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政府公关总领”的魅力口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政府公关总领”的魅力口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卸任不久的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他曾是代表“中国声音”的新闻官。在诸多的国内外场合中,他把说话变成了艺术,无论是在国际交往,还是在私人晤谈中,不避不讳、睿智应答,显示了不俗的口才功底,给人不少的鼓舞和启发,曾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为此,赵启正曾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政府公关总领”。下面我们不妨来欣赏他的魅力口才――

口才之一:清楚崇尚简洁

赵启正讲话向来崇尚清楚、简洁,因为他觉得讲长了会让听话人不清楚讲话要点,让人觉得没有新意,而实际是讲话人自己把新意给淹没了。在讨论如何说明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时,赵启正就有这样一段非常简洁明了的观点――

“把问题说得很清楚不一定用很复杂的话,用简洁的话说明道理比用复杂的话说明道理要高明。用复杂的办法解决复杂的事情可算及格,而用复杂的办法解决不了问题就不及格了。用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复杂的问题是最高水平,当然简单不是指粗糙和轻率地下结论。”

[点评]:赵启正这番推心置腹的恳切之语,三句话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句话,意蕴丰富,重在强调把“问题”说明清楚“不―定用很复杂的话”,“用简洁的话”比“用复杂的话”把问题说明清楚更高明,道出了用什么样的话把问题说明清楚的辩证关系。第二句话,正反对照,用“复杂的办法”解决“复杂的事情”的结果,有“及格”和“不及格”两种不同的可能性,这种用“考试”的标准来考核和评判“解决问题的水平”,真是既形象又贴切。第三句话,高度评价,用“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复杂的问题”是最高水平、最高境界。同时明确指出,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是好事。

口才之二:坦诚兼具深刻

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赵启正向来都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人形容赵启正锤炼“舆论之镭”用以反击国际上别有用心者的“舆论流弹”。早在2002年,赵启正访日期间接受日本TBS电视台著名节日主持人岩见隆夫访谈时,就引起极大的反响。

访谈开始,岩见隆夫话锋犀利:“日本现在有相当强烈的中国,中国的发展将走向何方?”赵启正胸有成竹,从容对答。他在简要阐释了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后说道:“中国虽然GDP增长率比较高,今年达到9.5%,但中国GDP的绝对值还很低,总量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口却是日本的1O倍,人均GDP不过是日本的三十分之一。我们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绝没有威胁别国的想法,我们的目标是和平。”

岩见隆夫又直截了当地问赵启正:“总理大臣去参拜靖国神社,并不是对甲级战犯的祭祀,中方反对参拜,有些日本国民认为这是对日本内政的干涉,您怎样认为?”

赵启正从容地扶了一下眼镜,目视岩见隆夫,回答说:“如果这些战犯的罪行发生在日本国内,没有越出国界,那当然就是日本国内的事情。但东条英机是受国际法庭审判的战犯,是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属于国际性的犯罪,那就不是单纯的日本国内的事情了。东条英机曾作为关东军司令,直接迫害和屠杀了许多中国人。既然是在中国犯罪,中国人对他表示不满,反对参拜靖国神社,这是理所当然的,更不能视为干涉日本内政。”

[点评]:面对主持人咄咄逼人的发问,赵启正沉着冷静,回答第一问题时,有数字的对比和剖析,一句“我们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绝没有威胁别国的想法,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气势磅礴,义薄云天,赵启正刚柔相济的话语,在坦诚中,表明了中国坚定“和平”的外交路线和方向。

回答第二问题时,由浅入深、一语中靶,“既然是在中国犯罪,中国人对他表示不满,反对参拜靖国神社,这是理所当然的,更不能视为干涉日本内政”,这番话,既逻辑严密,又态度明朗,如重槌敲鼓,震撼人心。既充分彰显了立场,又维护了中日关系,坦诚而不乏深刻,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他无愧于“中国政府公关总领”的角色地位。

一家海外大媒体曾做过对中国不友好的节目,在会见这家媒体的负责人时,赵启正这样坦诚地说――

“你们说报道的内容是实际情况,那么假如一处地方有3处垃圾和7处鲜花,你的摄像机拍垃圾用了7分钟,而拍鲜花只用了3分钟,那么这处地方就变成垃圾场了。”

[点评]:在这里,赵启正没有直接指出这家海外媒体“哪些报道属实”、“哪些报道不属实”,而是巧妙地借用“3处垃圾”和“7处鲜花”来形象说明:当正面的新闻比反面的新闻多的时候,对方在采访报道(拍摄)过程中,“拍垃圾用了7分钟”,而“拍鲜花只用了3分钟”――这样不符实际的报道(拍摄),是杜撰事实或夸大事实。最后以一句“这处地方就变成垃圾场了”,形象地指出对方“报道内容不属实”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影响,驳斥得形象、有力,于浑然中给人以启迪。

口才之三:幽默透出睿智

熟悉赵启正的人说,他在许多即席讲话的场合,妙语连珠,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犹记得,当年澳大利亚总理基廷到上海浦东和赵启正共同主持合资啤酒厂的奠基仪式。当时,赵启正在“奠基仪式”的即席演讲中,就有这样一段幽默睿智的话――

“福斯特啤酒在上海生产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我知道在澳大利亚所谓的正餐就是中餐,澳大利亚人是说英语的人当中最擅长使用筷子的,那么吃着地道的中餐,喝着澳大利亚地道的啤酒,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都能做到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啊?”

[点评]:赵启正开头说“福斯特啤酒在上海生产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意义在什么地方呢?首先给听众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后面的话形成了一种神秘感。之后通过“正餐”和“中餐”、“说英语的人”和“使用筷子的”进行比较和对比,并加以幽默演绎,传达了较高的意蕴,从而为两国合资办厂后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为有力、更为坚定的思想保证。此外,一句“吃着地道的中餐,喝着澳大利亚地道的啤酒”,更是强调了两国成功合资办厂所带来的饮食文化上的互补性。这一番睿智而又幽默的话,生动地总结了福斯特啤酒在上海生产的光辉前景和重大意义,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2001年9月14日,在德国举行“中国文化周”前的记者招待会上――

有记者这样问赵启正:“为什么不带来交响乐?”

赵启正回答说:“德国人的耳朵已经被德国的乐队惯坏了(德国听众对交响乐队往往苛求和挑剔),该请你们欣赏欣赏中国音乐了!”

接着他又介绍了中国人对德国古典音乐的理解和对德国科学家的崇敬,他说:“好像每个德国人都像哲学家吧?”一席话迎来了热烈的掌声。

当时正是美国“9・11”事件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又有记者问:“对于‘9・11’事件,中国的大学生有点幸灾乐祸,他们在网上有这样的表现。”

赵启正回答说:“中国大学生有一千多万,少数大学生想到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无端被炸和撞机事件。因此会有一时情绪的表达,但我相信这不是他们的哲学思考!”这又引起一阵掌声。

[点评]:赵启正用其“滑头式”的幽默和睿智予以巧妙的作答,一句“德国人的耳朵已经被德国的乐队惯坏了,该请你们欣赏欣赏中国音乐了”,看似幽默的废话,却说得恰到好处,话中有话,话外传音:不仅仅有力地回击了德国人对交响乐队苛求和挑剔的要求,还把德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注意力转移到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上来。回答贴切鲜活,幽默风趣,令在场的所有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与此同时,一句反问“好像每个德国人都像哲学家吧”,也一下子拉近了与德国人民的距离。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短短的一句“会有一时情绪的表达”,客观地、委婉地说出了中国大学生的心声,说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最后以“这不是他们的哲学思考”恰到好处地与前面提到的“好像每个德国人都像哲学家”相吻合,巧妙地躲闪了自己不好或不愿意或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应变能力和语言艺术都让人叹服。

赵启正一贯认为,如果想与外国人在沟通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对他们的文化有所了解,说话多少要有点儿体现各国幽默。于是,在国内外流传有赵启正这样一段非常精辟的比喻――

“英国的幽默像红酒,喝了以后还有半小时的回味;美国的幽默到处都是,非常普遍,像可口可乐;德国的幽默像威士忌,不是每个人都能喝的,喝了以后可能一小时还回味无穷。”

[点评]:从赵启正这番幽默的比喻中,让我们感觉到了三个不同国度文化的差异,他把英国的幽默比作“红酒”、美国的幽默比作“可口可乐”、德国的幽默比作“威士忌”,把幽默同国家文化内涵巧妙地联系起来,何其生动形象,何其巧妙得体。联系之贴切、表达之睿智、言语之诙谐,均令人叹服,仿佛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有趣的――“三个国度的幽默教育课”。在这里,比喻技巧的运用均让人分享了“赵氏妙语”和“赵氏幽默”给大伙带来的快乐。

通过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赵启正说话清楚崇尚简洁、坦诚兼具深刻、幽默透出睿智,他的魅力口才如同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热爱一样,令人惊叹钦佩。

(摘自《公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