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淡公共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淡公共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按照知识的特性可以分为显性知识资源与隐性知识资源。公共图书馆两类知识资源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知识转移共享,图书馆两类知识资源建设的基础和未来走向,也影响其知识转移与共享。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知识转移;共享;影响;推进

一、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

1.图书馆知识资源

所谓知识,是社会实践中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认识的结晶,是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是对普遍必然性的本质的把握。知识资源也是与知识有关的所有资源,包括知识、知识人、知识工具、知识活动等四个要素。公共图书馆是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社会信息(知识)服务、辅助国民终身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性、公益性为主体的服务机构。图书馆与知识密切相关,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是丰富的知识资源。

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是经过整序、整理的知识或组合的有效知识,也可以看作是将大量的信息转化为知识的形式在图书馆储存,读者从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在知识创新的背景下,图书馆是知识资源的管理中心,甚至可以说,图书馆本身就意味着知识资源。

2.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特点

图书馆知识资源是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的基点,因此有必要探讨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特点,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作用。

(1)依附性。知识资源的依附性,是指知识资源必须依附于载体,与载体密不可分,知识资源没有具体的表现形态,只能以一定的符号系统或编码固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借助于物质载体来存储与传递。它可以表现为传统的文献载体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数字化的形式,如果离开了文献、通讯网络、数据库等各种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形式,知识资源将无法存在。

(2)传递性。图书馆知识资源可以转化,在外在形式方面,知识资源通过加工可以变换和转移载体,从―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从内容角度看,显性知识资源转化为隐性知识资源,隐性知识资源也可转化为显性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还具有空间、时间上的传递性,在时间上的传递就是存储,在空间上的传递就是扩散。知识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络高速、便捷地传递到全球用户所在的地方。

(3)共享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性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转移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知识资源共享可以发生在不同主体之间,比如发生在公共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等,并且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

二、对公共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与推进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同样对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起着重要影响与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能力上,即知识吸收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下面从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特性的角度,在数字知识资源建设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对知识转移与共享产生的影响:

1.数字化有利于知识的存储、传递和检索利用。数字化资源具有传统资源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数字化有利于知识的存储、传递和检索利用。在存储方式上,数字资源要求更少的地域与空间,使图书馆实体虚拟化,图书馆形态呈现复合状态。数字化资源存储主流应用网络存储技术,可以更加方便知识资源的传递与,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足不出户进行检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资源。

2.网络化有利于知识资源的跨时空利用。目前图书馆采用网络技术使知识资源网络化,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网络化成为当今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优势,使优质的知识资源得到广泛地转移与共享,可以跨城市、跨地区甚至全球化共享利用。同时,知识资源的网络化也带来了开放性标限规范化的知识服务。

3.有序化有利于知识资源的可获得。有序化的目的是提高可存取性,增强其可获得性。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知识资源的可知性和可获得性,满足共知、共享需要,帮助知识受体提高知识的吸收能力,并提高其知识创新能力。

4.特色化有利于知识资源的互通有无。走特色化道路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色化知识资源是特色化道路的基础,因为内容建设最为关键。目前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从单一定向联合,图书馆之间不断地协调资源建设,走协作之路,互通有无,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提高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效果

公共图书馆应该按照自身情况并结合知识资源的特点进行知识资源建设,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效果,相关措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统一的整体规划。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应该制定统一的整体规划,组成一个权威的知识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协调机构。图书馆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围绕自己的特色,结合已有馆藏知识资源,对知识资源建设进行有效的评估。具体来说,可以聘请各领域的专家,组成评估论证小组,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尽量使评价的指标多样化、定量化,建立完善、精确的评价体系,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数字知识资源评估系统,实现馆藏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2.知识资源整合。显性知识资源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面对用户对知识的传递、存储和共享的需求,要求图书馆运用信息技术对不同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知识资源整合是一种使知识资源达到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资源进行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知识资源作为整合的基础,不仅可以对相关联的知识资源实行控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资源优势,还可以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深化、拓宽知识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层次,吸引、稳定、开发自己的用户群体。

图书馆也可以建立多网合作模式,如与中国移动、有线电视、传统的媒体发行网络的合作等,将知识资源整合与传播渠道整合相结合,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

3.建设特色知识资源。图书馆的特色知识资源一般是指图书馆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后,在某一方面、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形成结构较为完整、内容较为系统丰富的知识资源,也就是要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点。特色知识资源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图书馆之间协作的要求,是图书馆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需要,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建设特色知识资源主要是特色数据库、专业指引库、网络导航系统等的建设,其色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工作是本馆馆资源数字化,因为本馆馆藏资源数字化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特色知识资源建设之前,要有专家对知识资源精选。知识资源精选,就是根据特定的目的或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与程序,对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精心选择的过程。为保证精选质量,至少要经过精选范围划定、知识测评指标体系制定、对具体的知识资源进行评价与筛选、专家(读者)对精选初步结果进行评议、精选结果调整等环节,以期把最经典、最有特色的知识资源纳入馆藏,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为读者提供特色化知识服务。

4.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在知识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把知识产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资源数字化工作和特色知识资源库建设,都要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要先采用没有版权争议的作品进行数字化,对有版权的作品,数字化后严格限制使用范围,努力做到“合理使用”。同时必须注意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当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时候,要主动和出版机构以及版权人进行沟通,以免问题扩大化。另一方面,在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过程中,也要考虑标准化问题,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共建共享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初期,主要是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存在问题,大家各自为政,产生一系列问题,造成重复建没,资源浪费严重,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造成了极大障碍。因此,在公共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采用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技术及相关标准。

知识是人类的财富,图书馆是知识资源存储的集散地。图书馆只有从自身的馆藏知识资源出发,宏观调控,增强资源建设的规范性,搞好特色知识资源建设,提高知识资源转移与共享的效率,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对读者特色化、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冯玉伏.谈知识转移视野下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和利用的优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9).

[2]卞清.信息共享空间: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新模式[J].图书与情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