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关键和迫切。

提问能力中学数学教育方法布鲁巴克提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应找准自己的位置,采取民主态度,鼓励学生思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积极探索,为学生成长、思维创造良好的环境,初中数学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幽默、愉悦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提问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敢问、能问、会问、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赏识激励学生敢于提问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爱提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由于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他们还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惧怕心理,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而遭到教师的批评、指责,也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还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的好处,举一些名人善思好问而取得成就的例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激发他们的“敢问”热情。引导学生多想多问,深入思考,刻苦钻研,教育学生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开动脑筋,让学生相信只要我们凡事从多角度思考,就能提出很多问题,从而树立自己能够提出问题的信心。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教师要能够善于应用“积极、肯定、激励”的评价,比如在学生提问时赞赏的点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肯定的话语、精彩的提问时赞许的目光,提问一般时及时的鼓励,以此鼓舞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尊重学生,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即使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者不着边际,也要运用微笑、点头等方式给予鼓励,尽可能让他们优先发言。还要教育引导取笑他们的同学给予理解和帮助,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探索问题的环境,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敢于提问、踊跃发言。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尊重、更多的信任、更多的鼓励、更多的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能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学生敢于积极地思考、提问,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使高效课堂的构建得以实现。

二、实施导学让学生有机会提问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敢于提问,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而不是严肃有余、气氛沉闷,学生只听不问,处于被动思维的状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意识,构建高效课堂,一种新形势下的“导、学、练”的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应用,把所学知识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问题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学生创造了更多提问的机会,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断改变自己的认知,教师通过创设疑问情境,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然后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体会、感悟,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困惑,引发认知冲突,诱发问题意识,激发其内驱力,唤起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答问题,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提高能力。合作探究学习正是给学生提供了提问题的空间和机会,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更多的动手实验操作、自主探索的机会,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会问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而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主动思维的火花塞,是积极学习的发动机。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不是不想问,而是不会问,不知该如何问。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指导他们如何提问。我们应当教会学生抓住主要知识和重要方法提问,学生循着概念、定义、规律、方法、知识联系、联系实际的思路大胆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一要选准提问的角度,一般来说提问可从“有什么根据”“为什么这么想”“是否还有其他方法”的角度去思考;二要学会提问的策略,学生可通过对知识的延伸、题目的变式、方法的归纳进行发问;比较对照新旧知识的联系发问;可通过多向综合发问;也可通过逆向思维发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结合知识点中的概念、公式、性质等进行提问,以解决预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结合听课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业中发现不会做的习题进行提问

如在完成一道题后,要经常反思:为什么这样做?有无其它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好?适当地改变条件会怎么样?其它类似的问题,有无共同的规律?互换条件和结论又会怎样?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训练,就会大大提高解题的能力,也培养了提问题的能力。

3.结合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问题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可以是复习时的改题变式,也可以是学习新知后的比较异同、巩固新知中的对比练习等。

4.利用数学方法提出问题

如何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数学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判断推理法、猜想法等。

四、采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乐于提问

根据心理学理论,成功体验是学生克服自身障碍、激发兴趣的一种精神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方式很多。最常见的也最能产生即时积极效应的,就是老师在课堂里充满激情的、真诚的赞扬。教师在提出表扬时,不仅要充分体现语言的情感性,还应伴有赏识的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感。正确处理学生的各种提问,是对学生的最好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的关键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处理。初中学生出于受原有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制约,某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或根本不成立,作为教师,不应忽视,应及时采用鼓励性语言予以激励,激励学生提出存在和有价值的问题。对于那些提出的问题具有很高价值或创造力问题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及时进行正面的肯定性评价,并鼓励他以后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方法,并要求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在这积极评价的体验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他们为了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便会毫不拘束“抢着”提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提问的兴趣。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出闪光点,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快乐。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能帮助老师拓展教学思想,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使教师、学生均能得到发展。总之,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就能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应给学生一双充满探索欲望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体验生活的乐趣。在学生学习的舞台上设置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主动观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成为舞台的主角,教师要用热情的微笑、耐心的等待、巧妙的指点、热烈的掌声,让学生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有效性。只有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由生疑到质疑,然后解疑的良好心理素质。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有更多的提问机会,是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变,从而构建成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