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前肥后移对后茬油菜生产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前肥后移对后茬油菜生产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以水稻、油菜为试验材料,研究氮、钾肥后移施用对水稻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以及肥力后移对下茬作物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和土壤供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施肥比例,适当增加穗肥,不仅利于水稻保花保穗,提高产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也能有效提高后茬油菜产量、角果数、有效分枝数等,还能提高土壤中速效氮、钾、磷存留量。

关键词 水稻;前肥后移;油菜;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1;S565.4;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029-02

水稻、油菜是汉中市的主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分别在10万、8万hm2以上[1]。水稻、油菜一体化生产轮作是汉中市的主要种植方式。为了探索在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将适量的氮、钾肥作穗肥施用,从而实现水稻、油菜2茬肥料的循环利用,达到全年增产增收、节约资源、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

按照“总量不变、氮钾后移”的原则[2-3],在汉中市的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勉县、洋县、西乡6个县区连续2年进行水稻氮钾肥后移试验,以期准确掌握水稻氮钾肥适量后移对下茬作物油菜生长发育、土壤供肥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稻油一体化肥水统筹技术[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陕西省汉中市的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县6个县(区)的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田片区内进行。该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温热,年均气温12~14 ℃,无霜期长达211~251 d。年降雨量700~1 800 mm。肥力中上等、均匀,土地平整,排灌方便。水稻以宜香725、隆优305、内香8518 等3个品种为主,油菜以秦优10号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氮肥底肥∶分蘖肥∶穗肥=5∶3∶2,磷肥作底肥,钾肥底肥∶穗肥=6∶4(A);氮肥底肥∶分蘖肥=6∶4,磷、钾肥作底肥(CK)。

采用多点对比试验,不设重复。试验田中间做田埂,一分为二,分区施肥、灌水。施肥总量(N)180 kg/hm2、磷(P2O5)90 kg/hm2、钾(K2O)90 kg/hm2。油菜按照水稻试验小区,分区移栽作空白试验,并与常规大田比较。水稻种植前、后取土测土壤肥力,油菜收获后取土测土壤肥力。

1.3 田间管理

1.3.1 水稻。试验采用地池两段秧,于4月6—10日播种(芽谷),4月16—20日单株规格寄插(5 cm×5 cm),5月6—8日追施尿素75 kg/hm2,5月18—21日施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大田5月23—26日耕田整地,5月25—30日移栽。5月25—30日、6月3—6日、7月14—16日分别施肥,各处理施肥情况见表1;6月3—6日用36%苄·二氯可湿性粉剂225 kg/hm2+3.6%杀虫双大粒剂24 kg/hm2混合撒施,可以除草、防治二化螟,6月8—14日再用3.6%杀虫双大粒剂24 kg/hm2撒施防治二化螟。6月25—27 日退水晒田,7月14—16日复水,8月8—10日用90%晶体敌百虫1.5 kg/hm2、5%钾宝1.5 kg/hm2对水600 kg均匀喷雾,防治稻苞虫。9月17—20日收获,晒干风净后测实产[5-6]。

1.3.2 油菜。试验采取育苗移栽方式,8月底耕翻整地,培肥苗床,8月26日翻耕晒垡,苗床地施入腐熟有机肥30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9月2—5日播种,一叶一心期间苗,三叶一心期定苗,留苗80~100株/m2。定苗后苗床地用尿素750 kg/hm2或人粪尿15 t/hm2泼浇。10月2—5日苗床追施尿素150 kg/hm2,10月10—15日移栽,移栽10.65万~11.25万株/hm2;翌年2月1—10日春灌,3月7—11日喷施多菌灵预防菌核病,5月18—22日收获,晒干风净后称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

经考种和测产,2个处理水稻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见表2。处理A的产量、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穗长、千粒重、结实率分别较CK增加630 kg/hm2、5.11粒、12.13粒、1.35 cm、0.6 g、5.23个百分点,增幅分别为6.74%、3.34%、10.52%、5.38%、1.97%、6.94%;而株高、齐穗期、全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叶龄、出叶结束期与CK基本无差异。但处理A的叶色比CK要好,剑叶没有早衰现象。

2.2 油菜

经考种和测产,2个处理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见表3。处理A的产量、角果数、角粒数、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较CK分别增加183 kg/hm2、33.2个/株、0.28粒、3.3个/株、1.4个/株、1.2个/株,增加幅度分别为16.14%、15.70%、1.24%、4.80%、22.95%、923.08%;而千粒重与CK均是3.0 g,但主花序长度、一次分枝高度和株高较CK均有所下降,下降量分别为4.1、10.7、2.9 cm,下降幅度分别为5.75%、18.29%、1.78%。

2.3 土壤地力变化

试验前土壤基础地力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分别为187 mg/kg、29.7 mg/kg、112 mg/kg、26.8%,实施氮、速效钾肥后移(处理A)和常规施肥区(CK)对比试验结果(表4)为水稻收获后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比常规施肥区(CK)存留分别高11 mg/kg、35 mg/kg、1.7个百分点;油菜在空白地力试验,处理A油菜收获后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比常规施肥区存留分别高6 mg/kg、21 mg/kg、1.0个百分点;处理A和常规施肥区在水稻收获后土壤有效磷基本无差异,但油菜收获后2个试验区有效磷均有所增加,增量分别为2.3、1.4 mg/kg,可见氮、钾肥后移区比常规施肥区有效磷多增加0.9 mg/k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氮、钾肥后移且分次施用,水稻的产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均有所提高,这说明,在气候正常,秧、苗充足的情况下,氮、钾肥后移并分次使用,能够促使水稻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特别是在水稻幼穗分化时追施氮、钾肥,有利于保花保穗,增加花药数量,保护倒3叶功能,减轻叶片早衰,从而提高产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

氮、钾肥后移,油菜产量、角果数、角粒数、主花序角果数、有效分枝数较常规施肥对照都有增加,且产量和角果数、有效分枝数增幅最为明显,而主花序长度、一次分枝高度和株高,较常规施肥均有所下降,说明一方面氮、钾肥后移能影响油菜的群体结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情况,利于油菜生长结实;另一方面由于氮、钾肥后移,使得地力中的速效氮、钾比常规施肥区多,为油菜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多的养分,最终使得产量、角果数等增加。

水稻收获后,氮、钾肥后移区速效氮、钾、有机质比常规施肥区存留分别高11 mg/kg、35 mg/kg、1.7个百分点;油菜收获后,氮、钾肥后移区速效氮、钾、有机质比常规施肥区存留分别高6 mg/kg、21 mg/kg、1.0个百分点;可见氮、钾肥后移可以减少速效氮、钾、有机质的损失,为后茬作物提供更多的养分,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水稻收获后,氮、钾肥后移区和常规施肥区土壤中的有效磷基本无差异,但在种植油菜后比不种油菜的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2.3、1.4 mg/kg,即氮、钾肥后移区比常规施肥区有效磷增加0.9 mg/kg,这不仅说明油菜是一个养地作物,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分泌出一些有机酸,能促进土壤中迟效磷的溶解,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也说明,氮、钾肥后移更利于油菜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溶解迟效磷,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氮、钾肥后移是对传统施肥技术的改进,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其比传统施肥技术更加利于作物的生长,也利于保地保肥,但试验仅开展一年,试验结果和效果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杨小侠,王成.洋县水稻油菜一体化氮钾肥后移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53-54.

[2] 肖文信.水稻氮肥后移技术试验初探[J].农技服务,2010(4):460.

[3] 陆阳平,张怀选.水稻超高产栽培密度与肥料试验总结[J].安徽农业科学,2007(17):5112,5168.

[4] 马晓丽,魏护国.水稻氮钾肥后移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23,25.

[5] 孙国才,崔月峰,卢铁钢,等.氮肥用量及前氮后移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2,18(5):49-52.

[6] 李广宇,彭显龙,刘元英,等.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