在盆中供人们欣赏,看着美观,其行为是虐待植物。而这种技法只有中国才有,国外没有盆景这种反道德的景物。

可见我国是否只是书面上的道德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别人之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应该说,只要是人类,就有某些共同的物质是应该人类共同遵循呵护的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和心理寄托。美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之一是诚实。另外一个为美国人所尊崇的美德为坚忍。同情心,是美国的道德之最。

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一样,过去人们把大气、能源和资源等均视为“奴隶”,任意攫取,无度挥霍,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破坏着自己的家园。现在终究遭到报复,冰川融化、河流污染、飓风四起、阴霾遮天、海啸吞命……,从小小的盆景我们应当看出,自然被人们残忍的破坏,和虐待,它不尽是风景和园林的缩制品,更是对自然侵略的警钟,为什么要把一个生长在土地上的生命残忍的移植在盆中,这也是对自然的不尊重。

三寸金莲

不知在惬意的欣赏盆景的人们,可知到受到残酷折磨盆景的痛苦,备受虐待后供人们欣赏,是否也像人类。早在中国传统之时,女人也像是盆中的植物是用来供男人们欣赏的她们的地位低下,没有自。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脚。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诗文称赞女性小脚之美,五代之后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到清朝。缠足之风大盛,汉族女子没有不缠足的。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有一双被称为“解放脚”或“半裹脚”的妇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莲”已越来越少见了。缠足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它的消亡,显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标志了中国已从传统走向现代。

《盆景》艺术

当代艺术家沈少民曾用盆景做出了使人反思的实验作品。《盆景》关系到的不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验或艺术家本人的记忆,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本质的层次。在访谈中,沈少民把这个作品的来源追溯到以“裹小脚”为题的一个更早的计划。在制作骨头系列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本介绍裹小脚的书,其中复制的x光片显示了妇女脚骨变形的状态。这些照片使他心悸,于是开始设想使用真正的人骨重构小脚被扭曲的状态。他最后没有实施这个方案,原因是他发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来表现这种悲剧:盆景的制作过程。

意识到这种潜在的残酷,沈少民通过《盆景》系列把隐藏、无形的暴力凸现为视觉客体。这种暴力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被转化成了一种美感,变得如同自然本身,但《盆景》使人们重新看到它的存在。这组作品之所以能够起到这种效用是因为它们所显示的不再是人工改造的结果,而是改造过程本身。沈少民使用了两种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一是通过盆景实物:它们展现的是“过程”的突然停顿:犹如一部电影在放映中忽然停在了一个固定的画面,一棵棵小树仍被禁锢在使它们变形的钢铁器械中,犹如披挂着沉重镣铐的囚徒。沈少民把这些作品称为“活体装置”: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趣味使它保持原状或继续变形。甚至当盆栽死去,这些装置仍然记录着曾经使它们变形的过程和机制。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看,《盆景》可以说是对于“控制”的反思。控制可以表现为对身体的虐待,如小脚、盆栽之类,也可以体现为对智力和心态的扭曲,如把纯真孩童训练成孝子烈女或杀人不眨眼的“战争英雄”。《盆景》的力量在于把隐藏在这些熟悉形象里的本质性的和机制性的因素发掘、表现出来……用沈少民的话来说也就是“揭秘”。其结果是这些具体的形象成为反思一般性问题的“寓言”。这个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都聚焦于“过程”之上:虽然以静态客体的形式出现,它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或装置,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表现的都是调查、设计和制作的过程。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学特点是求雅脱俗,形神兼重,十分讲究含蓄美,朦胧美,意境深远。讲究以实景托虚景,虚实结合;以达到“有限变无限,有界变无界”、“引人入胜,令人遐思”。

但是,在优雅的空间中为了使环境更加生动朝气,摆上一盆盆景的确点缀了空间,使人们的眼睛享受到了绿色自然的风光,满足人们贪婪之心。这样欣赏对于同样有生命的生物,残酷虐待后供你欣赏,真的是一种美吗?

如今在经济条件优良的现代社会,人们不断的追求物质生活,把自己束缚在压力的枷锁中,扭曲变形。从盆景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渴望在机械的生活,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释放出来,想回归的不仅仅是心灵的自由,还有身体上的自由。诚然,人作为人存在,其本质是自由的。但伴随人类的实践在广度与深度上的拓展,人的自由度也在发生着变化。一般来说,人类在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