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养性延命录》略谈养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养性延命录》略谈养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我国古代名医、养生家。他的《养性延命录》是一本集先秦至魏晋期间诸家养生精粹的典藉。现将《养性延命录》中有关养生术的内容简略地介绍如下,以期有益诸君。

一、行气治百病,我命在我不在天

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不可能不死,但人懂得养生之道,进行导养有序地修炼,可以延年益寿。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开宗明义地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知此道为生命之要”。陶氏妙理深奥在于“养性延命”,首推是练气功。“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人以天地之气生,“行气治百病”。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牛匕;玄牛匕 之门,是谓天地根”。陶弘景对老子玄理作了明白晓畅的破译:“谷”,养也,能养神则不死。神为五藏之神,胆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玄”,天也,天于人为鼻;“牛匕”,地也,地于人为口。玄牛匕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言鼻口之门,乃是天地之元气所以往来也。鼻纳口吐,也就是庄子所讲“吐故纳新”,也就是练气功顺呼吸法。陶弘景在破译老子玄理之后,又进一步谈练气功“长息”。“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哂,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以解极”。

“凡病之来,不离五脏,事须识根,不识者,勿为之耳。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呼吹二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头眼疼痛,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肾脏病者,体冷阴复,面目恶痿,嘘气出之。凡行气欲除百病,随病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气至时,便自消矣”。陶氏练气功导引吐纳六字真言千秋验证,造福于神州炎黄子孙。

二、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人生而命有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浮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能终其寿。

“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节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百益也多,为患亦切。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妄动作。云养性之道也”。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凡远思强健伤人,忧患悲哀伤人,喜乐过差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寒热失伤人,阴阳不交伤人。须依导引诸术,若能避众伤之事,而复晓阴阳之术,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三、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形体亦然,真人导引,盖取诸此”。“体常动摆,谷气得消,血脉流通”。

常每日啄齿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弥佳,令人齿坚不痛。次则以舌搅漱口中津液,满口咽之,三过止。摩指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令人目明。

每日初起,以两手叉两耳根,上下热捋之,二十七,令人耳不聋。晨夕以核头,满一千梳,从上而下,二七过,去邪气,令人面有光彩。

对华陀五禽戏养生术,陶氏是历史上第一个弘扬传播者。当今五禽戏已改头换面。现将《养性延命录》中原文摘录,供练家领略古“五禽戏”风范。

华陀善养生,作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作关节,以求难老也。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虎戏者,四脚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腰,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过也。

鹿戏者,四脚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肚下,举头,左擗七,右也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各七。

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钩物倒悬,左右七坐,左右手钩脚五,按头各七。

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扇用力各二七。坐伸脚起,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

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轻身、消谷气,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四、天地有阴阳,阴阳人所贵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阐明房中术讲:“天地有阴阳,阴阳人所贵。贵立合于道,但当慎为贵”。倡导一个“慎”字。“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房中事怎么才能“慎”?“凡男不可无女也,女不可无男,凡养生之要在于爱精,春天三日一施精,秋当一月再施精,冬常闭精勿施。夫天道各藏其阳,人能法之,故能长生”。“人年六十便当绝,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思,不可不慎”。

五、天道自然,人道自己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是讲,人通过养生可以做到延年益寿。但陶氏更为重视人在养生中要修德。“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此三者,祸之事,小则危身大则危家”。“天道自然,人道自己。人常失道,非道失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不失主,使道与生相守”。吾生也有涯,而智无涯。以有限之性,寻无极之智,“天道施化,万物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