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江苏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协调度模型的江苏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提升人才创新力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主导对创新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在所有人才开发的主体中,只有政府才是从地区发展的全局出发负责人才资源开发的方向。本文基于政府投入的视角构建有关创新型人才的投入与产出的协调模型,以江苏为例进行评价、应用为各级政府更加科学地审视本地区的创新型人才投入提供一种研究范式。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投入与产出 协调度模型 江苏

引言

根据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创新型人才可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科技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能够参与科技活动、促进科技发展、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取得创新型成果的人才总称。创新型人才是人才资源中较为杰出、较为优秀的部分。一个地区的政府对创新型人才开发的首要任务是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而具备一定的创新型人才的数、质与结构而投入,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要素。既然政府负责本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方向,那么有必要从地区投入与产出的视角研究创新型人才数、质与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是否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

区域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性评价结构

基于区域创新的视角可将区域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从四个主要方面展开研究,即创新型人才投入、产出、创新环境及数、质、结构,这四个方面构成区域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系统,因此,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构成了这个系统的两个重要的子系统,二者的协调度可置于这一复杂系统中去研究。本课题通过质化研究的方式逐步构建了区域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见表1)。在文献研究结果、专家访谈内容定性编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群体抽样问卷的咨询,在较大范围内为质化研究提供深入分析的资料。为了增强指标可测度性和客观性,选取了有统计资料支撑的量化指标,尽量减少研究者的主观性。

为了从整体上评价一个地区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的协调状况,把投入与产出看作为两个子系统,把数、质、结构作为关联子系统(本课题研究数量结构)。在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系统中,可把政府对创新环境的投入看作为对人才创新资本的一种投入。这样,创新型人才投入、产出与数量结构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关系是看投入与产出的协调性,数量结构则是投入子系统与产出子系统的关联子系统(见表2)。

区域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模型构建

(一)协调度

系统的协调度是指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即子系统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一致。为了实现和谐一致,对系统采取的若干调节控制活动称为对系统施加的协调作用。协调作用和协调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种序与结构,或称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依据系统的协调度定义,对区域复合系统而言,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是区域复合系统两个重要的子系统,二者的协调度是指在区域系统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程度。

(二)模型构建条件假设

在构建区域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模型时需要做出三点假设。第一,由于本文研究视角是政府,即研究政府调节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政府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财政投入、政策导向等手段来引导其他主体的投入动向。政府投入虽然不能代替其他创新主体的投入,但是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将创新型人才数量结构看作为投入与产出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系统。其中,主要考察创新型人才群体结构。第三,相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显现较快,容易测量,暂不考虑社会效应。

(三)模型构建

可将区域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构建思路应用于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模型构建。该模型涉及到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体现发展水平的量;二是反映协调程度的量,用协调系数表示。在区域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系统中,每个变量yij(k)的协调变量Xij(k)是用其它子系统的变量对第i个子系统变量的综合影响结果来间接地反映协调度。yij(k)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变成无量纲指标Zij(k),Zij(k)本身体现了yij(k)的发展水平,可把Zij(k)作为发展量。各子系统之间每对变量的相互影响程度可分别用0.1

-0.9之间的数据表示,具体的程度判定可由专家组用定性方法确定,数值越大表示受影响程度越大。该模型运用了系统工程理论与协同论观点,以模糊综合评判为依据,以定量为主,以定性为辅,能够反映出创新型人才投入、产出与创新型人才数量结构的协调趋势。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1.区域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基本公式:

(1)

Xij(k)是论阈X的模糊子集,是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也作为协调系数。Zij(k)是yij(k)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标值。

2.忽略本系统内自身影响,计算其它子系统的变量对第i个子系统j变量的总影响值:

(2)

Pij的取值在0.1-0.9之间,具体可由专家组确定,表示各子系统之间每对变量相互影响程度的大小。当n对j起促进作用时可取Pij>0;反之可取Pij

3.计算协调系数Xij(k),即其他子系统的变量对第i个子系统j变量的综合影响值:

(3)

4.对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4)

Cij表示k时刻第i子系统第j指标的原始数据。Y(k)表示k时刻第i子系统第j指标的增长率。

5.Y(k)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

(5)

江苏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评价

(一)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2003-2013年江苏统计年鉴》、《2003-2013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2013年江苏科技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报告。在运算前,由于指标数据均是正值,无需作正向化处理,仅需作标准化处理即可。计算出江苏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评价指标的增长率,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其发展量,由专家组确定各子系统之间每对变量的相互影响程度Pij∈(0.1,

0.9),其结果用矩阵形式表示见表3。

(二)协调值及协调等级

这里忽略本系统内自身的影响,Pm,n(m=1,2,3;n=l,2,3)表示子系统n中各个变量对子系统m中各个变量的影响程度。协调系数经归一化处理后,计算出协调度值(见表4)得到协调度趋势图(见图1)。

根据复合系统协调度状况分级标准(见表5)及专家组判定结果,得出江苏2003-2013年人才资源要素开发协调度评价的结果(见表6)。

评价分析

图1显示,节点之间差异较大,表明江苏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呈现起伏性变化。大致分两个阶段:一是以2008年为分水岭,之前协调呈现上升趋势,而之后呈现轻微下降趋势。二是以2006年为界,之前协调值小于0.4,之后一直稳定在0.4以上并有大幅度上升趋势。

在2003-2005年期间,导致江苏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有: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使得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江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以人才投入的知识型经济对GDP增长作用还小。从人才培养来看,江苏虽然是教育大省,所培养的本土人才也不少,但是外流现象严重,人才创新素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在2006-2013年期间,也是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江苏创新型人才投入与产出协调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即由不太协调到协调再到比较协调状态。主要原因有: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上了日程,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创新加大了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措施促进了这一时期的协调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江苏各级政府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园区、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设施方面财政投入金额达到历史之最,以至于到2007年末和2008年初,协调达到最佳状态。2008年下半年,江苏人才资源要素开发开始出现了波动,一方面是2008年的国际性金融危机诱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江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人才资源结构调整不能及时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十二五”初期,人才结构调整的需求显得比较迫切。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应将创新型人才开发纳入到区域经济规划中去,政府有必要把握本地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方向,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需求。建议要把各类创新型人才开发的责任落实到政府工作中去,并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良性的区域创新型人才的数、质、结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协调进行。

参考文献:

1.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4)

2.樊华,陶学禹.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4)

3.范文宇.京津唐经济区复合系统关联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05

4.杜谦, 宋卫国.科技人才定义及相关统计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 2004(5)

5.朱达明.区域人才环境竞争力刍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7)

6.王刚.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