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必须“通俗”,但是绝不允许“低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必须“通俗”,但是绝不允许“低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世纪以来,与传统的口语媒介、书面媒介不同,电视等新媒介不再是贵族精英的文化产物,新媒介一面世,就与大众密切相连,而且也改变了大众感知现实的方式,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中介。因此,它生来就必然倾向“俗”,不“俗”不足以承载向“大众”传播的功能,“俗”是它的特点,而非缺点。只是,俗还有“通俗”与“低俗”之分。通常意义上说,“通俗”就是流传于民间,为大众喜闻乐见。“通”就是“达”的意思,也就是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应该是交流胜于障碍,理解胜于隔阂,赞同胜于分歧;“俗”则是在大众中普遍流行,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因此,“通俗”可以是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促人向上的。而“低俗”则不同,只是意在进行商业炒作,消极,不健康,仅仅对人有感官上的刺激,没有任何启发意义。

这样,不难看出,“俗”同样可以“俗”出文化、俗出美学、俗出品位,不必只是拳头、枕头、噱头。为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区分两者,而不是一网打尽。事实上,现代社会变化之快捷、结构之复杂、品味之纷繁,使人们难以撇开大众传媒去感知世界,当然也就不可能把通俗本身驱逐出境。所以,在连美丑的界限都能被质疑的当代语境中,如何具体界定传媒内容是通俗还是低俗,就非常重要。

在笔者看来,一个很简单的界定标准就是:不能视丑为美、视美为丑,混淆两者。有人常以美丑无标准来为自己辩护,其实毫无说服力。电视本身就是一个大众文化的产品,要它高雅起来、贵族化起来比较困难。它不“俗”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只能“通俗”而不能“低俗”。“通俗”和“低俗”都与“俗“有关,但是却又不同,彼此之间,实际上隔了薄薄的一张“纸”,这张“纸”是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感、责任感的“纸”,也是媒介从业人员职业自律的“纸”。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媒介从业人员,你就不会主动去捅破这张纸。

无疑,我们的电视节目必须要接触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么,是“通俗”地接触,还是“低俗”地接触,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处理方法的问题。简单地说,其中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去媚俗还是不去媚俗?是以丑为美还是以丑为丑?电视媒介并不涉及很高的美学问题,它涉及的只是道德底线、职业底线和美学底线。比如同样是做凤姐的栏目,很多媒体都热衷报道她的整容、征婚、搞怪行动,而忽视了她的心理分析和对此现象的剖析。凤姐是“贫二代”的代表,在改革开放中没有先富,也不是被先富带动起来的后富,她是弱势群体的一分子,不但家徒四壁,而且靠自己白手起家发家致富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在接受了现代媒体的大肆宣传后,她不愿像父辈一样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无钱、无权、无工作、无地位的“无产阶级”生活,而是憧憬着能在城市过上小资生活。能力的有限又使得走投无路的她,只能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使自己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为了成名,不择手段。若是用她的题材做一个深刻剖析的节目,那么公众就对这一人物感到深深的同情,而且能够唤起社会对“贫二代”的关注,不仅避免了电视节目的低俗,还使观众看到了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所以,现代媒体如何带领人们玩儿得有文化、有美感,是大众传媒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有一种说法:继20世纪“和平”与“发展”之后,21世纪还需面对的第三大课题,就是娱乐。经历了几个世纪,人类的审美活动,已从高高在上的神圣感,回归到日常生活。正视世俗社会,追求平凡人的幸福,倾听自己内心的渴望,这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价值的恢复。由此诞生的大众文化,并不承担思想家的重任,而是以轻松面目出现。娱乐,日渐成为生命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娱乐也要有文化含量。如何让人开心地笑一次、健康地笑一次,本身就成了极富难度的严肃课题,考验着媒体人的业务水平。遗憾的是,大多数电视媒体人还缺乏相应的文化准备,没有水平做出有美感的娱乐节目,只好以弱智媚俗、撒娇撒泼、土得掉渣儿的低俗恶搞来替代。这并不是幽默。长此以往,无法获得大众认可,最终只能是玩火自焚。

例如,电视节目确实是要“重”收视率,但不能“唯”收视率。崔永元说过一句话:“收视率是万恶之源。”问题倒也没那么严重,但收视率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科学对待的问题。现在很多广电从业人员,包括广电部门个别领导就特别看重收视率,甚至强调末位一定要淘汰。但事实上,收视率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电视节目、一个主持人的真实水平,尤其是不能反映它的美誉度,顶多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节目和主持人的知名度。

有些媒体往往以为老百姓天生就是很俗气,而且俗得让人无法想象,因而就以为自己只能放下身段去满足这个“俗”。其实,这些媒体太低估老百姓的审美水平了。我们说,看电视的老百姓都不是“知识分子”,这是有道理的。即便是一个知识分子,他坐在电视面前也是为了消遣。所以,看电视的人都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知道分子”和“常识分子”。这,就是要求电视节目做得“通俗”的全部道理。但是,如果有人以为看电视的都不是“知道分子”和“常识分子”,而是“低俗分子”,那就是他想当然了。“知道分子”和“常识分子”完全不能够等同于“低俗分子”。

要防止低俗化倾向,首先,我们必须培养更多能做出“美味佳肴”的“巧妇”,培养更多真正会娱乐、懂业务的电视人才。其次,就是慢慢构造一个全民健康娱乐的氛围。为此,我们先要学会健康的笑、开心的笑、美学与文化的笑。第三,要加强行业风气的监管,提高行业职业素质。广电媒介一定要培养纯正的风气,一定要强调行业的道德自律。这就是“底线”。媒体在“底线”之上怎样竞争、怎样去玩儿都可以,但是谁要是先踏破这道“底线”,这个行业就要给予他重罚,直到所有的从业者都不敢去做随意踏破“底线”的事。最后,应该把对收视率的强调放在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上,要“重”收视率,但是千万不能“唯”收视率。要吸引眼球,但是目的也应该是为了“养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娱乐文化的成熟,也才能够真正走向“通俗”,而不是“低俗”。

作者: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