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银行理财产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选择适合你的银行理财产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理财产品,下一个投资热点

持续两年的大牛市终于显出了颓势,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及从紧货币政策的双重挤压,2008年的股市一路振荡下行。股民、基民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在一次次心惊肉跳的大跌中被动接受着“风险教育”。未来的市场走向如何难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赚钱容易的时候过去了。两年来单边上涨的股市带来的高收益、低风险投资机会正渐行渐远。

经济还在增长,通胀仍在继续,现在还远没有走到“现金为王”的时候,单纯的储蓄难免使资产缩水,而银行系理财产品或许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自从第一天上市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一直广受百姓投资者青睐,其稳定性高,收益率高,成为了当今理财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股市振荡,股市光环掩盖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再度迎来发展良机:

1、股市风险加大,振荡行情中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市场波动获利。随着股市看淡、基金预期收益调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性越来越具竞争力。

2、国内金融业尚处在发展阶段,个人投资者可选择的直接投资渠道狭窄。而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将专家理财与多投资渠道相结合,境外市场、股票、期货、艺术品、房地产、外汇……绝大多数市场银行都能涉足。

3、银行在渠道和品牌上更具优势。基金的主要销售渠道主要为各大银行,对于自家的理财产品,银行还是会格外重视,从紧的货币政策也逼着银行加大理财产品的推出力度。

带刺的玫瑰,看上去很美

尽管拥有众多的优点和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银行理财产品也绝对不是俯首可摘的玫瑰,一不小心就会被隐藏其下的尖刺弄伤。银行理财产品给人一贯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而从去年底开始,一系列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事件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经典案例:

网友陈先生在2007年遭遇了一起失败的投资。陈先生的老母亲在06年底购买了10万元某商业银行港股概念的“F2计划”理财产品,产品挂钩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银香港、招商银行四只港股。2007年股市表现不错,陈先生本以为产品会有一个好的回报,却被银行告知该产品收益为零。大牛市下挂钩股票的银行理财产品怎么会连存款都不如?陈先生将自己的遭遇发在网上,引起多方关注。随后人们又发现尚有多家银行同期推出类似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样存在“零收益”现象,于是铺天盖地的质疑随之而来。

此类“零收益”理财产品几乎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structuredde-posit),通常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参数挂钩。结构性产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产品发行后设计结构不发生变化;动态则会有资产管理部分,针对市场情况作相应的资产调整。基本上,目前的结构性产品都是保证本金,浮动收益决定于产品挂钩标的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上,银行拿一部分资金购买固定收益产品,比如国债和央行票据,再将这部分资金所产生的利息去购买一个金融衍生品(如期权)。国内商业银行一般是向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投资银行购买期权,比如摩根斯坦利、美林、花旗等。国际投行通过数学模型判断挂钩标的未来走势并设计产品。一般来说,期权回报率越高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期权回报率越低其实现的可能性则越大。

以上文“F2计划”为例,其收益率计算公式为:收益率=16%(最好的股票表现值最差的股票表现值),如该值为负则按零收益结算。分析该公式,如果要实现最高收益16%,则四只股票必须在到期时涨幅或跌幅完全一致。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这样的概率是相当小的。如果最好股票与最差股票的表现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6%,那么,不管单只股票涨几番,收益率仍然为零。由于挂钩股票中表现最好的招商银行和表现最差的中银香港期末收益差额高达98%,因此该产品到期零收益。

“零收益”事件的焦点由“为何挂钩股票涨,产品零收益”很快转移到了质疑银行产品设计能力和销售管理水平。对于前者,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应该选招行这支股票,招行由于强大的零售能力,报表和概念都会很好看,能高度迎合投资者,因此受到溢价追捧是很正常的。由于到期表现中有过度溢价的招行,组合的相关性大幅度降低。并推测,由于2006年底A股和H股差价受市场关注,该产品很大程度上是迎合市场热点的应景之作,银行在购买该产品时很可能根本没有内部定价组对其仔细复核。

基金、股票都可能出现亏本,却没有人去找证券公司的麻烦;“零收益”的理财产品好歹保住了本钱,为什么反而引发轩然大波?问题在于,产品销售人员没有向购买者揭示产品定位及内在风险。直到产品到期之前,陈先生一直以为自己的产品跟港股挂钩就是分享股票上涨的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需要购买者对投资方向有一定的判断,并清楚地了解收益方面的风险。举个例子,如果两款产品年收益率同为5%,固定收益的A产品肯定获得5%的收益,结构性的B产品零收益和10%年收益的可能性对等。作为陈先生的母亲,最适合她的肯定是前者,一方面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更低,另一方面后者的不确定性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在现实生活中后者却可能更容易卖出去,因为固定收益产品往往缺乏噱头,而结构性产品则可以涉足各种热门产品作为“糖衣”,并且可以理直气壮的在产品说明书上标上一个很高的收益上限。看上去不错,但获得最高收益的概率绝非普通投资者能够估计出来的。

勉强保住本金有时未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还有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时未必能保得住本金。我们把统计范围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已经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中至少有十五种确认“零收益”,几乎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而未到期并持续运作超过3个月的结构性产品中,至少有13款收益为零,其中某银行的结构性QDII理财产品浮亏已达60%。

该产品在说明书中介绍,“不论股票表现如何,投资者于首月均可获得‘30%’的年化收益”。听上去收益不菲,其“30%”的年化收益却是在单月收益2.75%基础上的巧妙修饰。用年化收益夸大实际所得,这是理财产品宣传时候的一个惯用手法。投资者还来不及高兴几天,巨额亏损已然显现:该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2008年2月14日,扣除3%的相关赎回费,并已减去首月已派发的固定收益2.75%后,此产品市值为36.82,如果投资者提前赎回,100美元投资本金目前市值仅为36.82美元,浮亏63.18%。两年后到期要想保本,必须在现值基础上翻三倍。

尽管频频爆出“零收益”事件,平心而论银行本身也绝非“幕后黑手”。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波动,产品销售人员的误导,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盲目乐观以及银行产品研发等问题共同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事发后银行也表现出息事宁人的意愿:陈先生一事中银行曾表示希望以3000元代金券补偿其10万元投资的利息损失。而另一位投资者在得知其购买的某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时,对银行自称不识字,看不懂产品说明中的条款,银行方面最后也以同期存款利息对其进行了补偿。2007年的“5.30”大跌让新入市的股民体会到股市的风险,“零收益门”在某种意义上也对银行和投资者两方面提出了风险警示。

找到你需要的银行理财产品

社科院金融所年初的《2008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显示: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2007年人民币产品发行1302只,外币产品发行1760只。产品越来越多,设计也日趋复杂,而收益率也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如何挑选适合自身条件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我们不是市场预言家,无法事先判断出今年收益最好的那款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各有特点及定位,通常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在选择上也不应单纯以收益率为导向。在这里,我们对银行热门的理财产品进行大体的分类和评价,在了解产品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需要的银行理财产品。

打新股理财产品:

风险:两星收益:四星

盘点:

打新股产品是2007年人民币理财的一大亮点,全年银行打新股类理财产品达150只以上,占人民币股票产品的比重高达47%,募集资金4473亿元人民币。而在2006年,此类产品只有区区10只左右。数目众多的打新股产品属于中国特色,它在本质上反映了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三大缺陷:询价制度流于形式导致“新股不败”、发行过程过度向机构投资者倾斜、以资金多少作为配售依据,这些缺陷使得集中资金获取一、二级市场超额收益的打新股产品深受欢迎。数据显示,打新股产品在2007年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期这种理财产品出现亏本。

与打新股的债券基金相比,银行打新股产品在新股申购、收益分成、费用、申购起点、流动性等方面各有优劣:

其一,债券基金可同时参与网上、网下新股申购,而部分银行打新股产品(通过信托公司操作)只能参与网上申购。网下申购的中签率是网上申购的2至3倍,网上网下同时打新股的中签率必然更高。但需要指出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几乎可以用100%资金进行新股申购,远高于增强收益债券基金20%上限。

其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一个收益分成条款,这种分成条款无疑将降低投资者的收益,而债券基金则不参与利润分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收益分成将银行利益与投资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银行的信用也是基金公司难以比拟的。

其三,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起点一般较高,通常设定在2-5万,而债券基金起点较低,通常1000元就可以申购。从流动性的角度看,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只允许在每月规定日期赎回,有的甚至要向投资者收取罚金,而债券基金在封闭期后可随时赎回,流动性相对较好。

展望:

尽管此前打新股类产品表现出色,但可以肯定的是,2008年的“打新”收益必定会呈现下降趋势。上述判断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打新资金不断涌入一级市场导致中签率的下降;二级市场振荡下行,中签新股在抛出前破发的可能性增大;由于大盘疲软,新股上市进程受到影响,导致“无新可打”。

需要注意的是,新股不败并非常态,由于上述的几个原因,打新股产品甚至有亏本的风险。去年年底大盘调整期间,某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未抛售股票而导致收益缩水的现象受到多方关注,而近期又爆出多款银行“打新”产品实际收益低于储蓄。

在加息频繁、CPI高企的情况下,打新股产品将其投资期限缩短,出现“活期化”的趋向。此类产品平时与普通存款无异,当有新股发行的时候,银行会发公告并扣款集资参与新股申购,未中签的资金则返还到投资者卡上,收益也会在卖掉新股后一并返还到卡上。此类产品值得投资者关注。

打新股产品具有收益率高,风险相对较低的特点,适合投资理念较为稳健的投资者。如果对年内大盘看空,应避免选择有网下申购功能的理财产品,网下申购三月后方能抛出,增加了投资者承担的市场风险。此外,打新股理财产品通常没有保本条款,投资者也应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结构性理财产品:

风险:两星收益:三星

盘点:

尽管受到“零收益”事件的冲击,但2007年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仍然不乏可圈可点的产品。与上文“F2计划”同银行同期推出的“F1计划”,到期实现了7%的预期最高收益,同时由于利息税调整有利于客户,实际收益率为7.0438%。而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股投资夺标计划”挂钩9只港股,因为实现了16%的预期年化收益,在2007年11月15日提前终止。结构设计的不同导致了收益率的差距,如果F2产品不采用CAP期权,而是部分参与收益率的话,最后结果将是完全两样。

相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及目前市场上的其它理财产品,结构性投资产品具有低风险且相对较高收益、免申购费率以及与国际市场投资接轨的显著优点。中资银行推出的结构性产品一般为保本型产品,在本金保证的前提下,投资者获得了一个博取高收益的机会。如同把存款利息拿去买彩票,运气好得个五百万,再不济也可以保住本金。

展望:

在2008年的振荡市中,结构性理财产品肯定不乏亮点。以近来饱受质疑的同涨同跌类挂钩产品为例,如果选取的目标股票相关度较高,即使大盘下跌依然会有不错的回报。而要想找到有潜力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熟悉市场、了解产品结构是前提。

首先,应观察产品挂钩的主题是否与自己想投资的领域一致。举例来说,投资者对股市的走势比较看好,就可以选择挂钩股票的产品;对农产品的走势比较看好,就可以选择挂钩农产品期货或者农业股的产品,等等。

其次,要了解产品结构和收益计算方法。为了克服投资的盲目性,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结构和收益方法,这样才能避免误把跟踪股价相关性看作直接投资股票之类的误区。

最后,结构性理财产品还分为保本与非保本两类,保本也可以分为100%保本或是部分比例保本,部分保本产品收益通常高于完全保本产品。因而在产品选择方面,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分类配置比较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结构性产品的本金具有较好保障,收益区间大,最高收益率诱人。如果你是那种每月会花上几块钱买点彩票玩的人,此类产品也许会对你的胃口。

固定收益理财产品:

风险:一星收益:两星

盘点:

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是2007年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占比最大的一类,目前银行推出的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主要有三种:(1)短期融资券型债券理财;(2)信托理财产品;(3)银行资产集合理财。这三种产品都具有固定期限、固定收益和本金安全的特点,受到那些不愿意承担市场风险型投资者青睐。

《2008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评估:对于信用和利率产品,依据产品是否有增信措施以及增信措施的质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有风险和无风险两类。其中,无风险的信用和利率产品指的是发行银行利用外部担保(包含国家信用的银行)、保本和保证收益条款覆盖了产品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总体看,信用和利率类产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无风险产品的投资价值好于风险产品,后者的超额收益率为负值;第二,信用类产品(信贷和违约事件)的投资价值好于利率产品,特别是存在利率风险的利率产品,其超额收益率为负值;第三,在利率产品中,大量的产品在起息日即低于相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和央行票据即期收益率。换言之,投资者与其购买这类产品,实在不如简单的存款。应该说,这三个特点暴露出银行定价能力欠佳。尤其是风险类利率产品,表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不利特征。尽管信贷类产品相对债券类产品具有明显的投资价值,但也存在着银行预期收益低于存款利率的情形(占实际评价数量的1%)。

展望:

虽然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极低,但仍然存在风险,其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是引入外部担保的信贷类产品。投资于国内的利率产品受加息影响,投资者需谨慎。近期外币固定收益产品受到银行重视,值得投资者关注。总体而言,固定收益类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股票类理财产品:

风险:四星 收益:四星

盘点:

除了安全性较高的打新股产品及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还有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外股票,分享股价上涨的收益。比如通过基金投资股市的FOF产品,QDII理财产品。此类产品投资于股票,通常属于无保本浮动收益。在投资者承担较高风险的同时,收益率也有着更大的想像空间。在今年一月份的大跌之前,部分FOF及QDII理财产品曾获得高达40%的年化收益。但随着全球股市的大幅回调,净值亦快速缩水。

展望:

对QDII类产品来说,尽管年内全球股市前景堪忧,但全球资产配置和新兴市场概念依然具有吸引力。同时出于紧缩流动性和金融发展的考虑,监管部门对QDII也相当重视,投资领域从香港扩展到新加坡再到英美。如果对于相关市场较为了解并且有承担风险的准备,QDII不失为有益的资产组合。

FOF产品风险和收益水平为股票基金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折衷,但在卖点上仍有欠缺。基金本身就是专家理财,多交一层费用聘请专家来选专家有必要吗?

寻找值得托付的银行

确定了适合自己的产品类型,新的问题又摆在投资者的面前:类似的理财产品往往几家银行都有发行,是不是随便找一家熟悉的银行买就行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于各银行背景上的差别,在发行理财产品上往往有各自的优势和侧重,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各银行在产品设计能力、产品销售管理上也有差别。一些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虽然迎合了市场卖点,但其实际投资价值可能并不高。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剑锋认为,“产品设计不成熟,风险提示不到位,市场监管不得力是银行系理财产品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选择银行时应关注其过往推出产品的业绩情况及其美誉度,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投资者可选择的银行越来越多,各银行的产品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门槛各不同:总体上看,中资银行理财产品门槛低于外资银行。中资银行最低起点1000元至4000元不等,普遍的投资起点一般为5万元。而外资银行产品的投资起点最低5000美元,高则达到30000美元。

币种有差别:中资银行以人民币理财为主,即使投资QDII或外汇也常常是以人民币购买产品。外资银行主要投资海外市场,多以美元进行购买和结算。

期限分长短:从市场上看,中资银行产品期限普遍比外资银行短,中资银行只有30%银行产品平均期限超过1年。原因在于,中资银行很多产品在国内投资,必须考虑到不断加息、利率变动频繁的因素,产品期限长会导致风险增大。

保守程度不同:总体上看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中保本产品的比例高于中资银行,55%的外资行有95%以上的产品保本,其中,德意志银行、华侨银行所有理财产品均能100%保本,无论产品到期收益率如何,资金都不会遭受损失。

part Three

打新股产品:中资银行特有,创新产品可重点关注

由于体制限制,只有中资银行推出打新股产品。中信、招商、深发展等,相继对产品进行改良,或将活期储蓄的概念嵌入打新产品中,或将信托融资贷款与打新捆绑,并在资金闲置时投入票据、国债市场。例如招商银行2008年第一只新股申购理财计划就是将新股申购和可转债联合起来。打新股产品更重要的创新在于产品期限的灵活设置。在加息预期和市场振荡的大背景下,银行相继推出了打新股的短期产品。其中做到极致的是将活期储蓄与打新股相结合,只要投资者与银行签订协议,在每次新股申购前,银行会自动划走投资者账号内资金,中签后将本金、收益自动划到投资者账号。

债券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和流动性各有所长

目前,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等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值得关注。兴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以债券类为主,2007年第50期"季季丰"、第42期"年年升"等产品年收益率在4.5%~5.5%,在同类产品中优势明显。除了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也值得关注,其收益率直追兴业。招商银行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虽然比前两家的收益略低,一般在3%~5%之间,但其流动性更高,多数为1个月和3个月的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看重银行投研能力,外资行有优势

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十分丰富,币种涵盖美元与人民币,投资期限大多在1年以上,最长的为6年。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体现一家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的标志,外资银行优势明显。汇丰银行发行的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东亚银行近90% 的产品也为结构性产品。中资银行中光大、招商等创新能力较强的银行也有着不俗表现。

信托类理财产品:中资银行专有,建行产品丰富

与“打新股”产品类似,发行信托类理财产品的均为中资银行。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通常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打包委托给信托公司,贷款给公司或项目。此类产品风险较小,因为银行会选择信誉好、风险小的公司或者项目发放贷款,并往往引入担保。由于2008年银行信贷从紧,企业贷款越来艰难,因此,银行通过发行信托类理财产品换取流动性的意愿很可能加强。此类理财产品会迎来一个投资热点。

目前,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大约在4.5%~6%,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很多。由于原材料、基建等项目等需要大量资金,建设银行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较多,其产品年收益率在3.5%~4.7%之间。

QDII理财产品:外资银行优势明显

2007年中资银行的“打新股”产品备受瞩目,而外资银行在QDII产品上优势明显。 2007年,外资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数占到全部QDII产品数的74.3%。外资银行这类产品之所以吸引国内投资者,原因在于产品设计灵活,亮点多。而很多中资银行在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上仍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