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下的高中教学改革的探究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下的高中教学改革的探究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实践必然会涉及到学生潜能的问题,但绝大多数人对潜能的理解仅仅局限在马斯洛理论的基础上:潜能是个人未来发展可能潜在的能力,潜能不是简单的“可能是”或者是“将要是”,而是本身现在就存在的。而谢弗勒的“人类潜能理论”告诉了我们更多、更新的“潜能”内涵,这对我们的高中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发。本文试图对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的运用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在“潜能”上的新含义

传统的潜能概念存在着三个神话:价值性、和谐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如果以这些神话为标准,就会排除自身在选择学生潜能需要开发时做出价值判断的责任,往往会认为自己的任务仅仅是发现学生潜能并帮助其实现自身潜能显性化,而没有考虑到人们自身潜能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忽视了不同潜能的相互冲突和不同的道德趋势。

谢弗勒运用哲学分析方法,重新构建了潜能的概念,从三种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更加切合实际的观念来重新对潜能进行认识。首先,潜能的实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往往是非常偶然的,会受到可能资源、人类理智和意图的限制。因此,教育工作者为了帮助学生挖掘某些潜能,要做到深入思考为学生提供哪些训练或者课程,选择哪些生活经验或者实践形式。其次,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潜能的削弱性,不仅要预见学生现有的潜能并帮助其挖掘,更要增加学生未来潜能现实化的可能性。最后,我们要将行动者的能动性因素、实施行动以及其他既定结果控制在行动者的能力范围之内,增加提高行动者努力的有效性,帮助其实现目标。

二、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在高中教学改革中的新价值

目前的高中教学,最令人担忧的一种情况是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可以说,这种以教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激发。

谢弗勒对潜能进行重新定义,为我们对潜能的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因此,从潜能的角度来研究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对教育实践来说,在价值观念和相关行动原则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对我们的高中教学改革实践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

1.使人人获得发展变成可能

潜能的可能性,提醒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可能状态”,并对其做出具体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并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让学生变被动消极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和发现。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见的“可能性”以外的可能。正因为教师能够对学生将要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估计,才能即时关注和照顾到学生的基础状态,才能够保证在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随机应变,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自己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教师要做的绝不是将这种结果避免掉,而是要鼓励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教师还要对学生出现的“可能状态”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找出产生阻碍因素的原因以及是否会对当下的学习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些因素没有特定情境的境况下,促进学生的能力由潜在的状态转到现实的状态。

2.只要条件具备,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

潜能的倾向性指的是当学生实际具备某些条件的情况下,某个特征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当下比较流行的“生本教育”,就是指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好学而专门设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首先突出了学生,它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中来“感悟”知识。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会把学习放在课前,在课堂上提出反馈,交流、相互讨论和质疑,在课堂中教师仅仅是调整学生学习方式和方向的桥梁,能够让学生一直在课堂上饱有激情、自主地学习下去,老师做的仅仅是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一定的调控和指导,很好地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

生本教育理论提出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是发展学生潜能的教学实践的代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就是在充分相信学生、开发学生潜能的基础上,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以“教学互动案导学”为平台,凸显学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学生学习的内容、权力和责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探究、交流、归纳、反思当导演,尽可能地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每个人都有发展的内在自觉性

潜能的能动性,强调的是行为人自己主动地保证某一个结果能够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作用,也需要其自身观点和主动性来实现。因此,怎样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高中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向着目标状态发展,也要教授学生主动地、具体有效地做出适当的、合理的选择。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化”。“内化”现象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转变成不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要将教师和学生分开,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生学习也不再仅仅是为了学。教师要想尽办法来促进学生将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有效地支持进一步的内化,并尽量纳入学生自身选择范围之内,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将学生所受的教育变成其自身一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动力。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wild 1:feportection”中,可以问学生“why have dinosaurs died out?”这时学生急于寻找、了解恐龙灭种的原因,就会产生找出它的原因,甚至科学家都解释不了的原因。是不是石头碰撞爆发出的灰尘太多和天气热的原因等,这样,课堂的教学活动就活跃起来。培养学生这种兴趣,教师应持续不断,不能半途而废,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设计好每一节课,使其有趣味性,尽量多扬少抑,充分调动学生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主动去探求知识,增强他们学习的活力和动力。

三、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对高中教学改革的新启示

1.教师的善导是学生成长的关键

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下的高中教学改革,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人生发展的航向。在德育体系的构建上,我校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在崇实、求真校风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每一位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为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成长,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基。在教学环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讲究方式,又不唯方式。课堂学习中,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演讲、唱歌、朗诵、猜谜等,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学会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创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重视预设,更重视生成。教师做到在课堂上尽量结合当前所学内容,做好充分准备,不仅将本节课所学内容、本单元所涉及话题和当前的教学热点紧密结合,更是让学生从中得到启悟。三是注重“入格”更鼓励“出格”。在课堂上教师善于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斗志,集思广益,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如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格拉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作为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释放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因此,教师的善导使学生能量得到释放,最终促成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2.兴趣是学生成功的钥匙

要重视无意注意在兴趣培养中的作用。无意培养是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往往会比智力因素具有更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靠的是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而意志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调节和维持的功能,无意注意往往不需要任何的意志努力,能够让学生在愉悦自由的状态下学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再拿英语教学为例:英语是一门具有世界性的语言,它所展现出来的是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和无数珍闻奇事。学习英语语言本身的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给学生讲讲复活节的彩蛋和感恩节的火鸡,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并与我国的情况做适当的比较,既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全球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等特征,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评价等因素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来培养学生兴趣,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

3.科学评价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

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认清自我,有助于学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摒弃一张试卷、一场考试来品评学生优劣的观念。我校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中有职业操守、德育、教学能力、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一整套的评价机制,旨在让教师跳出唯成绩论的框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评价上,我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一个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还包括学生的道德品德、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特长、任课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干部评价、学期中期和末期评价等,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更具有发展性。因此,我校教师和学生从自我认识到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自我评价的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课堂表现,教师不仅当堂做出点评,课后个别点评,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也促成了学校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自主招生及高考的全面丰收。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自主探究知识、生成能力。教师要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谢弗勒人类潜能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开展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我们以这一理论为武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在高中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将矢志不渝地继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