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培育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重视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最为重要。因为未来是个复杂多元、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而挑战中就要承受各种心理压力,比如逆境、失败、错误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

然而,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诸如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这些心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过度焦虑;学习不专心用功,怕吃苦,贪玩好耍,懒于独立思考;遇到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一蹶不振;在群体生活中极为自私,对相关活动不热心;对公众舆论毫不在乎,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等等。我们从大学生马加爵、药加鑫犯罪的事实中就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和当代学校教育失策之处。

二、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中学生心理障碍表现纷繁复杂,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后天的,有主观、客观的,就一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与其心理发展关系甚大。家庭的政治态度、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等都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纠纷、父母亲离异,使子女心灵受到创伤,造成孤独、抑郁和焦虑;作为孩子第一位老师的家长,其观点、态度、方法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甚至走上犯罪。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溺爱或苛刻,都可能使孩子形成骄横娇气或压抑封闭的心理。

(二)学校方面。中学教育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谈举止对学生心灵来说无疑是阳光雨露;良好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优美的环境,无不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相反,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素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都会伤害学生。如讲课乏味,搞疲劳轰炸,处事不当,待人不平,讽刺挖苦,侮辱人格,打击报复,体罚,等等,必给学生带来超负荷压力,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或变态心理。有的学校强调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扼杀学生的创造个性,剥夺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阻碍学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加剧了学生恐学、厌学、不学的不良心理。

(三)自身心理。处于青春期前后的中学生,面临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发展,进入“躁动期”、“心理断乳期”、“自我觉醒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他们的独立意识、批评能力、自制力等都有所发展,往往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可成人们却把他们当“小孩”对待,所以就出现了中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代沟”现象。这个时期,我们若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沟通与引导,就很可能使他们产生过度抑制、兴奋或盲目冲动的心理障碍。

(四)社会生活。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经历、遭遇、突发事故等也会导致心理障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从中获得虚拟世界里的快乐与满足;因做错某事而留下抹不去的阴影,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并不可怕,因为他们心地单纯、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促进其逐步完善、健康发展。

三、培育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针对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教师要有的放矢,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康心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中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教师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爱即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爱自己的专业,有一颗敬业之心,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当然,教师必须具有健康心理及其相关知识,才谈得上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问题。

(二)营造良好氛围。这里的良好环境既包括学校环境,又包括家庭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我们美化校园,有文化长廊、字幅标语、绿茵草坪、宽阔球场、花园亭廊等。学生一入校就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同时,搞好班集体环境氛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师既要对学生加强疏通工作,又要与家长协调,帮助家长改变教育子女方法,比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必然会收到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的良好效果。

(三)开展多彩活动。培育中学生的健康心理,还应重视实践活动。学校应开展好讲演比赛、文娱表演、体育竞赛、特长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锻炼胆识,发挥长处,融洽人际关系,增强集体感、自信心,消除懒惰、消极、孤独及焦虑的心理障碍,使之感受到集体的温馨与生活的快乐。还要多开主题班会,认真选好主题,设计好开会的程序,从心理健康角度入手,针对学生日常交往中、日常生活中、平时学习中的心理问题,采取讨论辩论、自由发言等方式,阐明观点,明辨事理。

(四)注重个性特质。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个体存在着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认知因素包括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的差异;人格因素包括人格类型、人格优劣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心理差异或者说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材施教,达到“长善救失”,促进智能、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健康心理的目的。

总之,培育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应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