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心灵在阅读中升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心灵在阅读中升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它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因此,阅读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新理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想象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文字,就是阅读者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因此,阅读是多么重要,让我们都爱上阅读吧!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知人论世,架设想象与领悟内涵的桥梁

课本中文章的作者与今天的学生在人生阅历、文化底蕴、语言修养都相距甚远,有很多的思想鸿沟难以逾越。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一道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那个特定的时代,从而领悟到其中的内涵。例如:在教学《陈情表》时,质疑:李密为什么不肯出仕做晋朝的官员呢?推脱自己的祖母年事高无人照料是事实,难道就仅此而已了吗?我们如何透过这情深意切的语言,去领悟作者难以言传的情感呢?只有走进那个特定的时代,我们才会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接着问作为亡国臣子的李密非但不敢明目张胆的对抗,还得委婉地说明推辞理由,解除新王朝皇帝的猜疑,你能体会到李密此时的心情吗?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已经灭亡的蜀国怀旧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和对新王朝皇帝征辟的惶惑之情,都搅和在了一起,使他进退两难,无所适从。这样就理清文章一条基本的情感线索,这就是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竭力让新王朝的皇帝既不至于怀疑自己的忠诚之心,答应自己请求,又能够保全自己的名节,不必在蜀国刚刚灭亡不久就去为新王朝效忠。如果不走进那个时代,不进行适当的点拨,那么文章的情感内涵就难以理解。

二、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触感的共鸣

阅读是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体验,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实现情感的共鸣。通过体验想象文本的意义世界。通过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由多个字、词、句组成的集合体,每个字、词、句都为文本的主题服务,都在渲染某种气氛。读者要理解文本就必须深入体会文本的意境,在多个字、词、句的包围中体会其情景。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句子,诗人笔下的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从字面上看,感到杜甫真幽默,自己的房子被人破坏了还能描写出这么戏谑的场面。若深入思考:这些人竟然连一根稻草都不放过,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很容易让人想到“贫困”,但深究就会发现,唐代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局面。群童们正是由于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抢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这时才能感悟到这些正是诗人为结尾埋下的伏笔,进而深刻的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自己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学生终于理解了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情怀。

三、审视语言,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所有文学作品的语言均具有召唤性的意义,是一个意义框架。虽然有些语言已作了定性分析,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思维认识上有着自己的独创性。例如:在《涉江》中,有“余幼好此奇服兮”一句,其中的“奇服”一词,课本中注解为“奇特的服装,指下文的长铗、切云冠等”,多数的学生均毫无疑议。但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作为楚大夫,着装怎会如此怪异呢?在当时,难道就不怕遭人非议么?一般人也都会认为,这无非是屈原借此以示德行高洁、志向远大罢了。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他的着装可能还会更怪异点,如《离骚》中所提到的,“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荠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样的见解很有创见,便继续去查找资料。发现文中所谓的“奇服”,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带有楚地民族特色的服装。古人服装,是民族灵魂与精神的特殊积淀。“幼好奇服”实则是屈原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体现。

四、拓展延伸,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

阅读要与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即要求读书时不能只在字面上下工夫,还必须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用所读之书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或使之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古人读书讲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升上。如果学到的道理只是停留在头脑中,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例如:在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时,给学生提供两则材料:有一个美国学者采访过许多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更多的人都表示“想把这一切都忘掉”;作家巴金多次建议建造“博物馆”,但是他也多次表示不愿意回忆“”的那一段经历。正是对于这些人的回忆和人类对于牺牲者长期所怀的负罪感,才使一种无压抑的文明前景暗淡下来了。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忍受两次悲愤呢?让学生对这两则与课文内容相类似的材料来解读,终于获得了制造屠杀者的残忍与承受迫害者的悲惨等多重情感体验,实现了课文内容的创造性构建。原来:回忆是为了忘掉痛苦,燃起生的希望,重述是为了记住历史,防止悲剧的重演。

【参考文献】

[1]赵建松.新课改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师道2010(12)

[2]李清华.对话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动态过程的构建[J]语文学刊2009(2)

[3]陈萍.谈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两个因素[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青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