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维生素K1缺乏与颅内出血关系的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维生素K1缺乏与颅内出血关系的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分析维生素k1缺乏颅内出血关系。方法 选择36例颅内出血患者,分析其病因及发病年龄。结果 36例颅内出血患者中,20例为晚发型。结论 维生素K1缺乏与颅内出血在临床上关系密切,其中晚发性颅内出血尤为突出。

【关键词】 维生素K1;颅内出血

作者单位:014040包头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及婴儿早期常见的严重疾病,死亡率高,严重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出血类型为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及丘脑、基底节出血,病因可分为缺氧性,产伤性及维生素K1缺乏,现就本科2007~2008年之间收治的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7~2008年间收治36例颅内出血病例,年龄为出生至60 d,发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其中26例为生后20~60 d发病,10例为生后72 h之内发病。

1.2 临床表现 反应差,不哭,嗜睡等抑制表现6例,呕吐,抽搐18例,双侧瞳孔不等大5例,哭闹不安,尖叫,激惹15例。

1.3 实验室数据

表1

实验室检查(例)

参数PT28 sALT>40血小板计数

例数036 100

2 诊断治疗

2.1 早期出现颅内出血可出现发复青紫,抽搐,甚至呼吸暂停,后期出现颅内出血常伴突发出血倾向,急性失血学贫血,伴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血象红细胞及血色素降低,凝血时间延长,CT示:颅内出血急性脑水肿,脑梗死,缺血缺氧性脑病。

2.2 早治疗 因此类患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不宜过早进行手术治疗,必须先保守治疗纠正贫血、凝血功能后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3 结果

保守治疗22例,行腰椎穿刺、脑室穿刺引流9例,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2例,手术3例,死亡3例,本组保守治疗后肢体活动障碍8例,手术后脑软化1例。

4 讨论

4.1 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可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早发型多在生后2~5 d发病,多为足月儿,晚发型发生于新生儿后期,婴儿早期,多见于母乳喂养儿。

4.2 本病是由于维生素K1的摄入与吸收不足或肝功能不健全,不能利用维生素K1合成凝血酶原所致,主要原因有:①新生儿期肝脏功能较差,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仅为正常成人的30%~60%,至生后6~8周才接近成人水平;②新生儿及小婴儿合成维生素K1的肠道细菌量不足,因此难以合成满足其生理需要的维生素K1量;③母体内维生素K1难以通过胎盘,母亲血中维生素K1的浓度一般为1 mg/ml左右。而脐带血中维生素K1仅为母血中的几十分之一或更少,所以新生儿及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血中维生素K1水平很低。在母乳喂养儿中,母乳中患有多种抗体,这些抗体能抑制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1的正常菌群,如脆弱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的生长;④疾病所致,如腹泻,尤其慢性腹泻的婴儿,完全性胆道梗阻,如先 d性胆总管囊肿致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妨碍维生素K1吸收,影响凝血酶原合成,TORCH或婴肝综合征等使肝功能受损;长期抗生素治疗,抑制肠道正常菌群,影响维生素K1合成障碍,加之感染等诱因易发生出血。

4.3 母乳是最好的选择,但笔者建议选择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时,生后15 d,1个月各肌注维生素K11~3 mg,若有慢性腹泻或口服抗生素的婴儿应适当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婴儿生后半个月皮肤黄染仍未消退,应及早就医,注意是否存在肝胆疾病,若母亲服用某些特殊药物,苯巴比妥,利福平,双香豆素等,建议停母乳喂养。

参 考 文 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卫出版社,2001:688-689.

[2] 刘平.小儿临床CT诊断图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43-45.

[3] 李敏,杜洪蓉.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的诱因与预防.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999,2:116.

[4] 张伟利,吴胜媚,等.维生素K1缺乏引起颅内出血.上海医学,1996,3:173-175.

[5] 孙大伟,李晓东,等.婴儿维生素K1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