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年龄结构、视野与生活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强化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21—02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1]。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李长春在2010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2],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因此,面对新形势,必然要求高校对大学生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新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基本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处于我国快速发展的时期,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也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自我中心严重,本我意识强

当前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这使得他们往往在为人处世过程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较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本我意识强烈。

(二)年龄偏小,社会阅历较少,意识辨别能力不强

当代大学生赶上了祖国高速发展的好时代,绝大多数人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中间未曾间断,一直在学校学习生活,缺乏社会阅历,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意识辨别能力有待加强,容易受外界影响。

(三)网络普及率高,习惯于网络交流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一定的“网控”,习惯于虚拟世界的交流,缺乏面对面的沟通。

(四)对“说教式”的教育存在一定的排斥,更乐意接受“体验式”的教育

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效果不佳,大学生期待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理解,才能够真正地接受,因此,“体验式”教育在当前较为受欢迎。

二、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化与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机制和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喜爱的生活时尚、精神时尚和追求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各级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开展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3]。当代大学生热情开放,热心于公益事业,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近些年,一些高校推出社会实践学分制,促使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更加规范化与长久化。正如教育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用生活来教育当代大学生。因此,可以将大学生德育工作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去教育青年、引领青年、赢得青年。

因此,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志愿服务工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是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也是学习雷锋活动的发展与延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优势,大学生普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二)志愿服务工作的内涵有益于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志愿服务,强调的是奉献与付出,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强调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互助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志愿服务工作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传统的理论课程与“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对单纯的理论灌输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在活动中育人,在志愿服务中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作用越发明显,基于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践育人的有效形式。

(四)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离线教育”的平台

在志愿服务中育人,在服务过程中考察与检验,并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教育效果,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一)将志愿服务与党团教育相结合,形成核心凝聚力

以党团组织促进志愿服务先进性。在志愿服务团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或者团支部,发挥党团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大学生做好做实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可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员考察环节,在志愿服务中考察党员的表现,以实际行动来检验党员的入党动机及对党的认识,并及时纠正与教育。对于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应加大宣传,树立典型,在党团组织评优中给予一定的倾斜,发挥榜样的力量。

以党团组织确保志愿服务的质量。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为志愿者提供理论、能力与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实施技巧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的水平与质量。以党团组织牵头搭建服务平台,建立长期合作,拓展实践基地,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使大学生志愿者能够紧紧围绕在党团组织周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党团组织的凝聚作用。

(二)将服务实践与理论课程相结合,提升理论学习实效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明确要求[4],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将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化,是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课程化,不仅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涵,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