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诗说词话女性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说词话女性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时下,李宇春、小沈阳等明星正在迅速窜红,随之产生的中性人审美标准也在自然生成。走在路上,你是不敢十分肯定地判断一个中学生的性别的。本文就结合当前学生实际来谈谈当前女生的中性化。

关键词:女生 女性美 中性化

女生中性化的表现远不只是衣着、发型与气质,还要像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里的粗口与刚烈的肢体动作。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更不是危言耸听。对此,多少家长和老师忧心忡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我们的教育就如此苍白无力吗?十来年的教育也抵挡不住社会的瞬间冲击吗?我们的校园教育就没有可以与这种社会流俗相抗衡的力量了吗?不,我们有的是资源和力量。除了硬性的校规守则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传统优秀文化来熏陶我们的学生,在校园里树立合乎国情和传统女性美标准。而这种资源就静静地摆在我们的课本上,它就是我们祖国的古诗词。

作为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和杰出女性的代表人物的李清照,她对美的认识标准应该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美的审美倾向。李清照不多的词中涉及花木之词却占了较大的比重。“词贵有寄托”,李清照的花木词,其实都是作者内心感受情致的意象契合。用王国维的话说,此花“皆着我之色彩”,作者写花写得形神高远,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意境深广;实则是自咏自赏、自爱自怜的情感的外化。

那么,李清照理想中的女性美是什么样的呢?首先,体貌的要求应该是“暗淡轻黄体性柔”(《鹧鸪天・桂花》),她认为女子应该是有“颜色”的,而这种颜色不是红色的浓妆更不是像“浅碧”式的奇妆,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何须浅碧轻红色”。女性除了要有“暗淡轻黄”之色,性情应该是“柔”的,而非时下的这种偏刚的中性。“柔”指的不止外在的气质,还包涵着内在的温雅,它与水的秉性相似,不倚万物而生,却能滋养万物;它不因物而聚,却能因物而形。

进而,李清照对女性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疏迹远只香留”。“情疏迹远”不是说要扮得很“酷”,而是说女性不应该以人,更不是主动献媚,而应该懂得与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像《诗经・静女》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懂得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情疏”不是无情,“迹远”不是孤僻,而应该像在水一方的伊人一样“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只有撑起小船才能靠近,简单来讲,就是要懂得矜持。

再进一步,李清照提出了女人核心魅力的所在――“只香留”。她认为女子不应该以人,要以香沁人。“香”当然不是进口香水那种味道,但它又的确是一种味道,是一种韵味,它是一个女人的性情、文化、修养、情感的总和。只有有了这种香气的女人才有不追求“红色”浓妆的底气,才懂得“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魅力所在。才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桂花》)的精神风度。

如果说,李清照是从女性角度来提出审美价值趋向的话,那么周敦颐的《爱莲说》则是从男性的角度提出了人情美的标准。周敦颐认为人的气质应该是“濯清涟而不妖”;体貌应是“亭亭净植”;韵味应是“香远益清”;与人相处应该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两君的审美趋向可互为注脚,虽然周说是为“君子”而作,可谁敢说女子若无君子之德,还称得上是“君子好逑”(《诗经・关雎》)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容貌的描写最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不是去刻意描摹面相和器官的,而是写神韵的,如战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云“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等等。

其实,古诗文中对女子的审美远不止于此。古代女子的“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就是在今天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上文主要是从妇德妇容对女子的审美提出价值标准。关于妇言妇工的审美,可以在《孔雀东南飞》中窥见一斑。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兰芝对夫君、婆婆和小姑的话无不体现一个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女子形象。

妇工方面,刘兰芝的心灵手巧更是古代女子必备的美貌标准之一。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等。

总之,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关于人性美的价值审美标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借助这些优秀作品,构筑芝兰之室来熏陶学生,让学生的精神远离鲍鱼之肆。我们定能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抵御住时尚俗流,逐渐转化校园中性化审美的价值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