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一讲 酒史略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酒,本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料,属于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的一部分。《释名》说:“酒,酉也,酿之米曲。酉,怿而味美也。”最早写作“酉”,字形上像一个容器,说明是装在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其味道很美,饮了使人心情激荡,兴奋而愉悦。到后来,酒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料,人们发现了它许多特殊的作用和价值,于是其功用就发生了变化。如《汉书》中说:“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福之会。”后来梁《春秋纬》也有类似的说法:“酒者,乳也。王者法酒旗以布政,施天乳以哺人。”古人对酒在生活中的意义还有更深的认识,如《说文解字》道:“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这是酒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同环境里所起的作用不同,或者说造成的结果不同。
酒,是大自然的赐予,也是人类智慧的杰作,长期受到人们的恩宠。它广泛地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参与了人们的种种活动,并显示着它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对此,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关于酒有着丰富的记载。因此,它早已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一种需要,而且成了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酒和饮酒,都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组成部分。
酒究竟产生于何时?人们早已不满足于过去一般所说的周代,也不再满足于夏。《孔丛子》中说:“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尧天子既已如此之豪饮,难道酒能反产生于他之后吗?张《汉纪》甚至说:“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看来,古圣尧又并不是一个贪杯的酒鬼,“千钟”可能是为了政治,饮酒于政治、文化似乎早已联系在一起了。人们多认为黄帝时饮的玉膏即是酒。《山海经・西次三经》有如下一段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花儿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处,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馨。黄帝乃取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这一段描述,很像是大自然中自生的“酒”。“丹水”,分明是丹木果实发酵的果子酒。《山海经》包括许多神话的书,这里是否把古时的酒和制酒的过程加以神话了,否则,玉又何以能饮?谁又见过玉膏?《山海经》中,“丹水”一名凡五出,地点皆不同;而凡叙丹水处,又都与有玉有关,或者水之颜色。而凡此处,出有自然的酒,上古之人称之为玉膏;或因当时尚不备容器,所以不称酒。
看来,酒的历史被追溯得很远。
据证实,在出土的公元前五千年文物当中,已有酒的器具;因为当时陶器已产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绎史》卷四引《周书》)可见陶器于人类文明的关系。而无论甲骨文中的酒字及金文中的酒字,都与出土之陶罐形象相似。这些陶器出现在仰韶文化遗物中,河南渑池仰韶村出土文物据考大约距今五千年前,而西安附近半坡村遗址则距今七千年前,这比黄帝与玉膏的故事年代又早多了,但当时是否有人造酒却无从记载。我国古代史常把天然酒与人工造酒并提的,这倒有不少文字材料。倘若我们不将人工造酒的历史和天然酒的历史分开,只怕要追溯到亿万斯年。从《山海经》中黄帝与玉膏的故事来看,应该说不仅黄帝发现了酒,而且又制造了酒。至于说神农氏是造酒的祖先,这当然也不无道理,因为他毕竟创造了农耕,教人们种植粮食作物;而粮食又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既有食而必有饮。
如此说来,似乎酒最早产生年代是很难考证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