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与风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与风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亲爱的读者,你想知道编辑是如何修改作文的吗?你想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吗?你想详细地了解其他同学作文中的不足并予以避免吗……“编辑批改”为你服务。

阅读提示:右侧“注释”是编辑对红字内容的修改意见或点评,正文括号内的红字为编辑在原文之上添加,每一段落下括号内的文字为编辑对该段或全文的总体点评。

耳机里飘出悠扬的音乐,而①我却沉浸在孤单的文字里。这已成了我的习惯。我改不掉很多习惯,包括一直以来对数学的畏惧。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都不得不在数学的压迫下越来越沉默。②

(上面被涂掉的那段话有如下几点问题:一、畏惧数学是一种心理,不能说是一种习惯——习惯指的是一种行为。二、因畏惧数学而变得沉默的学生,应该只是个例,说“很多”太夸张。三、从后文的内容来看,这里提及别的同学并无必要。因此,被涂掉的这部分可改为“一直以来对数学的畏惧,使我变得越来越沉默”。)

尽管我每节课都认真地盯着黑板,并努力抑制飘忽的思绪;尽管我试图把每一道题都弄明白,把不喜欢为别人③的习惯狠狠砸碎;尽管我经常做数学题做到深夜,揉着浮肿的“熊猫眼”心烦气躁;尽管每次考试前我都告诫自己放轻松,不要紧张,但每次考试后,就只能看见我④捧着试卷黯然神伤……就算再努力,我的数学还是过不了关。

(这一段将“我”在数学上的努力与挫败写得很到位。)

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真的很笨?我的脑子里是不是缺少一根学理科的弦?要不然,为什么在下定决心为数学竭尽全力后,还是会为它烦恼⑤?我有时烦恼的⑥想哭,可哭过(后)终究还是没能学好数学。

(努力之后没有成效,难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烦恼得想哭”。作者这么写,很合理。)

记得看到风筝的那天天气很好。风并不是很大,可是有很多孩子(在)拽着风筝快乐地奔跑。风筝在空旷的风中⑦飞舞。我想它(们)是快乐的,因为风筝⑧的世界里没有数学。我想我太胆小了,胆小到羡慕风筝那样简单的事物⑨。可是,简单有简单的快乐,就像风筝,它可以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到达梦想的高度、理想的彼岸……那一刻,我竟然忘记了,风筝也有它(们)的悲哀。就算它(们)飘得再远,也依旧被一根线牵着。它(们)从来都不是自由的象征。我那渴望摆脱数学的思绪飘得再远,也依旧被“中考”这根线拉着,没有自由。多可悲,我不能够拒绝这些现实的要求⑩,而且要为之努力奋斗。但积极一点想,扯一扯风筝线,风筝不是会飞得更高吗?就让“中考”这根线,带着我的数学、我的理想,越飞越高吧……

(看到风筝在天空飞舞,作者本能地羡慕它们的“快乐”,因为它们的世界里没有数学。但作者很快又想到,风筝也会被一根线牵着,谈不上绝对的快乐和自由,这和自己身后有“中考”这根线的处境相似,因而觉得悲哀。不得已,作者最后只能自我安慰——“中考”这根线,也可促使自己的数学水平得以提升。本段里作者的思绪虽然飘忽,却并不显得凌乱甚至矛盾。能把自己内心丰富的感想有层次地表达出来,这一段值得赞赏。)

我仍旧按照既定的轨道生活。窗外的风筝依旧高昂着头飞翔,可它们已从我的记忆里远去了,因为已经断线。断线的风筝只有两种可能:它们负担了太多的东西,终于负担不起,于是选择逃离;或者,它们终于自由了,因为摆脱{11}了束缚……

(这个结尾不好。首先,说风筝“已从我的记忆里远去了,因为已经断线”,不知所云。其次,这段整体表达出来的悲观情绪与上一段末尾的“积极”心态是相矛盾的。总的来说,这一段看似“华丽而忧伤”,实则空洞无物——这是时下中学生作文里一种常见的病症吧,望同学们在写类似文字的时候多多思量。)

①“而”与后面的“却”都表示转折,为避免双重转折,要删掉“而”。

②这段话里毛病颇多,具体分析见段落下括号内的文字)

③不准确,可改为“强迫自己”。

④省略号前都是一个句子,主语是“我”,这里的主语则变成了省略了的“他人”,所以要改为“我都只能”。

⑤表达不准确。可改为“为什么在为数学竭尽全力后,结果却收效甚微”。

⑥要改为“得”。

⑦空旷不能形容“风中”,要改为“天空”。

⑧改为“它们”。

⑨句中的“胆小”一词用得不准确,可改为“悲观”。

⑩改为“非但不能拒绝现实的要求”。

{11}如果按作者的说法,风筝断线的两种可能,一是“选择逃离”,二是“摆脱了束缚”。但这二者似乎并无区别。可将“摆脱”改为“没有”,表明“断线”是自然发生,而前面的则是出于风筝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