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园林景观中假山施工技艺之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园林景观中假山施工技艺之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众所周知,假山的景观效果在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工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奇形怪状或者盘跌起伏,所以,在众多园林景观中施工的技艺性对假山艺术具有巨大影响。假山施工要把控好全盘,尤其与周围的比例一定要合理,无论从视觉还是色彩都要做到浑然一体,以此,笔者以自身多年实际工作经历,讨论一下假山施工技艺,期望与同行共同交流,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假山工艺;技艺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假山在中国园林的民族形式表现上有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在现实的景观工程中,在写意的国画当中也是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通常我们称呼的假山包括假山和置石两部分。本文笔者主要讨论前者,即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结合各方面功能,以土和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假山形状变幻莫测,轮廓起伏多致,非图文所能状清,并且许多假山有一定体量。工程技术在掇山中举足轻重。

1总体布局,成竹在胸

唐朝王维《山水论》云:“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假山施工同此理。按照园林总体规划,结合自然山水地域变化,设定假山主、次峰的位置、高度、体量和山势变化的方位,同时还应考虑山和水的结合。山和水是自然景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山无水不活,有水则灵。处理好山水关系,使山水间互相依承,相得益彰。假山上部的水可用瀑布形式来表现,预定瀑布出口位置和宽度,借山势转变来达到水随山转,或露或藏的效果。

确立假山布局后,绘制平面图和效果图,有条件的可做成橡皮泥小样,以便参照施工。

2基础坚实,宽打窄用

堆石叠山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范围应大于山体50cm左右。为达到这一目标,主要有以下2种做法。

2.1桩基

这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做法,但至今还有实用价值,特别是水中的假山或驳岸用得很广泛。木桩多选用松木桩或杉木桩。木桩顶面的直径约为10~15cm,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桩边至桩边的距离约为20cm。桩必须打到硬层,顶端露出湖底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其间用块石嵌紧,用条石压顶,条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态的山石。

2.2混凝土基础

目前最常用的是浆砌块石或混凝土基础。这种基础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又快。陆地上选用不低于C10混凝土,水中采用C15混凝土浆砌块石或C20的素混凝土作基础为妥,必要时还得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得根据山体的高度、体积、质量和土层情况而定。

3分层处理,融为一体

假山施工过程中,要分层处理,便于形成层次深远和富于变化的效果。一般分顶层、中层和拉底等3部分施工,层次之间应相互衔接,连贯相通。

3.1拉底

拉底就是在基础上铺置底层的自然山石,是叠山之本。因为假山空间的变化都立足于这一层,这层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只有小部分在地面以上,所以不需要形态特别好的山石,但它是受压最大的自然山石,要有足够的强度。为使施工方便,增加山体的稳定性,最好用大块石头。安放基石要考虑好整座山的山势,凡主要观赏面应重点照顾好,非重点观察面也力求牢固。安放基石要灵活运用石料,避免大小相同和形态近似的石块整齐排列在一起,要做到犬牙交错,高低不等,首尾相连;同一组的假山基石要并靠牢固,互相咬茬;基石顶须平,大面朝上,下部用质地坚硬的碎石支垫平放。整座山应有断有续,疏密相间,参差错落。

3.2中层

即底石以上,顶层以下的位置,是体量最大,触目最多,最为重要的结构部分,也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根据“漏、透、瘦、皱”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接石压茬山石上下的衔接要求严密,上下石相接时除有意识地大块面闪进以外,避免在下层石上面闪露一些很破碎的石面,即“避茬”。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做出某种变化,故意预留石茬,待更上一层时再压茬。

3.2.2偏侧借安即力求破除对称的形体,避免成四方形和长方形。要因偏得致,错综成美;要掌握各个方向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变化,以便为向各个方向的延展创造基本的形体条件。

3.2.3仄立避“闸”山石可立,可蹲,可卧,但不能像闸门板一样仄立,因为它很难和一般布置的山石相协调,而且往上接山石时接触面往往不够大,影响稳定性。

3.2.4等分平衡掇山到中层以后,平衡问题就很突出。如理悬崖必一层层地向外挑出,这样重心前移了,因而须用数倍于“前沉”的重力稳压内侧,把前移的重心再拉回到假山的重心线上。

3.2.5纹理通顺山石最好按自然纹理码放。切忌不管横纵纹理,随意乱堆。

3.2.6错落有致假山总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要有所错落,不宜过于零碎,最好是大伸大缩,注意总体效果。安石错落得宜,不仅美观,而且由于石块之间搭拉咬茬,从而提高山体稳定程度。

3.2.7绿化相映红花需绿叶相衬。同样,没有花草和树木相映,假山就会显得呆板,缺少活力,所谓“山无草不活”。堆砌假山时要按照整体造型要求在适当地方留置种植穴,种植花草和树木,使整座假山显得生机勃勃,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3.2.8山水结合,相映成趣假山建成后,在假山前面或左右,可挖土筑池。以精巧细腻的艺术手法理好水景,用太湖石和黄石驳岸,把假山上的流水引入池中,使水得山而活,山得水而媚。

3.3顶层

山的最上部位即顶层,是山体最重要的观赏部位,无疑在技术上和艺术手段方面都应作重点处理。在堆山前应预留出姿态和纹理最好的石块作收顶用。顶层用石,特别是主峰顶的石块体积应大一些,以便显示出山体气魄之大。收顶可以有多种山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剑立式利用瘦长直立,以竖向取胜的剑石矗立于山顶,峭拔挺立,有刺破青天之势。用石不宜过多,尽量造成一峰突起的景象,避免刀山剑树,最忌“山、川、小”效果。剑立峰的基石必须牢固,峰底必须与下部四周的石块落实卡牢,求稳定安全。

3.3.2流云式横石之上前蹲一石称“挑”。由于挑的质量就造成了前沉现象,为使重力回收,可在横石后部压一巨石作收头。形似云朵飞流,即可造成优美的外观景象,又可稳定山势。

3.3.3斜劈式势如倾斜岩石,斜插如削,有明显的动势。

3.3.4悬垂式主要用于某些洞顶,犹如钟乳倒悬,滋润欲滴,以奇取胜。

4垫稳填实,浑然一体

码放山石力求亲靠牢稳,咬茬坚固,但也不可能完全严丝合缝。为保证石块受力均衡,山体稳定,必须采取以下填补措施。

①石塞。码放山石,一般都将大而平坦的表面朝上。为使上下二石衔接牢固,保证上面水平,宜用石质坚硬的楔形小石垫在山石底部。在受力部位塞石,可以填高石块,传导和承受压力;在非受力部位,则可填补缝隙,便于勾缝。

②撑。竖向立石。为确保山石稳定,沿受力方向用石块支撑者称“戗”。戗石质地应与主石相同,并注意亲牢靠固,不留缝隙。

③筑。山石堆放结构确定后,若内部视线不及之处仍有较大空隙,可以用混凝土,通过振捣,使之填放严密,连成一体,增强整体性。

④抹。假山堆好后,表面缝隙用砂浆匀抹填严。颜色应用石色相同,勾缝越细越好,水泥砂浆的比例宜为1∶1,待稍干后用毛刷刷光,并将粘在石头表面的砂浆刷净,尽量不留人工痕迹,力求整座山浑然一体,自然成趣。

5 结束语

中国园林有“无园不石”之说,且有“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之谚,可见假山与中国传统园林的亲密关系及假山施工的重要性。假山施工要做好构思、定基、分层处理和总体整饰四项工作。假山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本文以总结传统方法为主,但笔者也在探索假山施工中的新手段、新技术及新材料,如计算机模拟等,这些新技术很快会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