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功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功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愈来愈广泛、频繁,这其中跨文化交际更是扮演着越来越不可缺少的角色。而在这类交际中,非语言因素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熟知和灵活运用非语言行为,尽量避免与国际友人在文化、价值观、心理和风俗方面引起的误解、冲突,同时增进相互了解,才能顺应全球化潮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

一、概念

所谓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即交流双方在不同文化、不同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禁忌、历史、文化价值取向等条件下,为了在交际中达到配合或补充语言交际的目的而使用的恰当行为[1]。跨文化交际学者Samovar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2]美国有研究还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Levin et al,1982)。因此,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首先,比如说话时同时做手势,它在我们与外籍友人交流的时候可以代替语言;其次,运用音量和声调的变化对语言交际产生调剂的作用,便是辅助语言交流的证明;第三,可以规范我们社会交往,调节语言交流的顺序,如交谈时该谁说话往往是由非语言性信号决定的;最后,通过声调和态度可以传达双方的情感,表现我们对交谈对象的态度。而这一切都说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是起很重要的作用的。陈原先生说:“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是语言,但是交际工具决不只是语言,例如还依靠许多非语言的符号。……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只强调语言行为的重要而忽视非语言行为的存在,便会引起理解的偏差,造成交际的失败。

二、体态语

体态语是非语言语中最丰富的一种,体态语在成功的人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体态语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我们每个外语学习者所必须重视的。

1.略论

达尔文(C.Darwin)在1872年发表的《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中提出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许多相似之处。而对体态语进行系统研究的当首推R.L.Birdwhistell。他于1952年出版了《体语学导论》一书。在该书中他创造了Kinesics(身势学或体语学)一词。它指的是研究体态语的学科。《韦氏新大学词典》对Kinesics下的定义是系统研究非语言身体动作(如脸红、眼睛动作等)和交际之间关系的学科。L.Samovar er al说:“Kinesics就是对身势动作进行的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将这些动作行为形式化和代码化。”Birdwhistell认为体语学应作为一个传播体系,用研究语言同样的办法予以研究[3]。他把语言的结构单位和动作的结构单位作了有趣的类比,还创造了Kineme(身体语素)这个词,作为身势学研究中记录身势语的最小单位,将体态语变成语言一样的代码系统,研究人体动作与交际间的关系。国内研究中,最早将“体语”做为一个专门问题提出来进行研究的是陈道望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他将“体语”称为“态势语”,并指出,“‘态势语’是用装态作势的动作,就是态势,来做交流思想的工具”,“态势共有三种:就是表情的、指点的和描画的”。由此可见,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于体态学都认为体态语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

2.体语符号的文化差异

由于语言的障碍,跨文化交际对体语的依赖程度很高,而非语言行为在交际没有特定的结构,所以在一种民族中表示某一特定意义的体语符号在另一民族中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因此,只有了解其地域的差别,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为哪一民族所特有,才能克服信息障碍,保证跨文化交际的畅通顺畅。

(1)手部动作(gesture)

手部动作实际是身势语(body language)的核心,手和手臂相互配合会产生多种姿态,形成丰富的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明显的文化特征的差异。中国人用手掌侧面做抹脖子表明杀头或自杀,日本人用手模仿匕首刺向腹部的动作表示剖腹自杀,而在美国则是用一只手指指向太阳穴,表示用手枪自杀。食指和中指向上伸出张开,手心向外,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向下弯曲与拇指相连,组成一个“V”字母,构成“V”型手势,在英美等国及非洲大多数地区用来表示胜利。它源于英语单词victory首写字母v。但是,如果做这一手势时手心向内,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则表示猥亵、侮辱人的意思[4]。西方人表示不明白,无可奉告,或无可奈何,常伸出双手,掌心朝上,并耸耸肩;而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在传统文化中根本没有这个动作,一般以摆手表示。在一些青年人中流行的“OK”手势,即以拇指和食指组成圆圈,在美国人眼里是表示顺利、赞美、了不起;在我国表示“零”;在日本、韩国和缅甸表示“金钱”;法国人认为是指某个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中则认为这是个猥亵的动作,并常被用来影射同性恋;而在巴西,它是“引诱女人”或侮辱男人的意思。我国和一些国家用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和夸奖,但伊朗人称好不竖大拇指,而澳大利亚人则认为竖起大拇指,尤其是横向伸出大拇指是一种侮辱,有骂人的意思。

(2)目光接触(eyes contact)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因为人们在交际时通过目光接触和眼神产生心灵沟通,表情达意,它所发出的信息符号是体语中最复杂的。目光交流也因民族文化不同而受约束。在美国,人们谈话时目光直视对方。避开这种目光是拒绝给予信息的表示,他们甚至把一个不愿保持目光接触的人视为不能信任的人,可疑的人。英语叫“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look you in the eye.”可在另一些国家里,避开那种直视对方的目光,是一种尊敬的表示,象波多黎各姑娘与成年人交谈时总是把头低下,不看对方的眼睛。尤其在东方文化中,女子是禁止注视男子的眼睛的。试图保持目光接触被认为是放肆的表现。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往往避免一直直视对方,特别是女子习惯于目光下垂,其他人在上级或长辈面前也有此表现。所以在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往往认为中国人回视时间过短而产生不解情绪,或认为他们看不起自己。而在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凝视妇女却是公认的文化习惯,不但不会招徕非议,或许还能博得女子一个感激的眼神或会意的微笑。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成年人不能盯着小孩的眼睛,并进行一番夸奖,否则,印度人会认为,这小孩的眼睛一定带着邪恶的目光才能如此诱惑他人,然而在沙特阿拉伯恰恰相反,目光接触和坦率的手势非常重要,能促进交际。

(3)体距与触摸(proxemics)

世界动物行为学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康拉纯・劳伦斯博士研究过,一切动物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或空间或领地。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也一样,都有自己一定的空间位置,才觉得安全、舒适和自由,这完全是生存的本能需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际者对于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的理解和使用也存在着跨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待体距的态度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可以塑造不同的举止行为。一般而言,阿拉伯人、拉丁美洲人、意大利人、希腊人站得比较进,英国人、美国人、瑞典人彼此站得较远,并对阿拉伯人、非洲人和南美人近距离谈话感到很不舒服。而中国人在异性间进行交际时,彼此的距离一般大于欧美人。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在研究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中产阶级的空间范围后认为,这些国家的人们在交际时,人际距离大致相同。大致可分为下面4类[5]:

1.亲密体距(intimate distance):从身体碰触到18英寸,用于情人或极亲密者;

2.个人体距(personal distance):从1.5英尺至4英尺,用于朋友间的非正式接触;

3.社交体距(social distance):从4至12英尺,用于事务性会晤、课堂及一般社交场合;

4.公众体距(public distance)从12至25英尺,用于对公众演讲。

不同文化的上述四个距离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同一类交际距离的增大或缩小,可能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甚至双方之间的怀疑、反感、厌恶、冷漠或喜爱、赞同、接受等正反馈与正反应。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用“试探”和“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对方的习惯的间隔距离,以调整彼此间的体距。

与体距紧密相连的是体触(触摸)。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情况下,谈话时的触摸会被认为是极端行为,不仅仅是违反了人家的文化规范,甚至会被认为是犯罪行为。在印度、印尼、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也不能左手传递东西。在佛教国家里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否则就认为不吉利。这与我们中国人恰恰相反[6]。

(4)沉默(silence)

沉默在非语言行为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东方文化中,对于沉默赋予了更多积极意义。中国人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有丰富的含义,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又可是无声的抗议;既可以是欣然默认,也可以是保留己见;既可以是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而在北美国家,沉默具有阴郁、消极的含义。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对令人发窘的问题就以沉默做答,而英美人则认为是侮辱别人,他们认为即使回答的内容与问题毫不相干,或干脆给予否定回答,这也是一种礼貌,也比沉默强。这是因为沉默在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消极意义[7]。

三、结论

以上对于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因素的阐述,特别是对于体态语的浅析都说明了非语言交际与言语交际系统一样,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差异造成了非言语行为的非对等性。那么随着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愈加频繁,我们更应该加紧学习多元的文化,除了能进行准确流利的语言沟通外,要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还必须使自己的非语言行为也能正确表达的自己的情感,成为相互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Brosnahan. L.《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毕继万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112-115.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4-56.

[3]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57-58.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8-211.

[5]陈永培.龚少瑜.语言学文选.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32-34.

[6]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87-89.

[7]胡文促.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