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营配送站的“不专营”陷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营配送站的“不专营”陷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厂家吸纳二批加盟成为专营配送站,企图构建封闭渠道。殊不知二批都是墙头草,若不能保证他们的利润水准,再多的约束也很难拦住他们三心二意。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超级终端巧设名目的通道费越来越多,渠道商的品牌忠诚度越来越低,于是部分厂家开始探索渠道创新之路:建设专营配送站渠道,创建一条自己的“绿色通道”――我的地盘我做主!

但建立专营配送站,到底是喜是忧?

配送站模式治疗二批偏食

2002年,东北的冷饮市场战火弥漫,A企业作为全国知名冷饮品牌,运用“掌控二批、决胜终端”的渠道策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吸引了竞争厂家的步步跟进。

二批是冷饮渠道的关键,具备自己的特性:以周转市场旺销产品(快销品)为己任,品牌忠诚度低,属于冷饮销售的流动大军,厂家们都在抢。

为了改变“争夺二批”这一高度集中的竞争模式,A企业5月份开始在中心城市筹建冷饮专营配送站。

厂家大都靠政策和主打产品来维系二批,其他产品线很难进入,主品推广的高额费用无法摊薄。A企业渴望说服运营较好的二批商转化为配送站,通过品牌专营促使其全品项分销,使主打产品和护翼产品相互交叉,并保证其彻底地贯彻厂家政策,决胜终端。

A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对配送站合理规划片区,终端售点数量均分。

2.配送站在厂家指定的地址投资建设2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板式冷库,招聘配送人员,配备1台微型保温车和5~6台人力三轮车。

3.厂家提供配送站的形象支持(灯箱、展示板、店内专柜、配送箱体),每年补贴库费5000元,支付配送站人员工资底薪。二批享受产品8个点的返利,并且确保当年实现赢利。

建站初期,二批客户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经销模式。以往二批经销多品牌的快销品,虽然毛利低,但终端更愿意接受,能够薄利多销。现在把宝押在一个厂家身上,无疑加大丁风险。

但是直供终端的厂家越来越多,再加上二批之间的无序竞争,二批毛利在不断下降,被迫沦为“厂家搬运工”,日子并不好过。

因此,配送站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是颇有吸引力的。经过一个月的努力,A将一些不断寻求出路的二批成功转化配送站,并吸收子社会上部分游资人员建站。2002年7月配送站开始运营。

建设专营配送站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人力三轮车的配送方式缩短了配送半径,加密了对终端的配送,提高了服务水平;配送站统一形象,加强了品牌宣传。一年内90%以上的配送站都实现了赢利。

利润落,问题出

2004年,A优势产品集中在1.5元价位上,由于产品没有很大的创新、通路价格上涨、消费者反馈不佳等综合因素,A主品受到了低价位的区域品牌和同价位的全国性品牌的前后夹击,没能达到预期的旺销效果。

主品推广受阻,配送站赢利下降,新模式的弱点迅速暴露出来了:

1.渠道冲突

配送站和A其他二批的分销对象都是终端售点,属于同台竞争,配送的终端重合,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为保障配送站运营赢利,分仓开始直供配送站,对二批全部停货。

但“被革职”的二批通过广泛的流通渠道,照样能拿到A的快销品,并将之作为带货产品,扰乱了 A快销品的价格体系。他们还通过不同品牌的快销品的灵活搭售,迎合了终端的口味,为A的销售设置了障碍。

冷饮销售旺季只有5个月,周期较短。A企业全部品类中只有几个产品走势相对较好,专营专配的全品项铺设,在终端面临着很人的困难。

2.建设和运营费用过大

配送站费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厂家补贴费用、配送站自身运营费用、市场竞争的促销费用。

厂家对每个站的补贴费用约为4万元/年,主要包括:库费补贴、人员工资(底薪)、配送箱体、店面形象布置、人员服装。

配送站的运营费用约为10万/年(参照下表),加上冷库建设费5万元左右的投资,每个站的启动和运营费用约为15万元。

在全品类不都是强势的情况下,维持配送站运营并实现当期赢利,就只能加大促销力度和频率,以优势产品带动其他品类,实现终端的全面铺设。以沈阳为例,全年的促销费用达到了400多万元。

建配送站的出发点是双方赢利,双方投资建站是为了共担风险。维持配送站运营,厂家却不能控制市场节奏,投入一旦超出预期,就意味着失败。

3.专营站不专营

由于A主品推广受阻,配送站毛利――路走低。山于没有达到预期的赢利,有些配送站开始暗中操作市场旺销的竞品,以获取额外利润。

地方的和全国性的竟品也似乎加紧了对A的反击,促销战和价格战每天都会上演,持续促钔逐渐演变成了“促卖”,从客观上为专营全品类产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厂家陷入了两难境地解除合同,就等于把配送站推给了竞争品牌,于是只能通过警告、罚款、扣除保证金等手段进行不痛不痒的处罚。――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根本问题,义要维持配送站达到预期赢利,厂家只能选择亏损。

4.运营水平参差不齐

配送站运营的好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

从二批转化而来的配送站,本身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奔着厂家的品牌和确保赢利的承诺而来,对于厂家的政策支持和产品力寄以厚望。

但是长期以来这些二批没有网络精耕细作意识,转化成配送站之后,对于厂家精耕细作的种种要求,一时难以跟上步伐。一旦主品的势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配送站的赢利指数就开始下滑,这时他们也无心恋战,重新回到了二批角色的经营思路。

社会游资人员对于厂家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但运作经验不足,即便有厂家助销,也很难快速对网络做到精耕细作,给二批留出了窜货空间。

A企业经过一年多的配送站运营,开始适当重新启动了部分二批,走起了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