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解法 图例法记号法 变换法 找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解法 图例法记号法 变换法 找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刚进入校园,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有趣。特征是兴趣高却不能持久,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控制力不强,特别是对抽象思维不能理解,而对亲身体验却记忆犹新,并能持久保持。他们跨入小学的第一天起,就要陆陆续续上正规的课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就是其中之一。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对这些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新学生来说,新奇,有趣却又一知半解:“就是跑跳等等,甚至就理解为玩。”想跑得快,跳得高却不知该怎么练,怎样入门,而队列队形中的集合就是入门课,就是养成良好的体育素养的关键之一,因为好的开头就成功一半。

什么是集合,就是学生按照口令成一定队形站列,对学生而言,第一课就要养成良好习惯,可前面说过小学生对抽像思维的不理解,在教学中往往上节课集合好了,下节课又是忘了,因为光靠口令是无法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并根深蒂固地扎根于脑海的。

那怎样的教学方法有趣、生动,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动作技能呢,下面是我自己平常的一些教法,抛砖引玉,供大家研讨:

队列队形中集合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口令分解

我把集合的几个口令分成单个的,先把口令、以及口令代表的动作一起教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这个口令的含义,如立正、稍息、向右看齐,特别是手势口令,让学生明白教师举手左高右低,是排队时教师左边的是排头,约定俗成为高个子等等,同时和教师一起喊口令一起练习,或者要求学生练习时先喊口令,后练习,还可以组为单位轮流展示比赛……

这样学生动口又动脑更动手,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强化记忆。

二、图例

什么是排,什么是列,什么是路,这些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基本是空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作一些图例(如排为左右相邻站列,路为前后相邻站列),让学生先了解,再用游戏的方法请学生与教师快速组成排或路(特别是学生间的),如两人成排,三人成路,看谁最好最快,并逐渐增加人数让学生自我体会练习,使学生尽快生动有兴趣形象地掌握排、路等概念。

三、记号法

记是记忆,记住,号是学生的位置号码,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学一年级新生往往上一节课站好队形,第二节课又不知道怎么站,主要是不知自己该站什么地方,教师就采用记号法,让学生记住自己是哪一排,哪一排什么序号。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教会学生记忆,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记排,用动作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先把学生整理成四排。教师按先后指出到四排,我喊1时,一排举手,二时二排举手,同时,记住排之后,记排号里位置号,按个强调位置号数,指着第一排或站在他们前面告诉他们是1号、2号直到排尾,喊到号后先举手,同时和游戏相结合,喊号作动作或举手或蹲下或围着队伍跑一圈回到原来位置等等。这个教法形式多,运动量又可调控,而且眼耳手脚联动,特别是注意力的培养,是最适合一年级开始的教法。

四、重复变换

当学生记住自己的号之后,还要想想才站到位置上,这时就要强化记忆巩固技能,就要及时采用重复法,教师随机找两三个相近的地点集合,先慢后快,逐渐缩短集合时间,并且,以排集合或成纵队集合,让学生在兴趣高昂中加深记忆,巩固技能,当然在练习时,特别是重复变换法,开始时要注意学生安全,提示不得有靠、挤推等等危险动作,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五、找点

前面几点都是将队伍成型,即完成了集合三大要素的前两点:快、静,第三点齐还要加以提高。队形不整齐大部分问题都出在排面,而鲜有在纵队的,原因就在于前后的点好找,左右的参照物不好找。知道了原因,就要想办法解决,找点法就是专门提高队伍的整齐度的,首先是定点(点就是参照物):定参照物,全班的第一个点是体育委员,集合时全班都向他靠拢,第二个点是第一排第一个学生,他是班的基准点,同时,他和其他排头构成排的基准点,另外第一排的所有学生是后面各排的基准点,这些是大点,还有小点:后脑勺、肩、胸等等。其次,定好点后,前后依次看点(后脑勺),纵队就整齐了,最难的是左右不易看齐,原来的教材中的教法是向右看齐时看邻近学生的腮部就行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佳,经过观察,可以先利用直线排好队,再定点看点,以自己的肩和相邻同学的肩点对点对齐,即在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后,先看相邻同学的肩,再用左眼睛的余光通视全排,效果要好得多。

这样做,三到五节课就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集合技能解决小学一年级新生集合这个老大难问题。

【作者单位:双流县实验小学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