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施技术集成 提高玉米单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施技术集成 提高玉米单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玉米开发潜力大,是任何其他作物都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随着我国畜牧养殖等产业的发展,玉米以其多样的用途、广泛的分布、丰富的营养,以成为最主要的饲料来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

1.1玉米是重要的高产作物 玉米是碳四植物,由于具有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合效率较高的特点,净光合率一般比碳三作物的小麦、水稻高2~3倍,因此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潜力较高。

1.2玉米有很好的食用品质 玉米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分析,玉米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0%、蛋白质9.6%、脂肪4.9%、糖分1.58%,另外还含有1.92%的纤维素和1.56%的矿质元素;玉米油含维生素F,长期食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增强肌肉和心血管机能,防止心血管硬化。所以,玉米籽粒营养价值很高,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3玉米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 目前,玉米作为饲料用于生产奶、肉、油、蛋等畜产品约占总产量的70%~75%。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几乎都与发展玉米配合饲料有密切关系。玉米鲜嫩的茎叶,营养丰富,每100公斤青贮玉米秸秆含有20个饲料单位和0.6公斤可消化蛋白质,相当于20公斤籽粒的营养价值。畜牧业在农业的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大、影响广,以发展玉米生产来支撑畜牧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1.4玉米是重要的工业、食品、医药原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目前以其籽粒和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已经达到3000多种。但在“玉米工业”的开发上,我国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1.5玉米种植制度的灵活性大 玉米不仅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且品种、类型多,能适应多种环境及栽培条件。在种植制度上,玉米既可春播,也可夏播;既可净作,也可与麦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间、套作;既可露地种植,也可覆膜栽培。随着栽培制度的优化和各类型品种的选育推广,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2.我国玉米的生产特点

玉米16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不断完善的玉米市场和玉米种植技术以及对玉米的需求迅速增长。

2.1我国是四季玉米之乡 我国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玉米在我国四季都可以种植,东起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新疆和青藏高原,南自北纬20度的海南岛,北到北纬50度的黑龙江都有种植。春玉米主要分布在北纬40度以北的东北地区,以及西北高海拔丘陵地区和干旱地区,以东北三省种植面积最大;夏玉米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及地区,有间种、套种和复种,其中以套种面积最大;秋玉米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省份以及内陆丘陵山地,如浙江、江西、四川等省,一般作为水旱复种或双春玉米栽培;冬玉米是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种植类型,分布在北纬24度以南的云南、广西和海南等省区,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播种,翌年2~3月收获,主要供作育种单位原种加工或良种繁育之用,也有部分冬玉米作为多熟制栽培。

2.2我国玉米的带型分布 玉米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从东起向西南的狭长的半山丘陵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3个省(区),这一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年雨量800~1500毫米,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5%以上,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2.3间套复种是我国玉米栽培的重要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加上各地的地形、土壤以及劳力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多种以玉米为主的间套复种种植制度。在0.2亿公顷玉米中,套种玉米约占1/3;玉米(春、夏)与豆类作物(大豆、绿豆、小豆等)间作也有相当大的面积。此外,尚有一定面积的春播清种玉米和夏播复种玉米。间套复种制度是我国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4旱作玉米占有较大的比重 全国约有1/2的玉米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依靠自然降雨的丘陵旱地或平原旱地上,又称为“雨养玉米”,只有黄淮平原和西北地区一部分玉米种植在灌溉地上。玉米有一定的耐旱性,且生育期因早、中、晚熟品种的不同变幅在80~150天,适应地区较广,在低纬度、低海拔至高纬度、高海拔的平原或山地均可生长。例如,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滇北高原仍然能种植玉米。

3.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品种多、乱、杂,种子质量差 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经销种子的多了,种子的品种也多了,经营者鱼龙混杂,一个县能多达三、四十个品种,造成种子品质良莠不齐,农民无法判断真伪、优劣。面对纷乱复杂的品种,农民们往往采取跟大流的方法购买种子或只选购便宜的种子,造成种源品质无法保障。

3.2品种选择不当 一些农民认为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就高,而不能根据当地情况及地力水平合理的选购适宜的品种,造成品种熟期不当,不能正常成熟,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灌浆不饱满,容重低,影响产量和品质。

3.3管理粗放 由于农村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从事玉米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管理简单粗放,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得不到广泛运用,严重影响到了玉米的生产收益。

3.4病虫害加剧 由于近年来气候原因导致田间土传害虫数量剧增。夏季由于高温、多湿,大小斑病、青枯病、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加剧。

4.促进玉米生产的对策

4.1科学选种 根据种植目的和生产条件,选择通过审定的、政府推广的主导品种和当地官方试验示范中选的优良品种。

4.2加大种子执法力度,提高种子质量 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确保生产用种是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保证种子的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4.3.贴茬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夏玉米尽量采用贴茬播种技术,一般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厘米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以3~4厘米为宜,播种时使用种肥。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收获前茬作物时尽量少留茬、留矮茬,秸秆还田要粉碎。

4.4科学管理 根据地力水平和玉米需肥需水规律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和浇水时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各种微肥的平衡施肥;实行种肥,中期、花粒期追肥分次施用,避免后期脱肥。磷、钾肥要在播种期施用。也可用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4.5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 植保部门应加强监测,对病虫害要做出科学的预测预报,并指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生态、安全的种衣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条件适合的地方也可采取黑光灯或生物防治的方法。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4.6适时晚收 玉米要在完熟期收获,充分利用玉米生长后期的光温资源,在玉米籽粒胚乳线完全消失、黑层出现、苞叶干枯时再收获。

4.7实施秸秆还田 由于农田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实行秸秆还田或过腹还田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