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ZnS:Mn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ZnS:Mn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采用溶胶法制备了Mn掺杂的zns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S:mn纳米颗粒为立方形晶体结构,但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会逐渐增加;Mn离子的掺杂浓度达到1%时发光强度最大;脉冲激光激发下ZnS:Mn纳米颗粒的发光寿命比常规的ZnS:Mn颗粒要短一些。

【关键词】ZnS:Mn;发光性质;发光寿命

0 引言

硫化锌纳米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光电设备的重要材料之一,具有带隙宽、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做蓝光发光材料,自Bhargava等[1]用实验证实经表面钝化处理的纳米ZnS:Mn能够显著提高半导体的发光效率,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涌向了ZnS掺杂Mn这一领域。而掺杂锰离子的硫化锌是一种发橙色光的光电材料,用途很广,可用作磁性材料和发光材料,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把目光集中在了ZnS:Mn的发光性质方向上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实验所用的化学试剂包括:醋酸锌、醋酸锰、硫化钠、巯基丙酸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自制的去离子水。

1.2 ZnS:Mn纳米颗粒的制备

1.2.1 配置反应溶液

称取6.5700g的醋酸锌,在磁力搅拌下加入巯基丙酸(1%ml)水溶液中,配置的70ml溶液为①,此溶液为白色的乳浊液;称取0.0368g质量的醋酸锰,在磁力搅拌下加入巯基丙酸(1%ml)水溶液中,配置的30ml溶液为②,此溶液为粉红色的透明溶液;称取10.854g的硫化钠溶入去离子水中,配置的50ml溶液为③,此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

1.2.2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先让②溶液和③溶液在90℃温度、磁力搅拌、冷凝回流、氮气环境下反应30分钟,再加入①溶液,反应六个小时,制的乳浊液。在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的乳浊液,用无水乙醇离心三次,在80℃下真空干燥3小时获得固体,需研磨获得粉末,该合成的ZnS:Mn纳米颗粒中Mn2+ / Zn2+为0.5%(mol之比)。

同样条件下以此制备Mn2+ / Zn2+为1%、1.5%、2%的ZnS:Mn纳米颗粒。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图1 ZnS:Mn纳米颗粒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图中a为标准卡片(JCPDS NO.77-2100)上的ZnS,b、c、d、e为本论文实验制备的Mn2+ / Zn2+为0.5%、1%、1.5%、2%的ZnS:Mn纳米颗粒。标准卡片上的ZnS的2θ=28.5°,47.5°,56.5°,对应晶面是(111),(220)和(311),从图上分析,该实验合成的ZnS:Mn纳米颗粒和标准卡片是一致的,说明该反应合成的ZnS:Mn的晶体结构和ZnS相同,为立方形晶体结构,在我们掺杂范围内晶体结构无根本变化,无杂相生成。平均晶粒尺寸D是根据谢乐公式D=Kλ/βcosθ计算获得。K为Scherrer常数,其值为0.89;β为积分半高宽度,θ为衍射角;λ为X射线波长,为0.154056nm。由于掺杂的Mn的量不同,纳米晶体的平均粒径依次为2.21nm,2.55nm,2.87nm和3.37nm,随着Mn含量的增加,纳米颗粒的几何尺寸逐渐增加。

2.2 ZnS:Mn光致发光光谱

图2 ZnS:Mn的光致发光光谱

用340nm波长的光激发合成的ZnS:Mn纳米材料,以此图分析:ZnS:Mn纳米颗粒的发光有两个发光峰,在波长475nm左右蓝光发射峰和在600nm左右桔黄色光发射峰。波长475nm的蓝光是来自体材料ZnS的缺陷,一般认为是锌空位,600nm桔黄色光是由于Mn2+的3d中4T1-6A1的跃迁。Bhargava等人认为,在ZnS:Mn纳米粒子中,由于Mn离子的d电子态与ZnS基体的SP电子态的耦合导致了Mn2+的4T1-6A1的跃迁[2]。Sooklal等人发现Mn2+取代了体材料ZnS晶格中Zn2+导致了Mn2+的4T1-6A1的跃迁,而ZnS表面方上的Mn2+产生的是紫外光,因此可以推断出Mn2+成为ZnS晶格中的一部分,成为发光中心[3]。一些学者发现随着ZnS纳米晶中Mn2+浓度的增加,橙色光(波长600nm)强度会下降。Sooklal等人发现Mn2+的最佳浓度为的最佳浓度为2%,Khosravi等人研究认为Mn2+的最佳浓度为0.12wt%,Leeb等人报道Mn2+的最佳浓度为1%。从我所做的实验中能看出,Mn2+的发光强度随着M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Mn2+的最大浓度为1%,当Mn2+的浓度继续增加,也就是超过1%时,Mn2+的发光强度下降。由于纳米颗粒表面和内部结构受制备条件影响非常大,制备过程和制备条件的差异导致发光的不同,所以不同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和规律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相反的。

2.3 ZnS:Mn的寿命

为了研究ZnS:Mn纳米颗粒的激发态的寿命,我们测量了在光激发下的瞬态发光。

图3为ZnS:Mn(1%)的在355脉冲激光激发下的发光寿命衰减曲线,通过数学拟合可知我们得到的发光衰减曲线满足双e指数衰减规律:

I=Ae■+Be■

这里I为发光强度,A和B是常说,t时间,τ1和τ2是激发态寿命。具体寿命拟合结果显示ZnS:Mn(1%)的发光寿命τ1为5.57364E-4, τ2为1.41348E-4。

关于ZnS:Mn的寿命,Bhargava等在实验上发现纳米ZnS:Mn的590nm发光(对应Mn2+的4T1-6A1跃迁)在保持较高发光效率的同时发光寿命至少缩短了5个量级[2],他们给出常规晶体ZnS:Mn的寿命是1.8ms,纳米晶体ZnS:Mn的寿命是20.5ns,3.7ns。但是后来有许多人研究证实了这一结果是有误的。而我所测试的ZnS:Mn的寿命是几百个微秒,仅次于常规晶体ZnS:Mn的寿命:1.8ms,也证实了纳米晶体的ZnS:Mn的寿命不是纳米量级。通常,发光衰减时间要归结于发光物理过程和发光中心所处的环境。从发光过程分析不会有两个衰减寿命,双衰减寿命应该是存在两种不同环境的发光中心。我们知道有一部分Mn2+在合成过程中进入ZnS晶格中,取代晶体中的Zn2+,而另一部分是穿在于ZnS晶体表面附近。当10nm左右的纳米颗粒表面原子占20%左右,表面附近原子要更多。表面的Mn离子所处晶场和内部的不同,激发态的寿命不同,所以发光衰减存在两个寿命。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增加,表面原子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

图3 ZnS:Mn(1%)的发光寿命衰减曲线

3 结论

本文采用溶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ZnS:Mn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谱对ZnS:Mn纳米晶的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了该合成法合成的ZnS:Mn纳米晶为立方相,且发现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随着ZnS中Mn的含量的增加,纳米晶的颗粒不断增大。用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Mn2+的发光强度,比较得出:随着Mn掺杂的增加,Mn2+的发光强度在增加,1%Mn的ZnS纳米晶中,Mn2+的发光强度最强。ZnS:Mn瞬态发光研究显示,纳米量级的ZnS:Mn晶体的寿命比常规的ZnS:Mn晶体要短一些,但是又不像Bhargava等人实验得出的纳米量级的ZnS:Mn晶体发光寿命至少缩短了5个量级。处于纳米表面和内部的Mn离子的激发态寿命不同,由此导致发光衰减是双e指数衰减。

【参考文献】

[1]Bhargava R N, Gallagher 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doped nanocrystals of ZnS[J].Phys Rev Lett,1994,72:416-419.

[2]R.N. Bhargava, D. Gallagher, X. Hong, A. Nurmikko, Phys. Rev. Lett.1994,72:416[Z].

[3]谷洪亮.ZnS:Mn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在电致发光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