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因为亲近,所以贴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为亲近,所以贴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宛:近些年,民生新闻节目或栏目热火朝天,它拓展了报道对象的意义空间,丰富了报道对象的内容,受众关注度很高,但我也发现,这类新闻节目的发展似乎出现了一些瓶颈,如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充斥着大量的新闻时间和空间,对生活浅层次的过多关注也使得此类新闻越来越丧失活力和格调。对此,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董: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民生新闻自上个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从理论到实践都给新闻界带来不小的震动,尤其是从《南京零距离》开始,国内各类遍地开花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更是很大程度地彰显了民生新闻的活力,以其平民化的视角反映平凡人的生活,以其贴近性的内容彰显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空间,以其民本的立场体现传媒本质意义上的价值取向,饱含对大众的关爱情怀,鲜活、亲近、通俗的新闻报道风格和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更是雅俗共赏,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甚至被称为是“民主社会进程中的权利回归”。但民生新闻也表现出了“二重性”,一方面,它拓展了报道对象的范围与意义空间;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疏于思想深度的探寻,降低新闻格调与品质等问题。譬如,堆砌琐事,局限于表层现象,信息价值含量低;有的一味迎合受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走向媚俗、低俗甚至是恶俗的境地,忽视媒体社会责任;更有甚者,有的新闻工作者丧失对新闻生命的追求,歪曲、捏造、炮制新闻,越来越远离新闻的本质。

宛:那么您认为,造成这些肤浅、媚俗、虚假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遏制这类现象的发生?

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要找到“民生新闻”的理论根源,才能把握民生新闻发展的本质问题。在国内,民生新闻实务总结先于学理剖析,虽然有学者从各个层面解读民生新闻,提出“价值取向说”、“新闻体裁说”,①也有学者鲜明指出它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②并梳理了其本质内涵,但此类学理层面上的成熟探讨并不多见。而在美国,与“民生新闻”概念比较接近的是“公共新闻”,历经10余年,公共新闻的发展逐渐式微,其“没落,或演进,或被替代”,被称为是“早已命中注定”。③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民生新闻”还是“公共新闻”,本身就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依赖于实践中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先天理论的发育不成熟,加之复杂的媒介生态,市场因素、资本因素以及消费主义盛行下的文化“奇观”效应,使得此类新闻渐渐褪去它本该具有的活力和光彩,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的错位或缺位,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化倾向、通俗化背后的表面化倾向、市场化背后的偏差化倾向也愈来愈明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泛的思考。

宛:刚才您从理论根源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剖析,那么您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核心是什么?

董:我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公众参与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公众的参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论是公共新闻的倡导者或者民生新闻的践行者,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共性,那就是尤其注重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中心作用。“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报道新闻,还应包括致力于提高公众在获得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大众如何去面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大众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④国内首次引入该理论的学者蔡雯也特别强调了公共新闻的两个最显著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报道方法以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主”。而现在的状况是,公众真正参与了吗?精英阶层仍然掌握着话语权,某些公众的言论也只是陪衬,更多的是制造公众参与的假象。⑤

宛:您所说的这种“公众参与”具体应该怎么理解?在传播实践中又该如何实现“公众参与”?

董:先举例说明。在厦门PX项目事件中,公众被视为“公民社会的整体性力量”,此事件的圆满解决被视为民意诉求和政府意志良性互动的经典案例,也成为现代公民社会价值建构中的一个标本。而华南虎事件,新媒体的力量推动着事件的层层发展,“草根”的介入引起更大程度的“公众参与”,这种真正发自民心、出自民意、贴近民情的信息传播方式无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难看出,在向公民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公众参与”体现为公众的公民身份意识日渐浓厚,对公民权利和责任的诉求更加强烈。所谓“公民”,是被法律赋予正当权利的主体,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则是新闻传播的合法性资源。

宛:公民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且由公民自己来讲,这体现了公民合法的媒体参与行动。

董:这种作为“公民”的公众主动、普遍而富有“行动能力”的参与,正是一种被称为“亲近新闻(Intimate Journalism)”的核心要义。“亲近新闻”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必然因素的。首先,社会的民主进程加快,公民意识、公民权利诉求日渐浓厚;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每个公民都是记者”,⑥人人都是传播的主体,有学者称,现在的时代已由“全民阅读时代”过渡到“全民写作的时代”,⑦Grassroots媒体网创始人丹・吉尔摩也曾说,“以往的历史由新闻记者撰写,但现在的历史由人民大众书写”。⑧将话语权回归到公众手中,构建一个和谐、平等、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这就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途径,也是“亲近新闻”迸发活力的鲜明映照。

宛:这种“亲近新闻”与以往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其共同点是什么?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董:三者的关注点皆在于民众、民生,以平民为主体、以平民为主角进行报道。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具有本质的区别。我认为,较之“民生新闻”、“公共新闻”,“亲近新闻”以公众主动参与为核心,以更鲜明的平民视角、更深度的民生内容、更亲密的人文关系、更“公民”的话语方式强调普通公众的不普通生活,捕捉平凡人生的不平凡经历,倡导新闻报道不仅要走近公众的身边,还要熔铸对生命意识的关怀,走进公众的内心,关注他们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计,关切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心灵世界,真正意义上打动公众,让他们“心动”,继而“行动”。如果说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是一种价值理念的提升,⑨那么从公共新闻到亲近新闻更是这种价值理念提升过后的再升华,这种亲近,不仅是报道理念上的亲近、内容结构上的亲近、话语方式上的亲近,更是思想深度与精神内核上的亲近,包括媒介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诉求、审美特征和欣赏格调。

宛:您认为不管是“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抑或是“亲近新闻”,它们对我们现在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意义有何参考价值?

董:从理论上看,无论是“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或者“亲近新闻”,都是对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反思和颠覆,尤其是“亲近新闻”,甚至可以说,其“新闻”本质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首先,传播主体明显变化,公众参与成为核心价值诉求,人人都可能是传播者,受众也几乎成了一个模糊概念,这对于重新思考和界定新闻传播本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其次,传统新闻价值元素,如“显著性”、“重要性”受到解构,记录每日生活、反映平凡人生成为亲近新闻着力报道的主体,⑩对当下新闻报道加强对人本身的观照、对人类普适情感的关注,对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媒介生态建构具有启发意义;再次,新闻客观原则受到极大挑战,“亲近新闻”主张对报道的“理性”介入,冷漠、麻木的新闻报道被抛弃,换之充满人情味、饱含人文关怀、贴近人内心感受的“感性”书写,但仍不乏思想的深度和认识的高度以及审美欣赏的广度,并注重公众的主动参与和公众参与“行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显然,这一理论为当下新闻报道如何加强对人性深层次的挖掘、人类健康情感的塑造,对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和责任的担当都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实践上,首先,“亲近新闻”更鲜明的人本立场,致力于让公众成为传播的主体,实现话语权的真正回归,让公众主动参与对社区的讨论,在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使媒体成为公众言说公共事务的公共领域,从而从本质意义上实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的要求。其次,“亲近新闻”呼唤公众话语空间的建构,必然会营造出一个更平等、更互动、更自由的话语“场”,使得个性化信息、小众化信息、人性化信息增多,并随着公众“行动能力”的提高,知识性信息、建设性信息也会激增,换句话说,有用信息、有价值含量的信息会增多;再次,“亲近新闻”倡导反映“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并不只是平面化的叙事和浅层次的书写,而是试图通过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普通人生活当中闪烁着智慧和生动的光芒,并用这种“亲近”温暖人心、温存民心,从而使得新闻报道在鲜活真切的同时张扬着真正的民生风范和民生精神,且能够引导着公众的精神境界。

宛:您刚刚已经详细阐释了“亲近新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种新颖的传播理念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与探讨,您认为如何用“亲近新闻”解决新闻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董:现在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公众参与“行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前面说到,“亲近新闻”的一大目标就是让公众“心动”、“行动”,但绝不是“乱动”,我一直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什么是“行动能力”?就是公众诉求、表达、认识、判断、利用信息的行为能力。亲近新闻,最需要做的是营造一种理性、知性和建设性的公众参与环境,而避免进入散漫、无序、“个人情调”,甚至一味媚俗的怪圈。

宛:如何引导与培养公众参与的“行动能力”?

董:如何引导与培养公众参与的“行动能力”?这就落到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上,那就是――媒介素养教育。加强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甄别、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把握传播规律,作出合理化的信息接收反馈,让社会公民具有一定的媒介素质、传播品格、人文情怀和审美追求,而这些,无疑是“亲近新闻”能发挥魅力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②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

③⑦邵培仁、李一峰:《从全民阅读时代到全民写作时代――论世界“参与新闻”运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④杰伊・罗森[美]:转引自《公共新闻》,《新闻与写作》,2006(1)。

⑤方玲玲:《困境与出路――公共新闻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再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6)。

⑥www.省略.

⑧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edia,2005。

⑨朱菁、江藜藜:《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价值理念的提升》,《新闻实践》,2005(2)。

⑩吴飞、卢艳:《亲近性新闻:公民化转型中的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记者》,2007(11)。

(董小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宛月琴,西南大学2007级新闻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