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大纲中的“作文”一词改称为“习作”,专家普遍认为,这不仅仅是称呼上的改变,更是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解读《标准》中的“教学策略选择”,笔者认为,要让作文教学更有效,使习作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注重一个“趣”字,追求一个“易”字,讲究一个“真”字。

关键词:作文教学 激趣 求易 讲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大纲中的“作文”一词改称为“习作”,专家普遍认为,这不仅仅是称呼上的改变,更是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据《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习作”即“练习作文”。可以这么说,小学生写文章充其量是其“练习的作业(作文)”,因此不必对其过多苛求和过分挑剔。解读《标准》中的“教学策略选择”,笔者认为小学习作教学应该注重一个“趣”字,追求一个“易”字,讲究一个“真”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切实增强其动笔的信心,才能让习作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

一、注重“趣”字,让学生乐写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作文,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树立信心,从早、从快地喜爱上作文,与作文交朋友。

1、营造宽松的习作氛围

习作教学时,我摒弃了“审题式“的开场白,设计一些饶有趣味的问题或是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设置一些颇有新意的教学情境;用富有激励性的口头语言及肢体语言与学生对话……这些有效的手段,都达到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目的。同时,我充分利用教室墙面空间,精心布置习作实践的“小天地”,如“习作园地”,“作文擂台”等,在教师搭建的“展示台”上,学生获得了成功感,习作的热情被逐步释放出来。

2、抓住亮点,及时表扬鼓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办法。在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时,我始终做到抓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及时地表扬鼓励。

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有的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教师在评语中不妨送上一句:“你真是写作高手!把古诗巧妙地运用到景物描写中来。”也有的学生通篇文采飞扬,比班内学生明显高出一筹,教师就可以这样批注:“阅读你的文章是我的一种荣幸,几年后或许你的名字会家喻户晓。”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追求“易”字,让学生会写

“要是没有作文就好了。”这是学生的心声,也是教师的抱怨。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就害怕,常常是一篇作文要憋上老半天才能完成。

怎样让作文化“难”为“易”,让学生由害怕写作文转变为乐意写作文,会写作文,我想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1、培养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知识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又有不少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涵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领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

每天中午我都会辟出30分钟的读书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会领着孩子们读书,或向孩子们推荐精彩的书籍,或和孩子们分享让自己感动的美文,或让孩子们静静地阅读自己带来的好书,像蜜蜂采蜜一样,广泛地阅读,不断地积累。相信“读书破万卷”,自然就“下笔如有神”了。

2、创设情境体验,积累生活素材

叶圣陶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对认识的事物有感触,感情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我常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的内心,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

比如做“木头人”的游戏。游戏前我告诉学生:我们要做一个外表不动、内心丰富的“木头人”。提醒他们先想好动作:手、脚怎样摆?头怎样歪?面部表情怎样?然后宣布游戏开始!学生快乐地拍手唱儿歌:“一二三,一二三,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念完儿歌,学生随即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姿势,这时我提醒学生可以用眼睛的余光观察一下周围的人都做了些什么动作,耳朵听好此时教室里有什么声音。游戏结束我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自己摆的姿势和当时同桌的动作等,然后就可以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在作文纸上。

游戏再深入下去,那就是“逗笑”,特别有趣。老师带领一半人演“木头人”,另一半人专门逗笑。逗笑的人尽量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注意千万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游戏中,请逗笑的同学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也请“木头人”仔细观察逗笑同学是怎样逗你笑的。游戏结束后我让学生说说“木头人”是怎样保持原状的?逗笑的同学是怎样做怪动作的?他们有没有说些什么?然后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这样的活动很受学生欢迎。游戏前老师的引导既帮助学生轻松“摄取生活素材”,又激荡着学生情绪,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又解决了学生“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而学生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身心,观察游戏,体验游戏,真可谓快乐地体验,轻松地写作。

三、讲究“真”字,让真情自然流露

1、鼓励学生写真话表真情

巴金先生曾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之基,“真性情”是文章的灵魂。

过去,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习作中反映出他们善良、勤勉、友爱、诚信等高尚的真,因为这正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可是,学生作文中一旦流露出自私、虚伪、缺乏毅力等尚待引导的“本真”,我们就可能斥责学生,让他重写。实际上,后者的出现并不是坏事,因为它反映出学生没有说假话,没有隐藏真实的自我。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机会,善于引导,就能够使学生在作文活动中接受思想和灵魂的洗礼,逐步净化内心世界。

2、创设张扬个性的空间

著名作家冰心曾言,能表现自己的文字,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写真心话,就是因为他们在揣摩老师的心思,他们想写出让老师喜欢看的作文,老师眼里的优秀作文。看来,我们老师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评价标准了。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好词佳句堆砌起来的才是好作文?那些个性飞扬,充满灵动的作文为什么经常得不到老师的赏识?我想我们作为教师太需要一双发现好作文,欣赏好作文的眼睛了。有了这双眼睛,才能辨别孩子习作内容的真伪,才能帮助孩子发现文章行文中的问题;有了这双眼睛,才能更贴近孩子的童心,感受孩子习作中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