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用资本投资及其所需要的环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用资本投资及其所需要的环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从信用资源到信用资本

信用作为一种良好的道德素质,起着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良性运转、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作用。这种功效应用到生产领域,就会形成一种人际间和谐协作的合力,并促使有形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信用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诚信不仅是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可以不断更新丰富、推动社会进步的资源。

信用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也是能够投入生产过程的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本。它被投入到经济运行中去,可产生增值、创造剩余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信用就转化成了信用资本。信用资本可以理解为信用对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影响力和促进力,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力与调节力。当信用成为一种影响经济效率的要素时,这种要素能够对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从而具有了资本的性质。

信用资本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看,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从微观的个体层面来看,信用是一种人力资本;从中观的企业、公司层面来看,它是一种无形资本;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看,它是一种社会资本。不论从哪个层次来分析,信用作为一种资本,是一种可增值的资源。它可帮助市场主体提升自身的形象,为其带来收益,消除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不信任,从而节省交易成本;信用就像在银行里存钱一样,钱存入银行会产生利息,信用也可进行投资,产生增值,创造财富。所以,信用资本和其它资本一样,增值性是其主要特征。由此看来,“资本”这一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扩展,人类对资本内涵的理解和运用已经从单纯的经济学角度,拓展到了包括社会组织制度、文化精神和社会品德等全方位的价值理解和运用中。

信用资本除了具有增值性的特征外,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无形性。信用资源一旦投入到经济运行当中去,就转化为资本。资本可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有形资本具有实体性,在其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无形资本不具备物质形态,信用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本,但又确实存在并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作用。

第二,非独立性。信用资本不能脱离其它资本独立存在,它必须借助于其它资本才能参与经济运行,这种资本只有存在于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或交易关系中,才能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

第三,循环性。信用资本对于居民个人和企业来讲具有循环使用的价值。西方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个人和企业资信档案,这些资信档案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成为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易的一种影响因素。例如,某个交易主体越讲信用,其信用就越高,信用资本就越多,这就形成信用资本的正向循环;反之,交易主体越不讲信用,其信用就越低,信用资本就越少,这就形成信用资本的反向循环。

第四,外部性。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行为主体一方的行为对其它各方主体的影响。信用资本不仅会对拥有资本的一方产生后果,还会给他人(外部)带来效应。上个世纪末,我国国有企业“三角债”现象十分突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用资本的缺失所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

二、信用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

信用资本投资是指对信用的投入和产出分析,其目的在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信用投资使投资者不再单纯追求投资的高回报,而更多地考虑投资的社会责任,使其投资符合个人良知与社会公德的需要,实现投资的可持续回报。对信用资本投资分析包括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

(一)信用资本投资的成本

每项投资都必须先付出成本。信用资本的获得也需要付出信用成本,信用成本就是人们在生产和交易活动中,为了形成信用关系,获得信用资本,并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付出的代价。信用投资成本首先是指信用形成过程中的成本。比如,新进入市场的经营者往往需要以实惠的价格出售商品,也常常能够提供好于他人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他为建立信用和信誉所作的投资成本之一。这种信用成本,主要体现为交易成本,包括市场主体间发生信用关系所产生的成本,以及信用信息费、信用调查费、信用鉴定费、信用管理费、契约签订过程中的必要支出等。

信用成本的另外一种形式是道德风险成本,即在生产和交易活动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可能发生各种欺诈违约等行为,从而要求社会必须建立对交易中的失信者实行惩戒的外在机制,使失信者付出道德和经济成本。道德风险是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在市场经济中指望一种无任何道德风险的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各种市场交易者形成相对稳定的信用关系,保证交易各方的行为符合道德和经济目的,社会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其费用支出一方面包括信用道德建设的费用,主要是进行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建设,从而对失信行为形成道德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包括经济上的信用补偿,使失信者付出道德上和经济上的成本,保护守信一方的经济利益,激励人们普遍遵守信用机制。这种成本主要表现为社会成本。

(二)信用资本投资的收益

信用资本投资的目的是获取他人信任和由此而带来的收益。信用资本投资的收益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从微观角度来看,这种收益往往体现为预期收益,这是由信用所具有的未来性特征决定的。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收益表现为信用对社会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上。在一个信用状况良好的社会,在一个诚实守信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和遵循的道德信念的社会,个体实现自身利益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从而经济活动的效益会大大提高。因为在信用关系普遍确立的社会,人们可预见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并由此有计划地安排各项工作,从而提高经营效率,产生经济效益。

三、信用资本投资所需要的环境

人们对信用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然而信用资源总是稀缺的。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公平、公正、诚信等一些伦理道德中的价值体系被严重破坏,信用资源的培育、对信用进行的投资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在目前的条件下,建立完善健全的信用投资体系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和障碍。一是观念障碍。信用观念淡薄,对信用也是一种经营资本认识不够,在经济活动中对市场规则和信用原则运用不够,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二是体制障碍。从微观基础看,由于产权关系没有得到彻底的明确和理顺,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还不符合基本规范;从宏观制度设计看,一些政府部门不合理干预经济的动机还比较强烈,金融体制方面还缺乏相应的信用制度保障。三是运作障碍。社会信用的正常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难以稳健地运作,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手段不足,设施落后;缺乏一整套完整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支撑社会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经济政策法规在现实中得不到严格的执行;社会中介机构发育不健全导致社会信用发展受阻。

(一)企业信用资本投资的主动性

目前,我国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可以进行投资,企业信用的培养是被动的。应当采取措施使信用资本投资的收益显性化,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和成本,使企业意识到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企业的信用水平关系到企业的融资状况,企业信用可创造良好的品牌效应,诚信是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寻求合作的基础,诚信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等,进而增强企业的信用投资意识和主动性。企业要自觉的对信用资本投资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核算。

(二)健全的信用制度

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诚信原则在法律上要给予明确的规定,对不守信的企业可依法。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失信的惩罚成本。第二,企业要普遍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对客户信用有事前、事中和事后一系列解决办法,以保护自身利益。第三,要加快企业信用证的推广普及工作。企业信用证在国外企业和国际贸易中被普遍运用,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目前我国企业经营和社会信用中的很多问题正是由于信用工具不足造成的。推广企业信用证,可以减少企业资金清算中的不必要的麻烦,也会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第四,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企业产权制度,划分清楚各经济主体的所有权,真正做到产权明晰、收益和风险相对称,只有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信用资本投资的收益权归属问题,企业才会从长远利益出发,精心培育和开发企业的信用资源,像维护生命一样自觉维护自己的信用形象。第五,要加快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尽快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个人信用卡制度,凡具备独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必须办理和具备与之相对应的个人信用卡的管理制度,这种信用卡不同于目前商业银行办理的仅仅限于转账和提取现金的信用卡,而是储备了该用户全部的个人资料,特别是借贷记录和刑事行为记录的一种信用卡。这样可把个人信用纳入到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来。

(三)良好的政府信用环境

目前不仅企业和个人的信誉较低,甚至政府信誉也有一定危机。诸如政府出尔反尔不讲信誉、政府搞“花架子”工程、政府上报虚假统计数字等政府失信问题已在媒体上屡见不鲜。政府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尽快转变政府职能。要制定一系列措施和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并使其职能合理定位。要对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诚信考核。

(四)健全和完善的信用评估机构

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机构是建立信用资本投资体系的重要保障。要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中立的信用评级机构,以保证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利用专门的信用管理顾问公司,规避信用风险。还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失信和违规企业进行曝光,加大这些企业的失信和违规成本。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信用信息网络及信用信息数据库。要运用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依靠政府的力量,整合各方的信用信息资源。建立门类多样的户籍、公安、工商、税务、保险、金融等信用信息库,形成一个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网络,为全社会所共享,为经济主体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北油田管理局、华北油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