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距离:创造唯美的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距离:创造唯美的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世界之美,美在和谐;教学之美,源自距离。中职学生特殊的学习基础和特殊的年龄特征,使得任课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经常反思教学活动中的距离把握,让距离之美衍生出教学的艺术美。文章结合时间、空间与心理三个角度来透析师生间距离的把握,为改善师生关系、促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独特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生关系;距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81-03

“现在的中职生越来越难管了!”这是老师经常感叹的一句话。确实,现在中职学校的师生关系不和谐,很多师生之间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很多学生只对班主任的工作有印象,对于一般教师则情感淡漠,有的对任课教师只以“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相称,没有一个比较亲切的称呼。有的学生干脆直呼其名,甚至当场和教师唱对台戏。中职教师是“保姆+救火队长+警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师生关系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原因当然纷繁复杂。我们的学生生源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在幼小时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过度的自卑使他们在初中时又躲进了被教师遗忘的角落,青春期的叛逆使他们中的不少了学会了抽烟、酗酒甚至打架斗殴。笔者将这些孩子称为“青春期迷失孩子”。但除却大背景的原因,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有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教师没有把握与学生的距离。

我们常常说:“距离产生美。”艺术上讲的距离效应,说的是在观察和了解一个事物时,必须有一个理想的距离。比如观赏油画,走得近了,只看到一堆模糊的颜料;看得远了,则只见轮廓而不知精彩的细节。数学学科上的黄金分割,也是体现了数学的机理美而为世人所惊叹。日常教学中的距离,则指的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时间、空间与心理上的间隔,既不过远而“隔岸观火”,也不过近而一览无余。

90后的中职学生,他们对从幼儿园到现在教过的老师会有形形的评价,与以往教师间有过种种相处的悲喜经验,甚至对初中小学教师的一些习惯态度也会转移到中专教师身上。作为中职教师,面对这些世界观、人生面初步成形,对前途既有无限向往又感觉非常迷茫,既要维护自尊又不顾他人利益的学生,又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教学呢?

一、智慧把握时间上的距离

课堂时间十分宝贵,有的教师为了多讲一些题,往往没有给学生的思考足够的时间,导致课堂教学“看着很紧凑,实质无内涵”的结果。有些学生上课捣乱,是不是他在对教师的闪电式难以消化的课堂表示抗议呢?笔者以为,足够的时间等待正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更是艺术上的留白美在教育上的特殊体现,也是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给以足够尊重的表现。

比如数学课讲解“直线与平面垂直”一课时,一位教师就没有像别的教师那样喋喋不休地讲解相关原理,而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与探究,配以一定的思考题。

学生开始自学了,教师开始巡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期待的目光中升温……三分种后,学生给出了明确回答,教师又追问:为了保证线面垂直,平面内至少需要几条直线与之垂直?开始只有几只手举起来,二十秒种的期待后,一半以上的同学都举起了自信的手。接下来,教师又问: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这个结论对吗?请说出理由。又是三十秒钟的等待,学生回答:不对,应该是两条相交直线,然后学生都自行总结出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中职生由于相对基础薄弱,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信任与期待,这种关爱表现在给孩子足够时间上的考虑,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满堂灌;这种信任表现在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自信与对学生的大胆放手;而这种期待更表现在时间上的大胆布白,让他们在教师信任的眼光里读懂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了时间上的提问与回答的距离,学生才会从内心珍惜教师给他们的大好时机,自然会引发兴趣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想像能力与思维水平。

二、精心安排空间上的距离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关系的改善和办事效率的提高,不切合双方关系与场合的空间距离会导致关系破裂而影响工作绩效。过远的距离会导致交往双方隔阂的产生,而过近的距离则会使双方感到不自在而选择逃避。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就会没有心情来参与学习,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笔者极为重视通过课堂中的师生距离来调控教学。

课堂上讲解例题时,笔者总是侧身面向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教师的声音。学生短时间的回答,我则会弯腰表示倾听。学生回答问题较长,需要耐心倾听时,我则会移动脚步,靠近回答问题的学生,在相距1.5米左右的地方站定,全神贯注地听学生的回答,并不断微笑着点头示意。有时,如果是一名内向的女生在课堂上回答对了一个难题而让大家刮目相看,笔者会主动地伸出大拇指,然后拍拍肩膀让她坐下,学生就会感觉教师是那么的亲切,就会感觉教师的对自己的莫大的肯定了。就这样,教师的距离与态度都是无声的鼓励,对学生课堂思维的激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作为中职教师,面对那些顽劣的学生,如果采取称兄道弟式的交往方式,很有可能导致他们的目空一切,使教育限入被动。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中职学生已经接近成人而对性别角色有着明确的意识,教师要注意男女有别地把握师生的空间距离。

三、合理调适心理上的距离

笔者以前有一位同事和女生特别亲近,这位女生比较内向,只将她一个人当作倾诉对象,后来那位女教师因产假回家休息,这位女生因为顶不住情感压力,找不到倾诉的对象而离校出走了……老师和家长现在也不知道她在哪儿,甚至有没有活着。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不能仅靠亲近学生来获取学生的好感,更不能只给学生短时的温暖而不关注他的自我成长。所以,距离是一种潜在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区别对待。

1.因“人”不同。有些学生本来因成绩差而内向,个性极为敏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可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与交流;而对于那些生性活泼,能与老师主动交往的学生,教师可以不必过多地关注他们。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让他们从“亲其师”走向 “信其道”,最后爱上学习;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教好的学生,教师更多地要从言行上严格管理,让他们感觉教师的期望值比一般同学更高。对那些行为散漫、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们要选择适当时机提出批评,并暗示他不能改正的恶劣后果,使其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对那些犯错较轻,胆量比较小的学生,可以比较委婉地提出想法,点到为止;而对于那些成功的、行为表现好的学生,采取近距离表扬的形式,使良好的行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2.因“时”有别。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本来就差,在开学初或者每堂课的开始,教师一定要注意建立课堂规范,这时教师就是任务领导,应该保持八分的严肃与二分的平静来要求学生,以利课堂秩序的顺利建立。万事开头难,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以后的教学就会轻松许多。而在期末复习时,教师则应多走进教室,为他们解答疑难,化解他们想考好又急于回家的焦急心理。这时的近距离就是对他们认真学习的肯定和对考试焦虑的无形化解,更是转化后进生的良方。

如课堂上,笔者会比较严肃地对待学生的作业与回答,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由于教师的讲话和板书等言行是严谨的,学生也养成了认真踏实的学习风气,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老师的规整与不可冒犯。但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言不发时,笔者也会来个幽默的语调,让他们觉得老师原来也是那么可爱。课间,笔者会和学生交流思想,互吐心声,他们也乐意把我当成他们的大朋友。

3.因“事”而异。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随事件变化的函数。比如课堂互动中出现高兴或不愉快,学生家庭发生意外,探究合作中发生摩擦,都有可能左右学生的情绪而影响教学。我们应该根据当下的事情是否恶劣、师生关系的现状与大家的情绪波动来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当前的场景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比如有一个陈同学,从小就不爱学习,养成了很多恶习,与教师吵架是三天两头的事。有一次上课铃响时,笔者走近教室,大家都坐得很端正了,他却还在和旁边的同学大喊“再来一盘”,也许是下课十分钟太短,他全然没有把上课铃声和老师进来当回事儿。这个学生比较倔,当场批评容易导致他的反抗甚至报复。出于问题解决的考虑,笔者灵机一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叫道:陈某某,你来说说上节课我们讲的函数图像应该落在第几象限呀?他一慌,棋子都滚到走路上去了,他慌忙去追,我说,你就甭追了,它自己会落到它该落的象限中去的。学生哄然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心静下来了。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开始近距离地和他交流,他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于是我让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他还是不肯动。于是我就跟他讲了很多,态度比较温和,并随着他的情绪波动不时地肯定与认可他的内心想法,巧妙指出他的不足,没有伤他自尊心。之后,经过我耐心的教育,他在给我的检讨书中承认了错误,并且表示了对老师的信任与感激……事后,笔者感觉这件事情的处理在开始时没有采取高压政策是对的。事后的谈心是在平等中进行的,让他理性地意识到校纪的严肃性,采取笔头写的方式有利学生化解防御心理而敞开心扉。

世界之美,美在和谐;教学之美,源自距离。出于中职学生特殊的学习基础和特殊的年龄特征,没有一些师生距离把握的艺术很有可能导致教育教学的失败。只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认真领悟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反思教学活动中的距离把握,学生心灵的坚冰才会融化,很多问题自会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1]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