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力学中考热点归纳综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主要是间接测量,先测定质量,后测量体积,最后利用ρ=mV进行计算.
直接测量法: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医学上就常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根据漂浮条件,测定血液的密度.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主要是体积的测量,应掌握以下特殊的测量方法.
(1)排液法:若物体漂浮于液面,可想法按入或捆绑重物;若重物吸水,可改用沙
土等固体颗粒替代水,若物体溶于水,可制成饱和溶液或换用其它液体.
(2)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规则物体的边长,然后利用几何知识计算,此法仅限于外形
规则的物体或可用刀具等制成规则形状的物体.
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其计算方法为:
F=pS=ρghS=ρgV=mg=G
这里的 h 指液体的深度,S为容器的底面积,上式中的G不是指容器内液体的重力,
而是指相当于以容器底面积,液体深为高度的规则柱体体积内液体的重力,它是否等于
容器内液体的重力取决于该容器的形状.
如图1所示,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阴影部分液体的重力.但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的大小
如图1中所示.
三、浮力的分析归纳
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律中“浸入”的意思是指物体淹没在液面下的那部分物体,当物体全部在液体中时称为“浸没”;
(2)浮力大小的公式是: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均无关系.
(3)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4)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应于物体在气体中所受的浮力.
(5)对于柱体物体,当其底部与容器底部密合时,虽物体能排开液体,但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去分析,液体对物体的下底面没有压力,因此物体不受浮力.
2.浮力计算方法
(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
(2)弹簧秤法:F浮=G空气-G液体,适用于质量很小的物体.
(3)平衡法:F浮=G物,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
(4)公式法:F浮=ρ液gV排,普遍使用.
在解答浮力问题时,往往是某两种或某几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一
般规律是解决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的问题都需要阿基米德原理的支持,另外,虽然上面
的公式都是求浮力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求浮力大小的,有时需要求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物体的质量、排开液体的体积等等,都可以通过上述途径找到答案.
四、惯性问题
从2008年的中考题来看,几乎每套题都会涉及惯性或牛顿第一定律的考察,需要同学
们要牢固抓住惯性特点,准确判断,科学解答.
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指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只
有大小没有方向,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越不容易改变物体原有的运动状态,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状态如
何都无关.
解释惯性现象时,一般可依照下面几个步骤思考问题:
(1)明确研究的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2)明确这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个部分)受到外力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3)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由于惯性将怎样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五、平衡力的判断与应用
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时要抓住关键字,保持“静止”或“匀速”,平衡力的
合力为零,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影响.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由已知力来判断另外一
个与之平衡的力的三要素.
1.小李在某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N,石块排开水所受的
重力G重=N.
(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该石块的密度ρ石=kg/m3.
2.物理课本放在水平课桌上,关于课本所涉及到物理的知识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因为课本是静止的,则其惯性为零
(B) 课本对课桌的压力和课桌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课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D) 由于受到摩擦力,所以课本不能自动沿桌面移动
3.一个封闭容器内盛有一定的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1,容器
对支撑面的压强为 p3,若将此容器倒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2,容器
对支撑面的压强为 p4,则( )
(A) p1>p2(B) p1
(C) p1>p4(D) p3>p4
4.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如图4所示的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B) F1=F2
(C) F1
力学中考热点题目预测练习参考答案
1.(1)1.6 (2)1.6 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 (3)2.5×103
2.(C) 3.(B) 4.(B)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