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绿色建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绿色建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绿色建筑空间中的生态节能,应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新世纪建筑,也必然走着可持续建筑的脚印。这也必然决定了生态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人们对建筑更高的要求。因此,绿色生态节能的建筑空间设计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中的主导与基调。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ergy-saving green buildingspace, application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new century building, must walk the sustainable building footprints. It also determines the ecologicalgree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will become the people'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architecture. Therefore, the gr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space design will become dominant and tone of architectur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energy-sav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绿色建筑的起源

绿色建筑的思潮最早起源于1970年代的两次世界能源危机,当时因为石油恐慌,兴起了建筑界的节能设计运动,《成长的极限》一书与两次能源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唤起了广泛的环保意识,一些如“地球之友会”、“绿色和平组织”等跨国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在建筑思潮上,也激起了两大思想脉动,其一是“乡土建筑”,其二就是“生态建筑”。

“乡土建筑”使得设计者转向一些没有受到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建筑”、“传统民居”中去追求灵感,去挖掘“地方风格”、“乡土特色”、赋予新建筑感动的乡土语汇与人文关怀,可说是近现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活力源泉。

“生态建筑”则是对现代机械文明提出严重控诉的环境设计理论。其强调使用当地自然建材,尽量不使用近代能源及电化设备,一些采用覆土、温室、蓄热墙、草皮屋顶、风车、太阳能热水器等外形的节能建筑纷纷出现,甚至种植水耕植物、以回收雨水充当家庭用水、以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并养鱼等生态技术,成为“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这波“生态建筑”的脉动,正是日后“绿色建筑”的先锋。

1993年,第18次国际建筑师大会,以“处于十字路口的建筑建设可持续的未来”为题,掀起了绿色建筑的旗帜,在地球环境危机的威胁下,追求建筑都市可持续发展,使得绿色建筑的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蜂拥而来。

二、实现绿色建筑的途径

1.首先有正确的建筑风土美学修养。现代机械设备提供了环境控制的无限科技,但却使建筑物建筑物日渐丧失气候调节能力,也让建筑与都市丧失地方风貌。人类起源于热带,其后慢慢遍布在不同区域,以“穴居”与“火塘”征服寒带,以“帐篷”与“泥土”前进沙漠,以“干栏”与“吊床”征服雨林,但现代却依靠机械设备与能源消耗,无视于沙漠或热带雨林的差异,譬如:玻璃大楼由寒带至热带泛滥成灾,虽然有中空玻璃及LOW-E玻璃等技术来减少空调耗能,但究竟还是比不上实墙的节能效果。是对地方建筑风格的一种讽刺。以气候能源为科学依据的“建筑气候风土美学”,开创出有自主性、有地方文化、适合气候风土的绿色的建筑美学。

2.良好的建筑通风设计,是降低建筑空调耗能的先决条件,是最自然的建筑节能手法,也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调节对策。对于通风潜力良好的建筑,在北方气候或干燥气候地区,采用气密性良好的围护结构,以及固定通风口、控制通风量与通风路径的通风管、通风塔、壁炉、烟囱造型来设计;在热湿气候地区则采用“开放性通风设计“特有的建筑词汇,如细长平面、回廊、中庭、大屋顶等元素,设计者必定能创造出通风健康、节能的绿色建筑文化。

考虑建筑水循环设计,水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必须能与水共生共荣,才能有永续的生活质量,绿色建筑应考虑保水、节水、净水。以基地保水设计,来涵养建筑基地的养分,汇集大地的水分,不但可达到都市防洪与缓和都市热岛效应的目的,更可扩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潜能,进而改善土壤质量并滋养植物,对生态环境有莫大帮助。现代都市污水系统常是集中型、封闭型、不可逆型的污水处理法,并非资源循环型社会应有的理想,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污水循环利用的意义,“把水还给河川、把养分还给土壤”,才是水循环设计的极致,绿色建筑的水循环设计,就是建立居住环境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智慧。

3.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全球的建筑相关产业,已经消耗地球50%以上的能源,节能设计得宜的话,可轻松达到50%至60%的节能能源效果,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之母。首先在规划上做到使建筑能有均匀的南北采光,避开炎热的东西之晒,单体设计时适度开窗,满足采光、通风的需求下,避免开大窗;其次选用良好的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再者,室外的遮阳必不可少,有人不喜欢建筑外遮阳,而希望以室内窗帘等来遮挡烈日,但却事倍功半;一般而言,内遮阳可以挡去17%的日射热,而水平外遮阳可以做到68%的日射热。再者就是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加保温层,减少了通过外墙所造成的热量损失,使室内温度恒定,改善了人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北保温,南遮阳,在南方选用“遮阳性好的玻璃,在北方选用保温性好的玻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学习南北气候的建筑风格,唯有忠于风土气候的建筑表现,才是绿色建筑具体的文化表现。

4.建筑CO2减量设计。减少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钢筋混凝土中有高耗能、高污染、高二氧化碳排放的水泥所铸成,而且在营建过程及日后的拆除废弃物之污染也非常严重。办法之一是“建筑轻量化“,,多采用钢构筑物,木构筑物等可重复利用型材。办法二是结构设计合理化,减少结构建材的用量。建筑轻量化、建材再利用,唾弃过度浪费、过度装饰、过渡表现的建筑恶行,达到真正二氧化碳减量的目的。

三、绿色建筑今后坚持的原则

1、“越简单“是越好的的绿色建筑。人类社会的都市化现象,就是生态系复杂化、多层化的反生态现象。都市化规模越大,单位人口所消耗的·资源越多,所制造的污染更多,危害地球生态越严重,复杂化、巨型化、科技化的建筑物,在先天上就潜伏着低效率化、浪费化的风险,尽管建筑管理科技可以改善其效率,但这只是在其高度浪费的本质中减少一些挥霍而已,其违反生态的本质是不变的。复杂、繁琐的建筑系统,只是徒增设计、施工、维修、管理之能量转换损失而已,绝对不符合绿色建筑的精神,反而“越简单”的建筑系统,才是越好的绿色建筑。

2、“高科技“绝非是拯救地球的万灵丹,只要应用得宜的话,越简单的技术常有越好的收益,越便宜自然地设计常比高科技的设计更有效益,事前预防绝对胜于事后的治疗。真正的绿色建筑技术,通常是更便宜、更自然、更有效益、更无公害的,以通风采光设计减少空调照明耗能、以便宜的外遮阳设计取代昂贵的帷幕玻璃、以最少管理的自然绿地取代耗水、污染的人工花园,这些简单技术绝对不会造成绿色建筑更贵的情形。

3、“适当技术“的原则,尽量采用符合当地产业、设备、材料、劳动技术的水平。其在于使绿色建筑平民化,亦即在现有条件下,发挥最大的地球环保功能。高科技化、高效能化的建筑系统,事实上只是把空间机能转化为高度机能化、管理化的机器而已,违反“能量第二定律”及“适当技术”的原则。

4、“简朴建筑美学的“原则,我们的都市环境,常因一些故作姿态、张牙舞爪、不必要的装饰、争奇斗艳的建筑造型、变得更加糟蹋地球资源。“可持续生存”的理念认为必须尊重自然变化,让人们在夏天流一些汗、冬天传一些笨重的棉衣、上班爬一下楼梯、在市内走一点远路,才是健康的绿色设计。事实上绿色建筑科技的发展,永远无法补偿人类生活的堕落所造成的环境伤害。21世纪的今天,一股新简朴功能主义的风潮,以更磅礴的气势卷土重来,就是绿色建筑。“少一份建设就是一份功德、少一份装潢就是一份环保;简朴的居家最享受、环保的建筑最美”,才是绿色建筑所强调的“简朴建筑美学”。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它告诫人们必须重建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 林宪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