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藏不住的潜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藏不住的潜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徽州并不是一个地理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文化“彬彬盛矣”的地方,总有让人敬畏的文化保护历程。潜口民宅,是这个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几年前,我热衷于和笔友鸿雁传书,那时候便接触到了安徽民居。它印在邮票上,白的墙,黛的瓦,飞着檐,翘着角,浅浅的颜色,水墨画一般,跟我惯常见到的宅子大不相同。于是,在我少年时代的梦里,总会出现一座过分别致的院落。

十多年后,笔友已经音讯皆无,安徽民宅却从邮票上转移到我脚下。今年深秋,我随两个好友,看黄山,游潜口,曾经影影绰绰的徽州梦,圆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意外地发现,作为民宅博物馆的徽派建筑并不像邮票上那般孤清、寂寞,相反,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运行,还显得生机勃勃。

寻梦到潜口

“游故宫到北京,看民宅到潜口”,领略徽州文化,潜口是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因此,从黄山的云山雾海中出来,我们直奔徽派建筑群落――潜口民宅。

遇雨,车辆行人稀少,零零星星的徽派建筑,安安静静地散落在我目之所及的山野。隔着老远便看到一座上了年纪的高塔,植物疯长,藤萝蔓生。一个老者说是文峰塔,站在塔顶可以看到潜口民宅的全貌。

都说徽派建筑深谙五行之道,周密地观察自然、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诸吉咸备。在人们的描述中,潜口民宅背靠紫霞山,在一派浓绿中散落着山门、石桥、路亭、石牌坊、祠社、宅第,集徽派建筑的种种风情于一身。我虽未能上到文峰塔顶一览潜口全貌,却很轻易地在蒙蒙细雨中还原出了梦中的精致民宅。

只是,梦里的宅子是独立的一座,像一个端庄娴雅的南方女子;脚下的潜口则是一个群落,是一座润泽着山水灵气的博物馆。

一踏进潜口的山门,眼里全是500年前的山川风物:巍峨的石牌坊被石匠们精雕细琢,前面龇牙咧嘴的小鬼手拿毛笔、脚踩方斗,后面的“月宫桂树图”历几百年风雨而清晰可辨;尼姑们用来划清佛界与红尘界限的“荫秀桥”,被能工巧匠阴刻一半,阳刻一半,匠心独具;四柱居空、飞檐翘角的“善化亭”,四平八稳地吐纳山风水气,用“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告诫人们诚心行善方可积德,用“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提醒后人遇事淡定,有容乃大。

乐善堂、曹门厅、司谏第、吴建华宅、方观田宅、方文泰宅、苏雪痕宅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坐南朝北,四水归堂,精雕细镂:层层跌落的马头墙,广纳紫气的八角门楼,保证“肥水不外流”的天井,显露徽州工匠精湛技艺的石雕、砖雕、木雕……在这些景物面前,我和朋友无法像以前旅游一样走马观花加拍照,我们都不自觉地静默、流连,一边遥想明代徽州人闲适、雅致的生活情状,一边暗自唏嘘“生不逢时”。

这些景物,配合着雨雾,共同勾连起一幅丹青水墨图,在圆了我少年梦的同时,又根植了一个主题为“回归”的居住梦在我心里。

安营扎寨的手艺人

有趣的是,在潜口民宅,我们发现了很多挂牌的“手艺人”。

蒙着微雨,在茂林修竹、明代建筑间穿行是件惬意的事情,一不留心走进了一个竹雕天地。

屋子里有一个师傅在埋头刻竹,他的前面摆着十几把不同型号的刻刀。师傅的袖口已经磨得翻边了,但这并不影响一件精美的竹刻笔筒在他手下逐渐成型。他专心致志,我们下意识地都放慢脚步――手艺活儿是受不得打搅的。

展架上陈列着各种深沉、古朴的竹雕作品,有长卷、尺牍、对联、扇面、壁挂、摆件等,很多出自洪建华之手。洪建华我略有所闻,他非常年轻,却已经是徽派竹雕传承人,作品《竹林七贤》2006年被故宫博物馆永久收藏,那可是故宫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作品。

中国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竹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一种艺术,又折射一种生活情调。在高高大大的明代建筑中,专心致志地在竹子上做减法,不管外面雨声潺潺,不管外界车马喧嚣,传统手工艺的雕琢就这样在时光中自成韵律。

出门才发现“传承人洪建华”的牌子,不禁哑笑自己的粗疏。原来,潜口民宅驻扎了很多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他们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向游客现场演绎创作过程。

我们非常幸运,碰上了徽墨制作传承人吴成林。走进他的“营盘”,首先闻到一股清雅的香味。天下墨业尽出徽州,徽墨“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这下算是真正领略到了正宗的墨香。吴大师正在用木锤敲打一个磨团,砰砰的声音回荡在屋宇内。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好东西背后都有真功夫,这种敲敲打打、揉揉捏捏的功夫活儿,是用时间、耐性和智慧堆积出来的。

如果说竹雕、徽墨制作代表的是源远流长的徽州手工艺,那么“撕纸书法”则是现代徽州人的手工绝技。我被一屋子书法横幅吸引,不自觉地移步过去。大字苍劲有力,小字精巧雅致,不知道该把这些字归到哪些书法派系。一看相关介绍,顿时傻眼了,原来这些字是用手“撕”出来的,撕书者人称“字怪”,是撕纸绝技的创始人蒋劲华。

蒋大师虽没在现场,但是在想象中,他一边谈笑风生,一边随意撕扯,“字在心中,意于手先,心手合一,信手拈来”,在围观者惊讶的注视下,“印章”或“书法”已经铺展在眼前,真正的“手无笔,徒手扯字;心有意,随心撕书”。

此外还有石雕、砖雕、木雕、砚雕、竹编的展馆,或称“基地”,各个引人入胜,让你对徽州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折服不已。

创新让非遗活起来

行走在潜口,你能深切地感受到明代建筑群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不会有丝毫生硬、拼凑之感。而事实上,潜口真是“拼”成的。

潜口所在地,在清代原本是一个叫汪沅的人的私宅,名曰“香水园”,咸丰年间即毁于战火。上世纪80年代初,从时代动荡中残留下来的徽派建筑散落各处,每天被日晒雨淋。聪明的徽州人想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办法:将散见于潜口、许村等地的的11座较典型的明代建筑,“原拆原建”,“整旧如旧”,集结为一个新的明代建筑群落,取名“潜口民宅”。现在宅内林林种种的装饰、摆设,则拆迁自徽州区和歙县数百座明代建筑。

异地拆迁往往会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徽州人做得很好,完美地组建起一部展示他们建筑文化的“活专著”,他们的做法也被很多专家誉为文物保护的“潜口模式”。

更让人敬佩的是“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建立。2008年11月19日,潜口民宅邀请七名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工艺大师入驻,收徒传技并进行现场活态展示,寂寞的古宅内响起了传统手工艺悠远的吟唱,前来参观民宅的普罗大众则有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亲密接触”的机会。

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注入了更多的平民情怀,其传承变得经常化,并构建起了新的文化生态。这种采取生产性方式保护非遗的做法,效果究竟如何?有媒体曾经报道,传承基地成立当天,砖雕大师方新中作品《羲之爱鹅》(50cm×50cm)标价为8000元,问询者甚众;曾有游客一口气从竹刻大师朱伟的店里买走了二十幅阳刻作品《孙子兵法》竹笺……业界纷纷称赞潜口民宅博物馆找到了一种保护非遗的最为有效的办法,传承人也表示“感觉很好”,蒋劲华还曾对媒体坦言“来了之后很有感觉,这是在和先人对话,这里有一股强大的气场,我的灵感更好了”。

对于普通的游客来说,在走进500年前的明代徽州时,近距离接触徽州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的旅行就变得充满了人文的韵味。我就亲眼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小朋友对竹雕产生浓厚兴趣,不停地问这问那,甚至跃跃欲试。

钱穆先生曾说:“在历史长河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对历史的温情和敬畏是一个人的基本信仰。”安徽人真的非常聪明,他们热爱文化,敬畏文化,将静态的古建筑和动态的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演绎”给人看,用文化创新的方法让非物质文化“活”得朝气蓬勃,这不得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