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德育课程划时代的变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育课程划时代的变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1年,我国各级小学的课程表中,写上了崭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标志着我国德育课程由知性德育迈入了生活德育的新航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回顾、反思德育课程前行的路径,我们高兴地看到经历十年课改后,德育课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德育课程教学会更具魅力。

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十年来,确立了生活德育论的道德哲学立场,变革了传统的知识授受式教学,探索了活动式、生活化德育课堂,促进了学生道德学习方式与教师道德引导方式的转变,学校道德教学与道德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具体而言,有如下八个方面:

一、明确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立场

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将生活德育论作为德育课程的理论基石,摒弃了知性德育观对德育课程的误导。新课程实施过程表明,学校领导和教师已初步认识到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道德学习不能与生活剥离,不能在生活过程之外来进行。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这些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新理念,已经得到部分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在德育课程领域,擎起生活德育论的旗帜,这是教师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和提升,在我国德育课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活动型教学成为主要的德育课堂形态

德育课程形态由以道德知识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道德主题活动为中心,德育新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施的十年,广大教师尝试以活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活动促进课程的整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好奇心、兴趣爱好得到保护;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精神得到鼓励;责任感与合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甚至在农村边远地区,由于活动教学内在的吸引力,课堂也发生了可喜变化,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开始形成,课堂上再也难以看到学生面容苦涩死记硬背道德知识的情态。活动教学调动了儿童的五官和非智力因素,使他们手脑并用;改善了师生关系,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相约,情意相融,演绎了许多动人心弦、高扬儿童生命激情的教学故事。对此,鲁洁教授曾满怀激情地赞美说:“德育课堂是迷人的”。道德教学之所以能焕发“迷人”魅力,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分不开的。

三、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德育课程的学习,由生硬的记诵式学习,转变为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诸如自主学习,焕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自觉,学得专注,学得自信,学得有法,学得快乐。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借助伙伴间的互助、互动和人际交往,促进了他们认知、情感的发展,并从中培养了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探究学习,点燃了学生勇于探究的激情。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动脑实验,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体验学习,引发了学生的心灵感悟。例如,孩子们从一滴水中体验到它关系到人和万物持续发展的意义;从自身所使用的各种物品中感受到了劳动者的艰辛和智慧,使用者的方便和烦恼等。正是借助体验,学生深化了道德认识,蓄养了道德情感,驱动并激励了道德行为。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所呈现的一大亮点。

四、促进了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这十年,德育教师经历了从被动接受理论灌输到主动开展教改探索,从茫然无措到自觉尝试,从被迫适应到努力超越的成长过程。实现了理论层面、心理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多维发展和提升。教师们真诚地感谢这个时代赋予的创新精神,感谢课程改革激发的创新能力以及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不少教师在新德育课程理念引领下,亲历教改实验,参与编写教材,开发校本课程,脱颖而出,成为德育课程的优秀教师。如湖北的孙民、浙江的池昌斌、江苏的陈萍、广西的唐丽,等等。尽管他们各具特色,但其成功都得益于德育新课程。可以说是新课程的实施铸就了他们的师魂;是德育新课程的理念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是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磨砺和熏染了他们的教学才艺。

五、教材开发进入多姿多彩的新时代

教材是德育新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要借助的“拐杖”。新课程的实施,急切呼唤新教材进入课堂。有实力的研究团队与出版单位顺势而为,精心建构和编写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15套实验教材,进入全国城乡小学课堂,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纵观全国最具影响力、最有亲和力、最有代表性的小学品德课程的实验教材,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德育课程教材不单是学生阅读的课文,而是师生对话的文本;第二,德育课程教材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学材”;第三,德育课程新教材没有简单地呈现由编者预设的唯一结论,而是注重设计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第四,德育课程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多元吸纳当下生活的最新元素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第五,德育课程教材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上述德育课程实验教材的创意和探索,对于后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修订和完善,对于持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价值。

六、诞生了专业性的实验团队

教学一线的德育教师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知名教授、专家联袂,组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流互动共同促进的专业性团队。专业团队深入基地学校听课、评课、培训青年教师,指导德育新课程的实施。例如,知名教育学家鲁洁教授和她的实验团队,多年来在中小学收集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因为他们“深信德育的真理一定深藏在生活中”,“决意要从里边发掘、提炼出有价值的德育理论来”。专家们用自己拥有的前沿理论、深厚学养和教育智慧,引领生活论德育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耕耘在课堂的广大德育教师则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教学经验和长久积淀的实践性知识,启迪了专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课改中建立的德育课程专业研究团队,对于德育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七、德育课程教学研究不断深入

1. 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证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德育课程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而且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辽宁师范大学傅维利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所主持的《基于学生真实性道德冲突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新模式的建构与推广实施研究》。这项研究推出的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新模式,可概括为“一个贯穿”、“两种挖掘”、“三种把握”、“四项拓展”。这一重大研究成果,是对德育课程建设的一次开拓和创新;是对广大德育教师实践智慧的概括和升华。

2. “草根模式”的研究成效喜人。广大教师热情投入教学研究,使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的活跃。遍布城乡的各级小学都强化了校本研究,教师都注重了“基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优化教学”的行动研究以及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二是德育教学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的课题涉及德育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以及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三是德育教学研究组织和研究形式的多样。城乡各级小学除了建构德育课程校本研究制度外,不少地方还考虑到德育课程的特殊性,即德育学科专任教师极少,兼职教师众多的情况,注重打破校际界限,在市县区范围内设立了中心教研组,每学期德育课程教学研究计划和项目。德育教师自愿申报,然后按选定的专题,组成若干跨校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有的县市还建立了德育课程“学案研究站”、“品德名教师工作室”、“课例研究会”等。

3. 网络教研异常活跃。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开展了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研究。通过网络、博客、QQ交流等形式,突破了时空局限,使教师的疑难得到及时解决,使研究探讨的问题能够更集中,更有深度,更有实效。

八、促进了学校德育的整体变革

德育课程教学与学校其他方面的德育工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于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再加上校长、政教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大多兼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就决定了德育课程生活化理念,活动化的课堂形态,“自主、合作、探究”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能够作为一种“活性因子”直接移入或有机渗透到学校德育系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得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